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3 42 11

      研究报告

    • 朱启帆,应伟,何沛鋆,赫子暄
      2023, 42(11): 1395-1404. DOI: 10.19969/j.fxcsxb.23050502
      摘要:为满足环境空气异味污染溯源和连续监测的需要,研制了一种基于气相色谱及光学检测技术的异味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从硬件与软件两方面描述了该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并进一步对氮磷检测器响应校正系统和采样歧管进行了开发。实验室标气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检出限小于0.1 nmol/mol,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该系统已应用于卷烟厂等工业园区的移动监测污染溯源和站点连续监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异味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应用性,能够满足环境空气异味污染监控的需求。  
      关键词:异味污染物;在线监测;气相色谱;光学检测;应用   
      105
      |
      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3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 可与锆特异性结合,并抑制Mn/Zr-MOF的催化活性,使体系颜色变浅。F- 质量浓度与652 nm处的吸光度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F- 的比色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0~5.0 mg/L,检出限为0.16 mg/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F- 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6%~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27%~5.2%。该方法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具有较大潜力。","issue":"11","siteId":170,"isCollected":false,"keywordExt":"","keyword":"金属有机框架;氟;比色法;纳米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publicationName":"分析测试学报","publishDate":"2023-11-10","ppubDate":"2023-11-15","oa":0,"part":"研究报告","graphicAbstract":0,"referenceStatus":1,"coverId":"","pictureUrl":"","showImg":0,"showAuthor":1,"docsource":"平台生产","vasDocsource":null,"notdsjcj":true,"dsjcj":false,"showDocSource":true,"vasDownloadLink":"","vasDocLink":"","volume":"42","type":"article","coverArticle":0,"analysisStatus":null,"sequence":null,"enhance":0,"elocationId":null,"wechatRelation":0,"pageOrElocationId":"1405-1412.","yearAndVolumeAndIssueStr":"2023, 42(11): 1405-1412. DOI: 10.19969/j.fxcsxb.23060603","formatType":"","version":"","firstStatus":0,"articleType":null,"cstr":null,"detailUrl":"/zh/article/doi/10.19969/j.fxcsxb.23060603/","referenceCount":0,"downloads":8,"articleScore":0,"score":0,"rateEnable":false})'>锰/锆-双金属有机骨架纳米酶比色法检测水中痕量氟

      牟芝梅,邓治臣,赵静銮,柳敬鱼,丁芯茹,彭文洪,贺锦灿
      2023, 42(11): 1405-1412. DOI: 10.19969/j.fxcsxb.23060603
      摘要:该文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锰/锆-双金属有机框架(Mn/Zr-MOF)纳米材料,并用于水中痕量氟的检测。顺磁性金属锰、锆赋予了Mn/Zr-MOF类过氧化物酶活性,而锆金属能选择性识别氟离子(F-)。Mn/Zr-MOF可催化过氧化氢氧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生成蓝色oxTMB,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52 nm。体系中的F- 可与锆特异性结合,并抑制Mn/Zr-MOF的催化活性,使体系颜色变浅。F- 质量浓度与652 nm处的吸光度呈负相关关系,据此建立了一种检测F- 的比色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0~5.0 mg/L,检出限为0.16 mg/L。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水样中F- 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7.6%~106%,相对标准偏差为0.27%~5.2%。该方法快速、灵敏、选择性好,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具有较大潜力。  
      关键词:金属有机框架;氟;比色法;纳米酶;类过氧化物酶活性   
      131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4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梁梓洋,张秋炎,周熙,康怀腾,梁韵蕊,轩申鑫,吴惠勤,黄芳,陈桂琴,李杨杰,罗辉泰
      2023, 42(11): 1413-1423. DOI: 10.19969/j.fxcsxb.23080803
