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21 40 8

      研究报告

    • 胡谦,张九凯,邢冉冉,陈颖,康文瀚,苗金梁
      2021, 40(8): 1119-1128. DOI: 10.19969/j.fxcsxb.20092807
      摘要:采用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PLC-HRMS)技术的脂质组学方法,分析比较了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的甘油酯组成,并总结了不同甘油酯的液相色谱保留行为。利用提取离子流图、母离子谱图和子离子质谱图,依据中性丢失质量计算甘油酯的脂肪酰基链组成。结果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共检测到55种甘油酯,其中在油茶籽油中检测到全部55种甘油酯(43种甘油三酯和12种甘油二酯),橄榄油中检测到44种甘油酯(34种甘油三酯和10种甘油二酯),未检测到9种甘油三酯和2种甘油二酯。油茶籽油和橄榄油中最主要的甘油酯均为TAG 54∶3,但其相对含量在油茶籽油中更高。以55种甘油酯分子的峰面积作为变量进行多维变量统计分析,聚类热图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表明,油茶籽油和橄榄油具有显著的分类趋势。结合VIP值 > 1.0且p值 < 0.01筛选出油茶籽油的3种关键甘油酯和橄榄油的6种关键甘油酯。该研究揭示了油茶籽油与橄榄油中甘油酯的分子组成差异,可为解析油茶籽油的功能和营养提供基础。  
      关键词:油茶籽油;橄榄油;甘油酯;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2
      |
      6
      |
      4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2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孙明谦,尹春园,苗兰,张颖,刘建勋,杨会珍,林力
      2021, 40(8): 1129-1135. DOI: 10.19969/j.fxcsxb.20093006
      摘要: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LC-TOF MS)对高脂血症金黄地鼠的肝匀浆液进行代谢谱分析,并利用模式识别挖掘潜在生物标志物以探索发病机制。采用反相色谱(RPLC)和亲水作用色谱(HILIC)两种模式分离肝匀浆液中的内源性代谢产物。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标准品与数据库比对、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对内源性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对照组在RPLC和HILIC两种分离模式下均有良好的区分。与对照组相比,在高脂血症组的金黄地鼠肝脏中鉴定出16种差异代谢物,其涉及的主要代谢途径为嘌呤代谢、磷脂酰胆碱代谢、鞘脂代谢和赖氨酸代谢等。这些异常的内源性成分及其生物代谢途径可为了解高脂血症金黄地鼠肝脏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脂血症;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金黄地鼠;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   
      2
      |
      4
      |
      1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4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张迪,李强翔,王志梅,廖力夫,肖锡林
      2021, 40(8): 1136-1144. DOI: 10.19969/j.fxcsxb.20110602
      摘要:该文以4-乙烯基吡啶和甲基丙烯酸酯为原料制备了一种可用于检测奥卡西平(OXC)的磁性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MNPs-MIP/MCPE)。首先,依据密度泛函数理论(DFT/B3LYP/6-31 + G)计算,实验成功地筛选和构建出OXC与功能单体的最佳组合及比例。随后,基于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能够识别OXC的磁性分子印迹膜(MNPs-MIP),将MNPs-MIP覆于碳糊电极(MCPE)表面制成MNPs-MIP/MCPE。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将MNPs-MIP/MCPE传感器用于不同浓度OXC的测定。结果显示,传感器的峰电流信号随OXC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OXC分别在5 × 10-8~3 × 10-6 mol/L和3 × 10-6~1.5 × 10-4 mol/L浓度范围内与其峰电流信号呈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分别为:Ip(μA) = 1.755 + 1.097c (μmol/L),相关系数(r) = 0.999 7和Ip(μA) = 0.131 + 5.177c (μmol/L),r = 0.999 6。OXC的检出限(LOD = 3S/m)为2.06 × 10-8 mol/L。该传感器成功用于实际样品中OXC含量的检测,其回收率为99.4%~10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2.5%。  
      关键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磁性碳糊电极;检测;奥卡西平   
      4
      |
      4
      |
      1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2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朱狄峰,赵剑岚,洪雅雯,钱仁云,陈超,平丽
      2021, 40(8): 1145-1150. DOI: 10.19969/j.fxcsxb.20091102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MS/MS)测定吸入雾化装置中氯化乙酰甲胆碱气溶胶药物浓度的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18(2.1 mm × 100 mm,1.7 μm)色谱柱,以0.1%甲酸水和乙腈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进样量为5 μL,分析时间为5 min,柱温为40 ℃,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测定。同时,对专属性、线性、仪器精密度、加标回收率、提取回收率和稳定性分别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氯化乙酰甲胆碱在10~10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 > 0.999),定量下限为10 ng/mL;氯化乙酰甲胆碱雾化气溶胶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2%,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80%;雾化气溶胶的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5.7%。在吸入暴露装置中雾化1 min后,气溶胶的平均药物浓度为608.1 mg/m3,上、中、下位置的RSD为1.2%,表明雾化1 min氯化乙酰甲胆碱气溶胶浓度即达到均一。该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适用于氯化乙酰甲胆碱雾化气溶胶的浓度测定,也可为吸入制剂雾化气溶胶供试品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氯化乙酰甲胆碱;雾化气溶胶;吸入制剂   
