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18 37 10
    • 游雪娇,袁必锋,冯钰锜
      2018, 37(10): 1104-1118.
      摘要:迄今为止,在RNA分子中发现150多个转录后修饰。研究表明RNA中大量动态、可逆的修饰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能够参与真核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因此,了解RNA修饰的动态分布、机制、调控和功能可以扩展人们对生命体调控机制的深入认识和理解。破译RNA修饰的生物学功能主要依赖于对这些修饰的精确检测、定量和定位分析。近10年来,用于RNA修饰的分析方法得到显著发展,促使RNA修饰领域发生了巨大变革。该文总结了RNA修饰分析方法的原理、优点和缺点,并对RNA修饰研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RNA修饰;分析方法;质谱分析;测序分析   
      710
      |
      887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8287 false
      发布时间:
    • 孙欢欢,卿太平,步鸿昌,何晓晓,王柯敏
      2018, 37(10): 1119-1129.
      摘要:金属纳米簇作为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展现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物化性质,近年来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尤其在生物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文在介绍多种金属纳米簇的合成方法和光学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金属纳米簇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和肿瘤治疗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面临的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属纳米簇;生物医学应用;生物传感;生物成像;肿瘤治疗   
      822
      |
      782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6811 false
      发布时间:
    • 王玉娜,孟宪双,刘丽娟,白桦,马强
      2018, 37(10): 1130-1138.
      摘要:离子迁移谱是一种以气相离子在电场和气流共同作用下发生迁移时的淌度来表征化合物的技术。离子淌度质谱提供了新一维度的离子淌度分离和测量信息,除按照质荷比区分离子外,还可根据离子尺寸和形状进行分离。其与色谱技术联用,可获取包括保留时间、迁移时间、质荷比和响应强度在内的四维数据,在提高传统质谱数据准确性和特异性的同时,还可计算离子的碰撞横截面积,从而获得样品的结构信息。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淌度质谱技术在公共安全、毒品检测、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以及生物大分子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关键词:离子迁移谱;离子淌度质谱;综述   
      978
      |
      3
      |
      5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5737 false
      发布时间:
    • 林悦,刘倩,林振宇,江桂斌
      2018, 37(10): 1139-1146.
      摘要:有机纳米材料是指基于脂质、蛋白、多糖及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新型纳米材料。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有机纳米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农业、生物医药等行业中。虽然有机纳米材料独特的性质使其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但同时也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纳米粒子能够通过人类活动被排入环境中,并在生物体中不断累积。因此,有机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对其分析表征方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对有机纳米材料的分析主要包括样品处理、分离、表征、检测等步骤,其中主要涉及过滤、离心、电镜、色谱、光谱、质谱等技术。该文综述了目前有机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有机纳米材料(ONMs);分析方法;色谱;质谱;微塑料   
      954
      |
      805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5614 false
      发布时间:
    • 许敏,龙资,易小庆,娄筱叮,夏帆
      2018, 37(10): 1147-1157.
      摘要:光动力治疗(PDT)已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法之一。传统光敏剂由于存在选择性差、易光漂白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而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荧光分子(AIEgens),在光照条件下能产生活性氧,并能够将肿瘤细胞杀死,具有治疗癌症的功效。此外,AIEgens还具有易制备、荧光特性优异、生物相容性好以及被动靶向效应(EPR效应)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光动力治疗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具有潜在的医学应用价值。该文主要概括并讨论了近5年来AIEgens在光动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进行了展望。AIEgens将成为临床领域中有前途的光动力治疗材料,有望成为肿瘤患者的福音。  
      关键词:光动力治疗;光敏剂;聚集诱导发光   
      773
      |
      750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4075 false
      发布时间:
    • 彭坤,吴慧慧,李林,王启钦,于沛,江正瑾
      2018, 37(10): 1158-1165.