      摘要:该文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HPLC-MS/MS),建立了多种类型化妆品中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s)的分析方法。水剂、膏霜、乳液、凝胶和粉剂样品经过饱和乙酸铵-氯化钠溶液(含1%甲酸)分散后采用1%甲酸-乙腈溶液提取,油状和蜡基类化妆品经过正己烷分散后采用饱和乙酸铵-乙腈溶液(含0.001%氨水)提取,提取液以Agilent RRHD Eclipse Plus Zorbax C18色谱柱(3.0 mm×100 mm,1.8 μm)进行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ESI)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基质匹配外标法定量。通过考察不同前处理方式对30种PFASs回收率的影响,确定最优前处理方法。在优化条件下,30种PFASs在1~250 μg/L 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0 3~0.999 8;方法检出限为0.025~0.125 μg/g,定量下限为0.050~0.250 μg/g,30种PFASs的平均回收率为70.8%~112%,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50%~12%,24 h内各基质溶液中30种PFASs的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采用该方法对采集的88个化妆品样品进行检测,发现1个阳性样品,检出全氟辛酸(PFOA)和全氟辛基磺酸(PFOS)含量分别为4.7 μg/g和1.4 μ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可为化妆品的质量控制和日常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液液萃取;化妆品;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ASs);全氟化合物   
      83
      |
      2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21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肖观林,江洁怡,程青云,张靖年,汤瑞茵,李冬梅,李养学
      2023, 42(11): 1424-1433. DOI: 10.19969/j.fxcsxb.23062501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MS)对栾樨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栾樨叶提取液经Waters UPLC BEH C18柱(2.1 mm×100 mm,1.7 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正、负离子模式下采集得到基峰色谱图。通过质谱数据库、化合物质谱裂解规律,并结合相关文献及对照品的保留时间与质谱信息,从栾樨叶中共鉴别出52个化学成分,包括2个香豆素类,15个黄酮类,16个苯丙素类,5个生物碱类,5个脂肪酸类,3个有机酸类,3个氨基酸类,1个酚酸类和2个其他类化合物,其中23个成分为栾樨叶中首次报道,11个化合物经对照品验证。该方法准确、可靠、高效,适用于栾樨叶化学成分的快速鉴定,可为栾樨叶的药效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阔苞菊;叶;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化学成分;裂解规律   
      49
      |
      2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49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徐睿,钟品菲,周昌园,胡雪黎,袁小鹿,胡泽华,张淇淞,杨宝
      2023, 42(11): 1434-1441. DOI: 10.19969/j.fxcsxb.23050301
      摘要:基于细胞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竹节参总皂苷改善HepG2细胞脂质代谢的机制。应用棕榈酸和油酸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模型,竹节参总皂苷干预24 h后进行油红O染色和甘油三酯分析。采用改良的Bligh-Dyer法将细胞内源性代谢物分为极性和非极性部位,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技术检测代谢物,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火山图筛选差异代谢物,并富集代谢通路。结果显示,竹节参总皂苷可显著改善HepG2细胞脂质沉积模型的脂质代谢。从极性部位鉴定了34个差异代谢物,主要为脂肪酸和氨基酸类成分;从非极性部位鉴定了28个差异代谢物,主要为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神经酰胺类成分。差异代谢物在竹节参总皂苷干预后均有恢复至正常水平的趋势。该研究提示竹节参总皂苷改善HepG2细胞脂质沉积模型的脂质代谢与调控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脂肪酸代谢、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关键词:竹节参总皂苷;HepG2细胞;脂质代谢;细胞代谢组学;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   
      2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178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张晓琳,张帆,刘艳坤,王志武,李波,吴振刚,魏颖娜,魏恒勇,李景武
      2023, 42(11): 1442-1451. DOI: 10.19969/j.fxcsxb.22113004