      9
      |
      4
      |
      2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496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梅吉帆,李智慧,李嘉康,苏子淇,徐波,堵劲松,徐大勇,李华杰
      2021, 40(8): 1151-1157. DOI: 10.19969/j.fxcsxb.20110702
      摘要:应用近红外(1 000~2 200 nm)高光谱成像技术开展了面对像素、面对样本的配方烟丝4种组分(叶丝、梗丝、薄片丝、膨胀丝)的判别研究。以样本高光谱图像的所有像素点光谱数据进行面对像素的组分判别;以样本所有像素点的平均光谱数据进行面对样本的组分判别。采用二阶导数法结合萨维茨基-戈莱平滑(SG)滤波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通过面对像素数据的主成分分析,证实了基于面对像素的高光谱数据进行组分判别的可行性,以前5主成分建立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很好地实现了叶丝与梗丝、叶丝与薄片丝的判别任务。建立了面对样本的4组分的K近邻和支持向量机判别模型,通过连续投影算法和二阶导数法进行特征波长选择,筛选出具有高判别准确率的波段,组分判别率达86.97%。  
      关键词:配方烟丝;组分判别;近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像素分类;主成分分析;连续投影算法;二阶导数法   
      3
      |
      9
      |
      1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5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王翠萍,王山,张欢,王纯荣
      2021, 40(8): 1158-1163. DOI: 10.19969/j.fxcsxb.20111702
      摘要:该文开发了一种基于金纳米膜的快速检测挥发性农药地虫磷和福美铁的方法。将通过氧化还原法在不锈钢片表面制备的金纳米膜作为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基底,结合顶空固相萃取法对挥发性农药地虫磷和福美铁进行检测。地虫磷和福美铁分别在75 ℃和55 ℃顶空固相萃取15 min得到显著的拉曼光谱信号,检出限(LOD)均为5 × 10-3 mg/L;地虫磷(999 cm-1)和福美铁(1 381 cm-1)的特征峰拉曼光谱强度与农药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4 8和0.977 8。采用本法对果汁中的地虫磷和福美铁进行检测,回收率分别为93.3%~112%和92.5%~10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1%~5.2%和3.4%~6.5%。该方法快速、灵敏,在挥发性农药检测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金纳米膜;顶空固相萃取;地虫磷;福美铁   
      2
      |
      4
      |
      1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0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李登科,田楠,田志章,吴若昕,马立超,邢立霞,张春涛
      2021, 40(8): 1164-1170. DOI: 10.19969/j.fxcsxb.20100702
      摘要:为考察不同卷烟产品挥发性物质的差异,剖析不同卷烟产品香气风格特征,选取5款不同品牌市售卷烟,基于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HS-GC-IMS)开展卷烟挥发性物质研究,采用相对气味活度值法(ROAV)分析不同卷烟特征香气物质。HS-GC-IMS结果表明,5款卷烟产品的挥发性有机物组分大致相同,但不同化合物的含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ROAV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挥发性物质为醛类、酮类、醇类和酯类,对卷烟香气有重要贡献的物质包括糠硫醇、1-辛烯-3-酮、呋喃醇、3-甲基丁醛、乙酸异戊酯等,化合物间含量和感觉阈值的差异影响了其对卷烟香气风格的贡献度,进而影响卷烟的风格特征。借助HS-GC-IMS和ROAV值可以剖析不同卷烟特征香气物质,为卷烟产品的风格分析和品质评定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关键词:顶空气相-离子迁移谱;卷烟;相对气味活度值;特征香气物质   
      4
      |
      4
      |
      1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36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秦艳芳,赵冰欣,李晓姣,徐风云,吴昊
      2021, 40(8): 1171-1176. DOI: 10.19969/j.fxcsxb.20121003
      摘要:该文采用Fe3O4纳米材料、1,3,5-三甲基间苯三酚(Tp)和联苯胺(BD),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了Fe3O4@COF(TpBD)复合材料,并以其作为吸附剂,建立了一种磁固相萃取联合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生物样品中卡维地洛(CAR)的新方法。通过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振动样品磁强仪(VSM)及比表面和孔隙度分析仪等测试手段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并对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解吸剂及其体积和解吸时间等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00 ng/mL,检出限(S/N = 3)和定量限(S/N = 10)分别为0.19 ng/mL和0.63 ng/mL,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为 95.9%~98.7%,该方法回收率和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应用于尿样和血样中卡维地洛的分析。  
      关键词:卡维地洛;磁固相萃取;共价有机骨架材料;荧光分光光度法;血浆;尿液   
      2
      |
      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1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彭传云,张少文,冯勇,吴春来,赵晓洁,宋根娣
      2021, 40(8): 1177-1183. DOI: 10.19969/j.fxcsxb.20092202
