最新刊期

    2024 43 5

      研究报告

    • 张秋炎,黄芳,梁维维,廖均涛,吴惠勤,罗辉泰
      2024, 43(5): 663-673. DOI: 10.12452/j.fxcsxb.24010601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化妆品中67种植物提取物标识成分的方法。化妆品样品经甲醇(含1%甲酸)超声提取,样液在0.1%甲酸溶液-乙腈流动相体系下经Agilent RRHD Eclipse Plus Zorbax C18(3.0 mm×100 mm,1.8 μm)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采用电喷雾正、负离子模式分别对67种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中正离子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负离子采用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方式,以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以膏霜、乳液基质为代表,67种成分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02 6~1.7 μg/g,定量下限为0.008 0~5.0 μg/g;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膏霜、乳液基质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5.6%~117%和82.7%~116%,相对标准偏差(RSD,n=6)分别为1.0%~12%和0.90%~12%。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化妆品中67种植物提取物标识成分的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妆品;植物提取物;标识成分   
      247
      |
      5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32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李军,杨新杰,罗焰,李泉,宗玉红,张艳丽,王红斌,杨文荣,庞鹏飞
      2024, 43(5): 674-681. DOI: 10.12452/j.fxcsxb.24010503
      摘要:α-葡萄糖苷酶是生物体糖代谢途径中不可或缺的一类酶,发展简单、灵敏、准确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及抑制剂筛选方法对于糖尿病的治疗与预防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氮掺杂Ti3C2 MXene量子点(N-Ti3C2 MQDs)荧光探针和内滤效应(IFE),构建了一种“开-关-开”型荧光传感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及抑制剂筛选的新方法。研究发现,N-Ti3C2 MQDs发射蓝色荧光(λem = 440 nm),荧光量子产率为15.7%。其检测机理为:α-葡萄糖苷酶水解底物对硝基苯基-α-D-吡喃葡萄糖苷,水解产物对硝基苯酚通过内滤效应导致N-Ti3C2 MQDs荧光猝灭;而抑制剂阿卡波糖可使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受到抑制,水解产物减少,N-Ti3C2 MQDs荧光恢复。结果显示,N-Ti3C2 MQDs探针荧光强度与α-葡萄糖苷酶浓度在5~300 U/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5 U/L(S/N = 3),对阿卡波糖的半最大抑制浓度(IC50)为178.5 μmol/L。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已成功用于人血清中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关键词:α-葡萄糖苷酶;氮掺杂Ti3C2 MXene;量子点;荧光探针   
      88
      |
      3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700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赵志栋,夏磊,赵俊暕,崔传金,封成玲,王曼曼
      2024, 43(5): 682-689. DOI: 10.12452/j.fxcsxb.24010203
      摘要:发展了基于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8(ZIF-8)的泡腾辅助分散固相萃取(ET-DSPE)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对人尿液中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地西泮、三唑仑和劳拉西泮5种苯二氮卓类药物(BZDs)进行分析。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对ZIF-8进行表征,并考察了ZIF-8和Na2CO3用量、吸附时间、溶液pH值及离子强度、尿液稀释比例、洗脱溶剂、洗脱体积和时间对BZDs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艾司唑仑在0.002~100 ng/mL,其余4种BZDs在0.001~1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00 3~0.000 6 ng/mL和0.001~0.002 ng/mL,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1.6%~108%,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5.6%和1.4%~9.9%。该方法不仅能够直接处理原始尿液,无需稀释和去蛋白操作,而且通过泡腾辅助分散,对BZDs的富集倍数达40.8~54.0倍,实现了尿液中5种BZDs的准确、简便和灵敏分析。  
      关键词:尿液;苯二氮卓类药物;泡腾辅助分散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34
      |
      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39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王朝霞,刘玉龙,陈佳,刘艳芹,徐华,谢剑炜
      2024, 43(5): 690-702. DOI: 10.12452/j.fxcsxb.24012601