      摘要:以制备的MOF@TiN-Ag/银溶胶复合基底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活性基底,对茶碱进行SERS检测,探讨了基于该复合基底的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药物检测方面的应用。首先,利用电化学阳极氧化结合氨气还原氮化法制备了氮化钛纳米管阵列,随后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TiN-Ag复合基底,并在其表面原位生长金属有机框架(MOF)包覆层得到MOF@TiN-Ag复合基底,将茶碱与银溶胶混合后滴加在该复合基底上进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结果表明,MOF@TiN-Ag/银溶胶复合基底中存在面心立方晶型TiN、金属单质Ag和MOF钴基3种物相;扫描电镜结果显示,TiN纳米管排列整齐,Ag纳米结构呈树枝状均匀分散在其表面;作为隔绝层的MOF粒子形状规整,覆盖在TiN-Ag表面;银溶胶纳米粒子呈圆球状分布在MOF@TiN-Ag复合基底表面。由于银纳米粒子与TiN-Ag复合基底可发生协同增强作用,加之MOF的富集特性,使得该复合基底具有优异的SERS性能,其对茶碱溶液的SERS检出限为1×10-5 mol/L,检测性能良好。所制备的MOF@TiN-Ag/银溶胶复合基底拓宽了SERS在药物检测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TiN-Ag;金属有机框架(MOF);银溶胶;茶碱;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   
      27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1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张慧莲,苏爱雯,吴永菊,张艳丽,王红斌,杨文荣,庞鹏飞
      2023, 42(11): 1452-1460. DOI: 10.19969/j.fxcsxb.23053103
      摘要:该文结合纳米生物条形码和杂交链式反应(HCR)双重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用于蛋白激酶A(PKA)的活性分析。以MoS2/AuNPs纳米复合材料作为玻碳电极修饰材料,半胱氨酸修饰的底物肽链通过Au-S键自组装到修饰电极表面。当存在目标物PKA时,底物肽链被磷酸化,可与纳米生物条形码(S1-AuNPs-Ab)特异性结合,以S1-AuNPs-Ab探针中S1链作为引发链,可诱导发夹DNA(H1和H2)发生杂交链式反应。HCR产物吸附亚甲基蓝(MB)电活性分子,产生放大的电化学响应信号,实现对PKA活性的定量分析。该电化学传感器检测PKA的线性范围为10-3~20 U/mL,检出限(S/N=3)为3×10-4 U/mL。构建的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可用于实际样品细胞裂解液中PKA的活性测定和蛋白激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激酶相关药物的发现。  
      关键词:蛋白激酶A;纳米生物条形码;杂交链式反应;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40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0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史洪飞,徐伯芃,徐成鑫,周修齐,张吕悦,张玉曼,冶金,刘畅
      2023, 42(11): 1461-1468. DOI: 10.19969/j.fxcsxb.23052202
      摘要:建立了检测巧克力中18种合成大麻素的QuEChERS/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方法。通过优化提取溶剂种类、提取条件和净化条件,确定200.0 mg巧克力采用1 mL甲醇超声提取10 min,取上层清液加入0.05 g C18和0.05 g PSA净化后,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ZORBAX Eclipse Plus C18(3.0 mm×100 mm,1.8 μm)色谱柱进行色谱分离,利用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检测。18种合成大麻素在11 min内实现了分离,5F-EMB-PICA与5F-MDMB-PICA同分异构体通过色谱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碎片实现分辨;5F-EMB-PINACA与5F-ADB同分异构体通过二级质谱碎片实现分辨。18种合成大麻素在1~200 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7 0,检出限为0.02~0.20 μg/L,定量下限为0.07~0.66 μg/L,在50、100、150 μg/kg加标水平下样品的回收率为86.2%~104%,仪器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40%~2.0%,方法的日内RSD为0.32%~3.0%,日间RSD为1.3%~3.6%。该方法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分析速度快,可为巧克力产品的安全监管和打击合成大麻素类毒品犯罪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QuEChERS;巧克力;合成大麻素   
      60
      |
      1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0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汪毅,梁文耀,何国山,陈张好,周智明,吴谦,席绍峰,谭建华
      2023, 42(11): 1469-1478. DOI: 10.19969/j.fxcsxb.23051602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化妆品中15种痕量N-亚硝胺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水剂样品以水或乙腈分组超声提取,膏霜乳液样品采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溶液沉淀大分子或者饱和氯化钠-乙腈盐析分组处理后,以Agilent Poroshell 120 SB-Aq(100 mm×3.0 mm,2.7 μm)色谱柱分离,经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检测,以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5种N-亚硝胺化合物在相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5),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5~15 ng/g和15~45 ng/g。水、乳、膏霜3种化妆品基质在25、50、100 ng/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8.0%~111%,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4%~9.8%。该方法用于市售化妆品检测,发现13批次样品检出N-亚硝基二乙醇胺(NDELA),其中1批次超限量值。方法的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解决了N-亚硝胺化合物稳定性差、易被干扰等问题,适用于化妆品中15种N-亚硝胺化合物的痕量测定。  