      摘要:新药研发、蛋白质组学分析、中药有效成分分析等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分析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样品通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色谱分析技术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作为色谱技术的核心,高效快速、高选择性的新型色谱柱开发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有机聚合物整体色谱柱因具有制备简单、通透性好、耐酸碱性能强、特别适合复杂样品的快速分离分析等优点,有望克服传统色谱分离介质的不足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分析对象越来越复杂,基于整体材料制备简单的特点,开发特殊功能化的新型整体色谱材料,成为分析科学及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者高度重视的方向之一。该文系统介绍了整体柱的发展史,并主要综述了有机聚合物整体色谱柱的发展及其功能化研究。  
      关键词:整体柱;有机聚合物;毛细管液相色谱;药物分析   
      961
      |
      808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4782 false
      发布时间:
    • 阮庆宇,邹芬香,王杨,林晓烨,张明霞,周雷激,杨朝勇,朱志
      2018, 37(10): 1166-1173.
      摘要:数字微流控技术是一种基于微电极阵列来实现离散液滴精确控制的新型液滴操纵技术。这种基于介电润湿现象实现的液滴电操纵体系,相比于传统微流控芯片具有自动化、可寻址、可动态配置、易集成等特点。该文介绍了数字微流控技术液滴驱动原理,总结了芯片的结构和常用的制作方法,举例阐述了现阶段该技术在生物分析化学领域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关键词:数字微流控;介电润湿;芯片上实验室;生物分析   
      750
      |
      778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3637 false
      发布时间:
    • 邹婷婷,徐振林,杨金易,王弘,孙远明,沈玉栋
      2018, 37(10): 1174-1181.
      摘要: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是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信息含量丰富、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无损检测等优点,在食品安全领域有很大的实际应用价值。该文介绍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的发展历程、增强机理、基底的分类与应用以及检测模式,综述了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在食品有害小分子物质、食源性致病菌、重金属污染和真菌毒素等方面快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综述   
      854
      |
      758
      |
      8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4353 false
      发布时间:
    • 孙磊,晏菲,周璘,苏彬
      2018, 37(10): 1182-1191.
      摘要:氧化铟锡(ITO)薄膜电极具有良好的物理(导电性高、透光性好)和化学性能,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可进一步拓展其在电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该文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ITO薄膜电极的制备和清洗方法,总结了ITO薄膜电极的表面修饰方法,着重介绍了应用较多的化学吸附、硅烷化、电化学接枝3类方法,并简要评述了ITO薄膜电极表面修饰方法面临的挑战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ITO电极;表面修饰;化学吸附;硅烷化;电接枝   
      766
      |
      688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3387 false
      发布时间:
    • 吴丽倩,宋红杰,吕弋
      2018, 37(10): 1192-1198.
      摘要: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腐蚀性气体,是广泛存在的环境污染物之一。H2S为剧毒性气体,且易挥发,严重损伤人的呼吸系统,甚至神经系统和心脏器官。因此,实现H2S气体的快速、高灵敏及实时检测对于工业生产、公共安全、环境监测和医疗健康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对近5年来电量型和光学型两类H2S气体传感器在传感技术和传感材料上取得的重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两类传感器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硫化氢;电量型气体传感器;光学气体传感器;综述   
      775
      |
      809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3304 false
      发布时间:
    • 蔡忆,于永亮
      2018, 37(10): 1199-1204.
      摘要:微等离子体是被限制在一个有限空间范围内的等离子体,其作为一种新型激发源具有能耗低、体积小、价格低等优点,在发射光谱仪器的微型化发展中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基于微等离子体激发源构建的发射光谱(OES)系统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新应用。目前,微等离子体OES系统不仅能够直接测定气相或液体中的分析物,还可与气相色谱(GC)、化学蒸气发生(CVG)、电热蒸发(ETV)、微电渗析(μED)、毛细管电泳(CE)等多种技术联用,极大地扩展了该系统的应用范围。而提高微等离子体本身的激发能力,选择合适的进样方式,有望使微等离子体OES系统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相关仪器设备的开发将为痕量元素的现场分析提供可靠的手段。  
      关键词:微等离子体;激发源;发射光谱;小型化;痕量分析;综述   
      648
      |
      679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699838 false
      发布时间:
    • 陈方圆,苏华,王伟
      2018, 37(10): 1205-1211.