      摘要:氮芥作为两用物质,不仅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清单物,其衍生物至今仍是临床化疗药物。该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分析并鉴定了3种典型氮芥(HN1、HN2、HN3)分别与4种碱基、4种脱氧核糖核苷、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鲑鱼精DNA孵育后形成的加合产物。所有39个孵育体系中的HN-DNA加合产物经色谱分离,采用Full MS/dd-MS2模式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其质谱特征信息。结果表明,在各孵育体系中均可鉴定到3种氮芥与鸟嘌呤、腺嘌呤和胞嘧啶特定碱基位点形成的单加合产物,并可鉴定到其与鸟嘌呤或腺嘌呤形成的双加合产物。在碱基孵育体系中虽可检测到3种氮芥与胸腺嘧啶形成的单加合产物,但在鲑鱼精DNA中并未检测到,表明其并非DNA的显著加合产物。通过探究各加合物的质谱裂解规律和特征加合离子,优化并给出了鉴定的系列DNA加合物的质谱多反应监测离子对,为氮芥暴露潜在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为复杂生物样品中氮芥DNA加合物的结构分析、准确溯源以及快速定量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氮芥;DNA加合物;特征加合离子;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68
      |
      1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709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匡慧颖,李子樱,朱波,张玉鑫,倪一平,肖伟敏,叶新玉,杨国武,杨燕
      2024, 43(5): 703-713. DOI: 10.12452/j.fxcsxb.24020301
      摘要:采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氨基酸工业品中26种游离手性氨基酸含量。样品经0.1 mol/L HCl溶液溶解提取后,在碱性条件下与Marfey试剂进行衍生化反应,使用Phenomenex Kinetex F5(250 mm×5 mm,4.6 μm)色谱柱,以10 mmol/L乙酸铵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ESI-)模式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表明,各氨基酸衍生物之间的分离度良好,26种手性氨基酸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4 0,定量下限为0.5~12.5 ng/mL,加标回收率为80.3%~118%,相对标准偏差为0.47%~9.8%。应用该方法对180个工业样品进行检测,在L-型氨基酸纯品试剂、L-型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内标试剂、单品L-型氨基酸原料及复合氨基酸原料粉中均检出D-氨基酸。该研究首次评估了国内相关工业产品中手性氨基酸的质量状况,发现复合氨基酸原料需加强手性构型的监测管理,并深入分析了利用相关氨基酸纯品试剂作为标准物质或同位素内标时,对食品、环境、化工、医药等领域样品检测结果准确性可能造成的影响。该方法可为科研试剂、生物制药、化工食品和营养健康等领域提供质量管理和健康评测的有效技术手段。  
      关键词:手性氨基酸;手性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工业品   
      117
      |
      3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79513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卢春霞,刘长彬,张振良,卢守亮,吴世嘉
      2024, 43(5): 714-721. DOI: 10.12452/j.fxcsxb.24010301
      摘要:该研究基于金属有机框架Fe-MIL-101和双适配体夹心原理建立了一种比色检测牛妊娠相关糖蛋白9(bPAG9)的新方法。将生物素化适配体1固定在微孔板上作为捕获探针,Fe-MIL-101功能化的适配体2作为信号探针,当测试样品中含有bPAG9时,适配体1和适配体2与bPAG9结合,在固相载体表面形成双适配体夹心结构,随后适配体2偶联的Fe-MIL-101催化无色过氧化物酶底物产生比色输出信号,通过比色信号的变化即可实现对bPAG9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优化条件下,bPAG9在缓冲液中的线性检测范围为0.5~50 ng/mL(r=0.996),检出限为0.13 ng/mL。bPAG9在空白血清中的加标回收率为89.4%~10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将该方法应用于人工受精28 d的奶牛血清检测,妊娠诊断结果显示,该法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2.5%、90.0%和91.5%。所建方法具有无创、简便、经济等特点,在奶牛早孕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妊娠相关糖蛋白;适配体;金属有机框架;妊娠诊断;奶牛   
      63
      |
      4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35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李珏,徐巧,李剑,王天琦,杨继伟,俞晓峰
      2024, 43(5): 722-730. DOI: 10.12452/j.fxcsxb.23110602
      摘要:该研究建立了在线固相萃取(OSPE)/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地表水中90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的分析方法。水样经过滤后直接进样注入OSPE柱中进行净化和富集,通过阀切换将目标物转移到分析柱中进一步分离分析。采用Waters HSS T3 C18(100 mm×2.1 mm,1.8 μm)色谱柱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同时采集,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在优化的色谱-质谱条件下,90种PPCPs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为0.06~10.00 ng/L,定量下限为0.24~40.00 ng/L;在10、20、100 ng/L加标水平下,90种化合物的回收率为81.2%~120%,大多数化合物的相对标准偏差(n=7)小于10%。该方法的分析效率、灵敏度高,运行稳定,可作为地表水中PPCPs的监测方法。  