      摘要:以氧化琼脂糖(AG)和四甲氧基硅烷(TMOS)为前驱体,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G/SiO2整体柱,利用酰胺化反应对整体柱进行酰胺基团修饰。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酰胺基团被成功修饰至整体柱,该材料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及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其为固相微萃取介质对羊肉中的莱克多巴胺进行萃取富集,在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条件下,采用基质添加标准曲线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紫外(HPLC-UV)检测,建立了羊肉中痕量莱克多巴胺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在1.94~1 170 ng/g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3 1,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分别为0.618、1.94 ng/g,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6.6%~103%,相对标准偏差(RSD,n = 5)为4.8%~7.3%。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回收率高、样品用量少等特点,可用于羊肉中痕量莱克多巴胺的灵敏检测。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硅胶整体柱;固相微萃取;莱克多巴胺;羊肉   
      2
      |
      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2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余磊,赵志燊,赵杰,向章敏
      2021, 40(8): 1184-1189. DOI: 10.19969/j.fxcsxb.20102101
      摘要:基于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GC × GC-Q-TOF MS)建立了土壤样品中24种有机磷和20种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快速同时检测方法,样品经索氏提取后直接采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进行分离,有效实现了杂质与目标物的完全族分离效果。以24种有机磷和20种有机氯农药的高分辨精确质量特征离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4种农药均在20~3 00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0 3~0.999 9,检出限(LOD)为0.3~7.9 μg/L;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3.0%,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n = 5)为6.9%。该文可为土壤中农药残留的高通量快速筛查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全二维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有机磷;有机氯;土壤   
      4
      |
      7
      |
      5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43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魏梦夏,刘雅慧,陈萌,吕庆,张庆,王志娟
      2021, 40(8): 1190-1196. DOI: 10.19969/j.fxcsxb.21010405
      摘要:该文建立了ABS塑料玩具中丙烯腈和苯乙烯两种单体残留量与迁移量的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首先对残留量测定方法的顶空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进行了优化,然后以模拟汗液和模拟唾液为迁移基质,对迁移量测定方法的顶空平衡时间、平衡温度、取样体积和盐析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将其应用于市售38件ABS玩具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残留量方法测定丙烯腈和苯乙烯的定量下限分别为0.4 mg/kg和1.0 mg/kg,0.4~2 000 mg/kg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不低于0.999 8,加标回收率为93.0% ~ 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不高于7.2%。迁移量方法测定丙烯腈和苯乙烯的定量下限分别为1.0 µg/L和0.05 µg/L,0.05~100 µg/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8 1,加标回收率为88.4% ~ 104%,RSD ≤ 9.5%。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ABS玩具中丙烯腈和苯乙烯残留量与迁移量的测定。  
      关键词:塑料玩具;丙烯腈;苯乙烯;残留量;迁移量   
      5
      |
      7
      |
      1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54815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王琪,李超,张召香
      2021, 40(8): 1197-1202. DOI: 10.19969/j.fxcsxb.20101101
      摘要:石墨烯量子点(GQDs)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低毒性、易于表面功能化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该文通过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氮硫共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S-GQDs),与未掺杂的GQDs相比,其电化学发光(ECL)信号得到极大增强。在外电压作用下,N,S-GQDs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在返回基态的过程中释放出光能。加入Cu2+后,Cu2+与N,S-GQDs发生络合作用,使可被激发的N,S-GQDs减少,ECL信号降低,Cu2+浓度越大,ECL降低程度越大。利用Cu2+对N,S-GQDs ECL信号的降低作用,以壳聚糖为连接剂,构建了用于检测铜离子的新型N,S-GQDs ECL传感器。考察了缓冲溶液种类与pH值,共反应剂S2O82-浓度对ECL信号强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60 mmol/L pH 7.5 Tris-HCl,50 mmol/L S2O82-),Cu2+的线性范围为0.01~35 μmol/L,检出限为1.7 nmol/L。方法可实现对工业废水中铜离子的快速、灵敏、选择性检测。该研究为实际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快速检测做了铺垫,拓宽了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发光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氮硫掺杂石墨烯量子点(N,S-GQDs);电化学发光(ECL);铜离子;检测   