      摘要:荧光闪烁现象是指单个荧光生色团在稳定的激发光照射下,其荧光发射具有出乎意料的间歇性,即荧光强度在“亮态”和“暗态”之间随机、显著、频繁转换。这一现象首先在有机荧光分子、荧光蛋白和半导体量子点中被发现,随后的研究表明其在多种类型的荧光纳米材料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荧光闪烁现象极大地促进了人们对分子与半导体光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为荧光材料在生物传感与成像、光电器件等领域的深入应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该文简要描述了荧光闪烁现象的主要特征和研究现状,系统介绍了其光物理机制。通过对几类典型材料荧光闪烁特性的综述,着重讨论了其在多个应用领域中的利与弊,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单颗粒分析;荧光闪烁;半导体量子点;荧光成像;综述   
      782
      |
      716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3240 false
      发布时间:
    • 邵文亚,梁玉,梁振,张丽华,张玉奎
      2018, 37(10): 1212-1216.
      摘要:蛋白质的糖基化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但其丰度通常较低,糖基化蛋白质酶解肽段中仅有2%~5%为糖基化肽段,因此,为实现糖基化蛋白质组的深度覆盖分析,对糖基化蛋白质/肽段进行富集是非常必要的。该文对糖基化蛋白质组样品不同富集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N 糖基化蛋白质组学富集策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糖蛋白质组学;N 糖基化;糖肽;糖蛋白;富集   
      680
      |
      637
      |
      4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3081 false
      发布时间:
    • 史铠,雷春阳,聂舟
      2018, 37(10): 1217-1220.
      摘要:CRISPR/Cas是大多数细菌及古细菌基于RNA的后天免疫系统。由CRISPR/Cas系统改造而成的CRISPR/Cas技术已成为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广泛应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基因修饰与治疗。除了作为基因编辑工具,Ⅱ类Cas蛋白具有的“附属切割”特性,已被开发成一种快速、低成本且高灵敏的核酸检测工具,在核酸分子诊断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该文总结了3种Ⅱ类Cas蛋白在核酸检测领域的代表性研究进展,并对CRISPR/Cas系统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CRISPR;Cas蛋白;特异性识别;附属切割;核酸检测   
      844
      |
      701
      |
      3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2923 false
      发布时间:
    • 张新忠,陈宗懋,赵梅勤,姚月凤,绳慧珊,王新茹,周利,罗逢健
      2018, 37(10): 1221-1229.
      摘要:建立了莲藕、莲叶、莲子肉、莲子壳、田泥和田水中12种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固体样品采用乙腈-水混合提取,氯化钠盐析后离心,分取乙腈提取液过PestiCarb固相萃取柱净化洗脱,水样采用C18固相萃取柱直接富集净化洗脱,洗脱液浓缩定容后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基质外标法定量,并对12种农药的质谱裂解、基质效应进行了探讨。12种农药在0005(0010)~2500 mg/L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7;在低、中、高加标浓度下,莲叶、莲藕、莲子肉和莲子壳中12种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AR)为756%~11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51%;田泥中除咪鲜胺之外,其余化合物的AR为646%~104%,RSD为09%~95%;田水中除噻虫胺在低浓度、咪鲜胺和茚虫威在中、高加标浓度下的AR<70%外,其余化合物的AR为712%~101%,RSD为09%~169%。除田水中噻虫胺外,其余方法定量下限均不大于001 mg/kg和01 μg/L。采用该法进行了莲藕田撒施10%异草松·异丙甲草胺·扑草净颗粒剂后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效成分剂量630 g ai/ha和945 g ai/ha施用1次后,异草松和异丙甲草胺在莲藕、莲子和莲叶中均无残留,扑草净在莲藕、莲子壳、莲子肉和莲叶样品中的残留量分别不超过0022、0166、0012、0181 mg/kg。  
      关键词:农药多残留分析;超高效液相色-串联质谱法(UPLC-MS/MS);莲藕;莲子   
      871
      |
      789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1691 false
      发布时间:
    • 赵凤姣,千佳丽,孙圆圆,王兆彦,周雷
      2018, 37(10): 1230-1237.