      关键词:药品及个人护理用品;在线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地表水   
      175
      |
      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71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柯铭彦,王浩,吴凡,张展毅,张娜,孟佩佩
      2024, 43(5): 731-737. DOI: 10.12452/j.fxcsxb.24020404
      摘要:合成麝香(SMs)是日常洗护用品中广泛使用的香精添加剂,对人体的长期暴露具有潜在健康风险。该研究采用硅胶腕带作为被动采样器采集大学生人群日常接触的SMs,经乙酸乙酯溶液浸提后通过固相萃取(SPE)富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和内标法检测个体样品中SMs的暴露浓度,并通过危险商(HQ)评估SMs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佳乐麝香(HHCB)和吐纳麝香(AHTN)在5~500 µ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1.2~6.6 µg/L,定量下限为4.10~21.9 µg/L。HHCB和AHTN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1.6%~113%和92.7%~11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9%~15%和0.81%~11%。在大学生人群中,HHCB和AHTN的每日暴露量分别为2.60 μg/(kg·d)和0.23 μg/(kg·d)。SMs皮肤暴露的危险商(HQderm)小于1,尚不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人体健康风险。硅胶腕带可作为化学品人体皮肤暴露的被动采样器,为化学暴露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提供数据和新方法。  
      关键词:硅胶腕带;被动采样;合成麝香;气相色谱-质谱;健康风险   
      114
      |
      1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43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侯新茹,仝凯旋,陈辉,张虹艳,常巧英,李相阳,李玲,薛晓晶
      2024, 43(5): 738-745. DOI: 10.12452/j.fxcsxb.23121149
      摘要:建立了巴氏滴管辅助的分散液液微萃取(PTD-DLLM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环境水中7种新烟碱类农药的方法。该方法首次以巴氏滴管作为萃取容器,低密度低毒性的乙腈作为萃取剂,丙酮为分散剂。采用 BEH C18(2.1 mm×50 mm,1.7 μm)色谱柱分离,0.01% 甲酸水溶液(含2 mmol/L甲酸铵)和0.01% 甲酸乙腈溶液(含2 mmol/L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方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监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外标法定量。在最优实验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0.05~100 μg/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6,检出限(LOD)为0.02~0.1 μg/L,定量下限(LOQ)为0.05~0.2 μg/L,富集倍数为10倍。在1倍、2倍和10倍LOQ 3个加标水平下,各待测物的回收率为75.3%~116%,日内相对标准偏差(Intra-RSD,n=6)为2.7%~8.2%,日间相对标准偏差(Inter-RSD,n=3)为3.1%~10%,基质效应为 -0.18%~6.66%。采用该方法对20批环境水样进行检测,其中1批河水样品中检出吡虫啉与噻虫啉,其浓度低于LOQ。该方法具有便于操作、富集效果好、回收率稳定、绿色环保以及成本低廉的优点,为环境水样中新烟碱类农药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环境水;巴氏滴管;分散液液微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新烟碱类农药   
      83
      |
      21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73540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张文婷,王凯君,路亚梅,杨吴烨,熊訚然,吴琼,杜一平
      2024, 43(5): 746-754. DOI: 10.12452/j.fxcsxb.23120845
      摘要:使用小型光纤光谱仪构建了近红外光谱(N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在线监测系统,并利用双光谱监测提取过程。通过采样误差分布分析(SEPA)和稳定性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抽样(SCARS)等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偏最小二乘(PLS)光谱分析模型。对NIR光谱、UV-Vis光谱以及双光谱融合模型的分析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木犀草素的NIR光谱分析模型,绿原酸的UV-Vis光谱分析模型性能较好。木犀草素模型的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为0.010 7 μg·mL-1,绿原酸模型的RMSEP为0.029 5 mg·mL-1,模型的预测能力较好。该研究开发的系统操作简便、快速,模型准确性高,为中药提取的在线监测提供了新的策略。  
      关键词:双光谱监测;NIR;UV-Vis;在线监测;中药;甘青青兰;木犀草素;绿原酸   
      35
      |
      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289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鄢斌,吴依洁,廖星星,白丽娟