      关键词:N-亚硝胺化合物;化妆品;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大气压化学电离源   
      61
      |
      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26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实验技术与方法

    • 束茹欣,居雷,吴圣超,倪力军,王文俊,栾绍嵘,张立国
      2023, 42(11): 1479-1487. DOI: 10.19969/j.fxcsxb.23052402
      摘要:该文使用基于光谱图像特征抽提的尺度不变特征变换(SIFT)的多步波长筛选方法建立了烟叶总还原糖(TRS)的近红外光谱(NIRS)稳健模型,实现了其在多台仪器的直接共享和长期应用。首先采用SIFT方法根据代表性主机样品光谱挑选特征光谱点集合Uc,然后从Uc中剔除样本光谱标准方差(SDSS)过低的点,挑选重要特征光谱点集合Uic,此两步波长筛选法简称为SIFT-SDSS。随后进一步从Uic中挑选对水分不敏感(Moisture-unsensitive,MUS)的波长点,得到重要且稳定的光谱点集合Uisc,此3步波长筛选法简称为SIFT-SDSS-MUS。从2011~2013年采集的292个主机烟叶样品中按TRS浓度区间选择80%样品作为建模集,建立不同波长集合下烟叶TRS的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基于SIFT-SDSS两步波长筛选的光谱点建立的TRS模型传递到6台从机预测另外77个2011~2013年样品的TRS时,所有从机样品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MARE)均小于6%,满足企业内控要求。该模型对5台近红外仪上2014~2020年各年度样品、1台近红外仪上2014~2019年各年度样品的MARE均小于6%。而全波长模型及SIFT波长筛选方法所建模型在7台仪器上对多个不同年份下样品中TRS的MARE大于6%,难以实现长期应用。SIFT-SDSS-MUS方法所建TRS模型变量最少,但其模型传递能力和长期应用能力略逊于SIFT-SDSS模型。SIFT-SDSS所建TRS模型稳健性好、可解释性强、运算速度快,可在7台同型号近红外仪上直接共享、在6台仪器上连续应用至少6年,大大减少了烟叶TRS近红外光谱模型维护及传递的工作量。  
      关键词:多步波长筛选;近红外光谱模型传递;模型寿命;烟叶;总还原糖;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1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326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刘雅婷,郭予昕,刘振强,刘建平,王欢,刘洋,戴洁芸,王美玲
      2023, 42(11): 1488-1494. DOI: 10.19969/j.fxcsxb.23042404
      摘要:采用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在压片糖果中发现一种与伐地那非结构类似的化合物。依据高分辨质谱碎片离子推测该伐地那非结构类似物的分子结构及裂解规律,结合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丙氧基伐地那非。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外标法定量分析表明,丙氧基伐地那非在1.0~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9 2,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定量下限为0.05 mg/kg,在压片糖果、保健酒及蜂蜜酱基质中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76.5%~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6%~5.1%。采用该方法测定实际样品,发现5批次糖果(含压片糖果)和3批次保健酒为阳性样品。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等优点,可作为非法添加伐地那非结构类似物的有效筛查方法。  
      关键词:伐地那非结构类似物;非法添加;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食品   
      21
      |
      8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4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游昕,贺荣荣,闫兴贺,南银杏,常天俊,邴涛
      2023, 42(11): 1495-1502. DOI: 10.19969/j.fxcsxb.23051201
      摘要:d(GGA)重复序列形成的H(G-A七分体):T(G-四分体)型“非常规”G-四链体(G4)及其二聚体是其调控c-myb原癌基因表达的关键。该类序列也在很多其他基因中存在,被认为可能具有与其折叠相关的功能,因此判别其折叠结构是其功能研究的基础。该文发现d(GGA)4与血红素可形成高活性DNAzyme,催化裸眼可视的快速显色反应,且DNAzyme活性与其结构相关,基于此提出了可视检测d(GGA)重复序列折叠结构的策略。通过研究20条含不同侧翼和重复次数不同的d(GGA)重复序列,发现16条有高DNAzyme活性的序列具有高比例的G4二聚体,4条DNAzyme活性显著降低或接近失活的序列聚集状态很少。表明DNAzyme活性与d(GGA)重复序列折叠成的G4二聚体高度相关,基于DNAzyme活性的分析方法可用于其在实际序列中折叠结构的可视检测。  
      关键词:G-四链体;DNAzyme;血红素;核酸适体;生物传感器;可视检测   
      8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299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张丽蓉,肖紫芬,谢宋阳,毛林芳,王慧,陈硕