      摘要:以乌头酸为前驱体,组合掺杂试剂乙二胺和尿素,以水热法和微波法分别制得4种光学性质优良的荧光碳点。荧光光谱显示,所制得的碳点中3种发射蓝色荧光,1种发射黄色荧光。实验选定蓝色荧光碳点中量子产率最高的AA&EDA-HT-CDs(绝对量子产率57%)和黄色荧光碳点AA&Urea-MW-CDs(绝对量子产率44%)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径分布、元素组成以及表面基团等进行了表征。进一步研究了AA&EDA-HT-CDs和AA&Urea-MW-CDs对金属离子的响应特性和细胞毒性,并将其成功用于细胞成像。  
      关键词:乌头酸;碳点;波长调控;荧光传感;细胞成像   
      729
      |
      735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1018 false
      发布时间:
    • 梁维新,刘宁,郭鹏然,严冬
      2018, 37(10): 1238-1243.
      摘要:建立了超声辅助提取/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SP-ICP-MS)测定防晒化妆品中纳米TiO2的方法。考察了停留时间、纳米粒子数量及浓度等分析条件,确定了防晒化妆品中纳米TiO2的最佳萃取条件以及测定方法,对比了不同萃取溶剂对防晒霜中纳米TiO2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在采用01% Tritonx-100(Tx-100)以及5%乙醇作为萃取剂超声辅助提取,测定停留时间为3 ms,待测样品中纳米颗粒的数量浓度低于4×107 个/mL条件下,该法可准确测定防晒化妆品中的纳米TiO2,对防晒化妆品中纳米TiO2的数量浓度检出限(LODconc)为1×104 个/mL,纳米颗粒粒度检出限(LODsize)为35 nm。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高、准确性良好,可同时对防晒化妆品中TiO2进行浓度测定及粒度分布表征。  
      关键词:单颗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超声辅助提取;纳米TiO2;防晒化妆品   
      754
      |
      700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0797 false
      发布时间:
    • 李函珂,张青,黄宁珊,周懿琦,林捷聪,林绍鹏,田勇,蚁乐洲,刘崇华,黄理纳
      2018, 37(10): 1244-1250.
      摘要:建立了测定玩具中双酚A迁移量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改进了欧盟玩具安全标准EN 71-10:2005以水为模拟液的迁移条件,提出了迁移后模拟液经混合纤维素酯(MCE)过滤器过滤后直接由HPLC-MS/MS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材质针式过滤器对双酚A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酰胺(PA、尼龙66)和聚醚砜(PES)过滤器会导致双酚A大量损失,而MCE过滤器对双酚A的回收率最高(>90%)。该方法在2~100 μ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大于0999,方法检出限(LOD)为030~052 μg·L-1,定量下限(LOQ)为100~172 μg·L-1,加标回收率为965%~106%,相对标准偏差(RSD,n=7)为20%~86%。该法可满足欧盟指令(EU)2017/898中双酚A迁移限量(004 mg· L-1)的要求,且避免了因过滤器选择不当导致的双酚A损失,具有较好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双酚A;迁移量;玩具;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   
      752
      |
      737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2137 false
      发布时间:
    • 宋瑱,范高超,战书函,马艺慧,罗细亮
      2018, 37(10): 1251-1257.
      摘要:该文以聚苯乙烯微球为模板,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金纳米颗粒(AuNPs)掺杂的三维多孔聚3,4 乙烯二氧噻吩(PEDOT)纳米材料,该材料对亚硝酸盐的氧化展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这是由于其独特的三维(3D)纳米多孔结构可以掺杂更多的AuNPs,从而提供大量的活性位点用于亚硝酸盐的催化。此外,3D孔状结构还可促进亚硝酸盐离子的扩散从而加快电子的传递。所构建的传感器用于亚硝酸盐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02~2 200 μmol/L,检出限为70 nmol/L。该传感器展现出优异的选择性、长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重现性,用于实际样品检测,与标准方法的测试结果一致。  
      关键词:纳米多孔结构;导电聚合物;聚3,4 乙烯二氧噻吩(PEDOT);金纳米颗粒;亚硝酸盐传感器;电聚合   
      818
      |
      1747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1785 false
      发布时间:
    • 陆可钰,孔令灿,潘红阳,朱松
      2018, 37(10): 1258-1263.