      2024, 43(5): 755-762. DOI: 10.12452/j.fxcsxb.24011901
      摘要:开发能够精准检测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的方法在食品安全领域至关重要。该研究利用具有优异电化学活性的镍锌双金属微花(Ni-Zn MFs)作为生物传感平台,同时,引入金锰纳米粒子(AuMn NPs)修饰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作为电信号抑制单元(AuMn/rGO,AMG)。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测定SDM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当目标物SDM存在时,能与SDM的结合适配体(Apt)标记的AMG(AMG-Apt)特异性结合,将电信号抑制单元带离电极表面,放大氧化还原探针 [Fe(CN)63-/4- 的电化学信号变化。提出的用于检测SDM的适配体传感器在1 pg/mL~100 ng/m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LOD)低至0.26 pg/mL。此外,该生物传感器在牛奶样品中也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结果,有望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检测;双金属;适配体传感器;磺胺二甲氧嘧啶(SDM)   
      58
      |
      2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03336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成婕,蒲小聪,邱怡婷,任锟,杨剑,郭燕燕,王晓兰,江燕
      2024, 43(5): 763-769. DOI: 10.12452/j.fxcsxb.24012101
      摘要:建立了测定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及其包装材料(口服液体药用复合膜)中12种常见抗氧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采用Shim-pack GIST C18(100 mm×2.1 mm,2 μm)为色谱柱,甲醇(含0.01 mol/L甲酸与甲酸铵)和水(含0.01 mol/L甲酸与甲酸铵)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2种抗氧剂在10~40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不小于0.996 3,提取与迁移实验的检出限分别为0.40~13.25 ng/g和1.01~33.13 ng/mL,定量下限分别为1.35~44.17 ng/g和3.37~110.42 ng/mL,回收率为80.1%~114%,相对标准偏差(RSD,n=3)为1.5%~7.2%。药液中检出抗氧剂1010和168,但含量低于其每日允许最大暴露量(PDE),对药品安全性风险影响较小。该方法高效灵敏、准确可靠、操作简便,可用于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及其包装材料中12种常见抗氧剂的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抗氧剂;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药用复合膜   
      48
      |
      2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703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实验技术与方法

    • 刘昌杰,王晗,宋海蕴,王浩彬,陈池来
      2024, 43(5): 770-775. DOI: 10.12452/j.fxcsxb.23122401
      摘要:水下质谱作为重要的海洋装备,具有一致性好、指向性强、多种物质同时检测等优势,在深海探测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水下质谱的膜渗透效率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该影响增加了溶解气浓度反演的难度,同时降低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该文面向深海环境(温度变化范围:4~35 ℃),开展了温度对膜渗透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35 ℃条件下的膜渗透效率相对于4 ℃条件下的膜渗透效率增长了约2倍。同时温度升降实验结果表明,膜渗透效率不仅与当前温度有关,同时还受到历史温度的影响,即温度对膜渗透效率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该研究量化了温度对膜渗透效率的影响,揭示了膜进样技术存在温度滞后现象,为溶解气浓度的准确反演提供了方法参考。  
      关键词:水下质谱;膜渗透效率;溶解气;膜进样质谱;温度   
      59
      |
      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7065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黄志轩,何天伦,陈达
      2024, 43(5): 776-781. DOI: 10.12452/j.fxcsxb.231111020
      摘要:镁元素是牛奶中的重要营养组分之一,其含量检测的前处理步骤繁琐。该文提出了一种超声喷雾激光诱导击穿光谱(US-LIBS)检测方法,通过将超声雾化和极短焦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有机结合,巧妙避免了液态奶的等离子体猝灭效应。使用US-LIBS方法无需对液态奶样品进行任何前处理,即可在秒级时间内完成液态奶中镁元素的在线原位检测。为进一步提升镁元素的检测精度,实验通过构建重加权特征光谱算法(RCSA),从复杂、变动的基质干扰中准确提取镁元素的光谱信息。计算结果表明,经RCSA处理后,实际液态奶样品中镁元素的检出限和线性系数(r2)分别为0.3 mg/kg和0.97,可有效满足液态奶中镁元素的检测需求。因此,US-LIBS为乳制品智能制造提供了一种强大的在线分析工具,并有望进一步拓展至其它液态体系中微量元素的原位在线检测。  
      关键词:超声喷雾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重加权特征光谱算法;液态奶;镁元素;微量元素;原位在线检测   
      12
      |