      2023, 42(11): 1503-1509. DOI: 10.19969/j.fxcsxb.23060302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化妆品中52种抗感染类药物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超声提取,选用Waters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以0.1%甲酸水-0.1%甲酸乙腈为流动相,在电喷雾(ESI)正、负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水剂、乳液、膏霜3个基质中52种抗感染类药物在1~50 n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检出限为1~10 µg/kg,定量下限为3~35 µg/kg。样品在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81.2%~116%,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0%。该方法适用于化妆品中52种抗感染类药物的测定,可为化妆品中抗感染类药物的违禁添加监管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化妆品;抗感染类药物;违禁添加   
      32
      |
      4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523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丁莎,申涛榕,张艳飞,杜欢哲,吴榆,邹小勇
      2023, 42(11): 1510-1516. DOI: 10.19969/j.fxcsxb.23070102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QTOF MS)获取20种烟草提取物的色谱数据,对其进行各成分分析,构建二进制向量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模型,优化了实验条件,对烟草提取物中提取物、油类物质和浸膏物质3类物质,以及A、B、C、D、E和F 6个地域产地烟草提取物进行了识别,所建模型可以100%识别烟草提取物类型和地域。  
      关键词:GC-QTOF MS;随机森林;烟草提取物;种类;地域;识别   
      11
      |
      2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151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 刘先军,冯家力,曾栋,陈东洋,李帮锐,张昊,梁静,罗波
      2023, 42(11): 1517-1523. DOI: 10.19969/j.fxcsxb.23032903
      摘要:建立了蜂蜜中马桑内酯、雷公藤类、异喹啉类和吡咯里西啶类等18种生物碱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SPE/UPLC-MS/MS)同时测定方法,并根据实际样品检测结果进行初步风险评估。蜂蜜样品经0.1%甲酸水超声提取、MCX 固相萃取柱富集与净化后,使用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Phenyl色谱柱(100 mm×2.1 mm,1.7 µm)分离,以0.1%甲酸水和甲醇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UPLC-MS/MS进行测定,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目标化合物在对应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3;方法的定量下限为0.05~25 µg/kg;平均回收率为 77.2%~115%,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12%。40份蜂蜜样品中有6份样品检出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含量为1.09~18.7 µg/kg。该方法准确度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蜂蜜中多种生物碱的同时测定。初步风险评估提示,蜂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关键词:药食同源;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蜂蜜;生物碱;风险评估   
      32
      |
      5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39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综述

    • 李玉静,何洪源,李润康,赵霞
      2023, 42(11): 1524-1532. DOI: 10.19969/j.fxcsxb.23030304
      摘要:卡痛叶是植物卡痛树的叶子,含有丰富的生物碱,其主要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帽柱木碱(Mitragynine)和7-羟基帽柱木碱(7-Hydroxymitragynine)是多阿片受体激动剂,过量摄入能使人产生药物依赖甚至中毒死亡。近年来,卡痛叶在全球范围内的滥用现象日益严重,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植物类新精神活性物质,许多国家将其列为非法物质,并对其活性成分进行了广泛研究。该文介绍了卡痛叶生物碱类活性成分、其药理毒理作用和体内代谢过程,综述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常规检验方法和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快检方法在卡痛叶生物碱类活性成分检验研究中的最新进展,以期为卡痛叶中生物碱类活性成分的准确鉴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卡痛叶;活性成分;生物碱;体内代谢;检验方法;毒理学   
      25
      |
      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42848544 false
      发布时间:2023-11-1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