      2
      |
      4
      |
      5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69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实验技术与方法

    • 王楠,陈佳祎,陆安祥,栾云霞,卢静华
      2021, 40(8): 1203-1207. DOI: 10.19969/j.fxcsxb.20110801
      摘要:该文利用汞特异性核酸适配体和可以嵌入双螺旋脱氧核糖核酸中的荧光染料PicoGreen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汞离子的荧光分析方法。通过荧光信号强度来测定汞离子浓度,并获得了汞离子浓度的对数和荧光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1~100 µg/mL,检出限达到0.38 ng/mL。在As3+、Pb2+、Cd2+、Cr2+、K+等干扰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同时,在灌溉水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回收率为95.2%~97.9%,相对标准偏差为2.3%~4.0%。该方法利用核酸适配体和荧光染料实现了对汞离子的痕量检测,是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核酸适配体;汞;快速检测;荧光法;PicoGreen   
      2
      |
      4
      |
      3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497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李泽荣,郭旭东,凌光耀,陈意光,熊小婷,李露,郭培春,刘德云,吴晓纯,谢文缄,黄晓钢
      2021, 40(8): 1208-1212. DOI: 10.19969/j.fxcsxb.21042804
      摘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建立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新戊二醇的测定方法。样品采用水、4%(体积分数,下同)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95%乙醇和橄榄油作为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试验后,水、4%乙酸、10%乙醇浸泡液直接过滤进样,其他乙醇类模拟物浸泡液采用氮吹方式去除大部分乙醇后重新用水定容,橄榄油浸泡液采用10%乙醇萃取。经处理后的试液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 (50 mm × 2.1 mm,1.7 µm)色谱柱,以0.01%甲酸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条件下,新戊二醇在10~100 µg/L(µ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9。在10、20、100 µg/L(µg/kg)3个加标水平下,方法回收率为92.8%~11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0%~8.6%,检出限(LOD,S/N ≥ 3)为5 µg/L(µg/kg),定量下限(LOQ,S/N ≥ 10)为10 µg/L(µg/kg)。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易行、灵敏度高、稳定可靠的优点,涉及的食品模拟物基本包括相关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类型,方法LOD和LOQ均低于相关法规和标准中的限量要求,能够满足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中新戊二醇迁移量的检测需求,为相关产品监管和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食品接触材料;新戊二醇;迁移量   
      4
      |
      5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491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杜科志,杜海军,王世彬,张艳,李玉美
      2021, 40(8): 1213-1218. DOI: 10.19969/j.fxcsxb.20103102
      摘要:该研究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水中超声1.5 h后,将复合物SDBS-MWCNTs修饰至玻碳电极(GCE)表面,构建了用于检测萘乙酸的SDBS-MWCNTs/GCE电化学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和线性扫描伏安法考察了萘乙酸(NAA)在该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并考察了SDBS浓度、SDBS-MWCNTs滴涂量及缓冲液pH值对萘乙酸信号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0.5 mg/mL SDBS,5 μL SDBS-MWCNTs,pH 6.0),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不同浓度NA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修饰电极的峰电流强度与NAA浓度在0.4~45 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 μmol/L。方法用于黄芪中NAA的检测,回收率为97.8%~102%,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0%。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抗干扰能力。  
      关键词:萘乙酸(NAA);修饰电极;电化学分析;多壁碳纳米管(MWCNTs)   
      4
      |
      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102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高杨,丁家旺,尹坦姬,秦伟
      2021, 40(8): 1219-1223. DOI: 10.19969/j.fxcsxb.20101206
      摘要:将无序介孔碳材料填充到尖端直径约150 μm的毛细玻璃管内,利用其多孔结构将铅离子选择性敏感膜吸附于电极尖端内部,制备了基于无序介孔碳的全固态自支撑聚合物膜铅离子选择性微型电极(Pb2+-ISμE)。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化学阻抗法对所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质进行表征,并考察了其电位响应性能。结果表明,基于无序介孔碳的微型电极具有微电极所特有的“S”型循环伏安曲线,且由于电极材料的多孔性表现出较大的双电层电容特性,所构建的Pb2+-ISμE测定Pb2+的线性范围为1.0 × 10-7~1.0 × 10-4 mol/L,响应斜率为(28.9 ± 0.5) mV/dec,检出限为4.0 × 10-8 mol/L。该Pb2+-ISμE表现出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并成功应用于海岸带沉积物加标孔隙水中Pb2+的测定。该文为微型电极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简单、便捷的方法,并为微环境或微量样品中离子的测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聚合物膜离子选择性电极;微型电极;无序介孔碳;全固态;铅离子   