      2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995758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任兴发,谷继鹏,吴伟华,周林娟,王卓,张维冰
      2024, 43(5): 782-786. DOI: 10.12452/j.fxcsxb.23122702
      摘要:金属离子与不同结构的分析样品之间可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因此金属离子修饰的色谱填料具有特殊的分离选择性。该文以粒径均一、比表面积大、孔径均匀的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为基质,采用浓硫酸对微球中的苯基进行磺化处理,使其被修饰上磺酸基团,具备阳离子交换的功能。并进一步采用离子交换法,将填料上的H+交换成Ag+,制备了具有分离选择性的Ag+修饰聚合物填料。随后将该填料装填成固相萃取(SPE)小柱探讨了其稳定性、使用条件及分离选择性。该文所发展的Ag+修饰聚合物填料具有制备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对离子吸附能力强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分离选择性,装填成SPE柱可满足复杂实际样品预处理的需要。  
      关键词:色谱填料;离子交换;金属离子;固相萃取;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   
      47
      |
      9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168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韩超,周秀锦,陈瑶,林宇,叶明立,李舟
      2024, 43(5): 787-791. DOI: 10.12452/j.fxcsxb.24010901
      摘要:建立了猪肾中安普霉素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方法。猪肾样品以磷酸二氢钾溶液提取,经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CAPCELL PAK MG Ⅱ C18(2.0 mm×150 mm,5 µ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安普霉素在20~200 µ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3,方法定量下限为10.0 µg/kg。在10、20、100 µ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5.5%~94.6%,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5.9%。该方法基于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法定量,具有操作简单、定性准确、灵敏度高的特点,适用于猪肾中安普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安普霉素;猪肾;基质匹配;同位素内标   
      73
      |
      1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243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 张晓兵,徐志强,钟永健,朱宏福,李峥,张军,詹映,彭云发,刘建国
      2024, 43(5): 792-797. DOI: 10.12452/j.fxcsxb.23122202
      摘要:为解决光谱漂移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向比例解析的近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方法。以烟叶近红外光谱和烟碱含量为研究对象,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通过计算训练集光谱与测试集光谱的相关性并按照高低排序,选择前20%的光谱,运用约束规划的方法,计算测试集的拟合系数,得到测试集光谱的估计值。结果显示,使用反向比例解析法建立的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为0.346 6,预测标准偏差为0.425 2,相关系数为0.793 2,优于PLS模型。反向光谱比例解析可以有效解决光谱漂移问题,实现烟草中烟碱含量的准确预测,为烟碱的有效测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反向比例;近红外光谱;相关性;拟合系数;加权   
      46
      |
      4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5238181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综述

    • 周旭,赵洪慰,孙昕昊,谢锋,李博岩,张进
      2024, 43(5): 798-804. DOI: 10.12452/j.fxcsxb.23121148
      摘要: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供血突然降低或中断导致脑组织损伤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近年来,质谱技术凭借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特点,在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中展现出巨大潜力。在脑卒中临床确诊前到康复期间,患者体内会发生大量代谢物和蛋白质的变化,这可能为基于质谱的临床前诊断、院前急救和预后评估提供契机。该文主要综述了近十年质谱技术在脑卒中代谢和蛋白生物标志物发现中的代表性工作。在代谢生物标志物方面,梳理了与脑卒中相关的能量代谢物、氨基酸和脂质等;在蛋白生物标志物方面,梳理了与脑卒中相关的基质金属蛋白酶、金属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该文对揭示脑卒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推动质谱技术在脑卒中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脑卒中;质谱;生物标志物;代谢组学;蛋白组学   
      102
      |
      3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54046197 false
      发布时间:2024-08-1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