      2
      |
      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32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刘昱宏,郭斌,屠一锋
      2021, 40(8): 1224-1229. DOI: 10.19969/j.fxcsxb.20121806
      摘要:该文研究了辅酶Q10在玻碳电极上的吸附伏安电化学行为,该吸附作用提供了提高测定灵敏度的途径。选择辅酶Q10溶解时的超声时间、测定温度、电解质溶剂的配比(甲醇∶乙醇)作为优化条件,使用响应面软件的Box-Behnken 设计方案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条件优化,所得条件为:辅酶Q10溶解的超声时间为1 min 50 s、测定温度为25 ℃、电解质溶剂配比为1.1∶1的甲醇-乙醇。上述优化条件下,经25 min吸附预富集,其伏安电流响应对辅酶Q10的测定线性范围为0.025 ~ 25.0 μmol/L,线性方程为:I = 2.554 + 1.479lgC,r2 = 0.997,检出限(LOD)为19.0 nmol/L。该方法可实现辅酶Q10的精确、高响应定量分析。  
      关键词:辅酶Q10;吸附伏安法;响应面优化;定量分析   
      2
      |
      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58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柳华春,梁文耀,王继才,夏泽敏,熊小婷,彭荣飞,谭建华
      2021, 40(8): 1230-1234. DOI: 10.19969/j.fxcsxb.20121001
      摘要:该文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含苯扎氯铵的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测定方法。首先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剖析苯扎氯铵热分解产物的成分,确证了苯扎氯铵类化合物在气相进样口会分解产生α-氯甲苯。采用气液平衡的顶空进样方式,并通过优化顶空进样参数、色谱分离和质谱测定条件,建立了一种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新型分析方法。选择顶空平衡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 ℃和30 min,样品于顶空瓶中用8 mL水和1.0 g氯化钠分散,以HP-INNOWax色谱柱(60 m × 0.25 mm × 0.25 μm)分离,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α-氯甲苯在0.01~5.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对应的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方法检出限和定量下限分别为0.02 μg/g和0.05 μg/g,加标回收率为91.3%~9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5%~4.9%。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一性好,能有效解决现有方法假阳性干扰的问题,适用于各种化妆品中α-氯甲苯的准确测定。  
      关键词:α-氯甲苯;化妆品;苯扎氯铵;热降解;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S-GC-MS)   
      3
      |
      4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63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综述

    • 李露,杨金易,徐振林,王弘,雷红涛,孙远明,沈玉栋
      2021, 40(8): 1235-1245. DOI: 10.19969/j.fxcsxb.20123107
      摘要:纸基微流控技术(μPADs)是一种在微米尺度的纸基芯片上进行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的技术,具有材料便宜、制作简单、易回收、结构多样、试剂消耗少、环保可降解等特点,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领域具有实用价值。该文对纸芯片制备、流体操控及检测模式进行了介绍。首先阐述了纸芯片功能化改性方法及生物分子的固定方式,总结了经处理后的纸张制备为二维(2D)或三维(3D)纸芯片的方法;其次论述了流体在纸基材料上不完全浸湿和完全浸湿两个阶段的运输机理,综合分析了智能化流体操纵技术;最后介绍了可与纸基微流控平台联用的检测方法,并综述了纸基微流控装置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纸基微流控技术在食品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纸基微流控技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综述   
      4
      |
      4
      |
      2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8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 骆秋蓉,王诗琦,王路军
      2021, 40(8): 1246-1256. DOI: 10.19969/j.fxcsxb.20111901
      摘要:二维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材料,具有原子尺寸、机械强度优异、比表面积大、表面化学丰富以及物理、化学稳定性良好等特性,引起了分离科学领域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其中以石墨烯为典型代表。随着对石墨烯材料的广泛研究,相继发展了二维过渡金属硫化物(TMDs)、层状双氢氧化物(LDHs)、金属有机框架(MOFs)、共价有机骨架(COFs)、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或碳氮化物(MXene)、六方氮化硼(h-BN)等多种新兴二维材料。该文介绍并讨论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的特点及应用,重点介绍了二维材料及其量子点在膜分离、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毛细管电色谱等分离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此外,还探讨了二维材料在分离科学领域中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二维材料;量子点;分离科学   
      2
      |
      5
      |
      0
      <图文摘要>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1642572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2-1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