      摘要:在温和条件下以D 青霉胺为配体,通过一步法制备出水溶性的具有红色荧光的铜银纳米簇(Cu-AgNCs),并对其形貌、结构、荧光性能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备得到的纳米簇的量子产率可达96%;在279~355 K温度范围内,该纳米簇的荧光强度与温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弱。此外,细胞毒性噻唑蓝(MTT)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Cu-AgNCs显示出低毒性和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它们可以渗透大肠杆菌进行细胞成像。采用共聚焦荧光成像方法在293~313 K的生理温度范围内进行细菌体内温度测量,结果表明,制备的Cu-AgNCs有望作为光致发光温度计和生物传感器应用于荧光成像等领域。  
      关键词:铜银纳米簇;温度响应;大肠杆菌;荧光成像   
      752
      |
      724
      |
      2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1528 false
      发布时间:
    • 沙云菲,谢雯燕,王昊阳
      2018, 37(10): 1264-1268.
      摘要:运用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实时直接分析(DART)离子化条件下的多种背景离子进行研究和表征,追溯了这些信号可能的来源。研究表明:背景离子主要在阳离子条件下产生,且主要来自实验室环境中微量的增塑剂和聚二甲基硅氧烷,其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可能来自泵油挥发。了解和掌握这些背景离子有助于利用DART技术开展研究和测试方面的工作:①这些背景信号较弱,在DART的样品分析时不会产生显著干扰。可在不额外加入内标化合物的情况下,考察高分辨质谱质量轴的稳定性和准确度。②了解这些背景离子有助于DART质谱分析复杂体系时避免误判。  
      关键词:实时直接分析(DART);高分辨质谱;背景离子   
      688
      |
      679
      |
      4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0761 false
      发布时间:
    • 任娟,马媛,李树奇,孔祥蕾
      2018, 37(10): 1269-1273.
      摘要:通过电喷雾电离的方法,结合质谱-红外解离光谱技术对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团簇离子的红外解离光谱手性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应的团簇离子在2 700~3 600 cm-1 的红外解离光谱。实验结果显示,苯丙氨酸取代的丝氨酸八聚体团簇离子均存在明显的同手性优势。通过比较相应红外解离光谱图的差异或在特定波长处的红外解离质谱均可实现苯丙氨酸单元的手性区分。  
      关键词:电喷雾电离;红外解离光谱;手性区分;苯丙氨酸;丝氨酸八聚体   
      674
      |
      683
      |
      1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0062 false
      发布时间:
    • 刘凯,史亚利,蔡亚岐,何绪文
      2018, 37(10): 1274-1278.
      摘要:建立了测定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样品中5种卤代甲基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方法。通过对萃取溶剂、提取方式和萃取次数等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溶剂为甲醇-水(体积比1∶1)混合溶液,摇床振荡提取1 h,萃取1次。在该条件下对一氯甲基磺酸(Cl-MSA)、二氯甲基磺酸(Cl2-MSA)、三氯甲基磺酸(Cl3-MSA)、一溴甲基磺酸(Br-MSA)和三氟甲基磺酸(F3-MSA)的萃取效率分别为(484±28)%、(683±09)%、(810±48)%、(380±11)%和(991±12)%。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50 μg·kg-1,相关系数(r)大于0991,各化合物的检出限(S/N=3)为0003~0018 μg·kg-1,定量下限为 0010~0059 μg·kg-1 ;对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738%~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3%~125%,可满足污泥样品中痕量卤代甲基磺酸的分析需求。  
      关键词:卤代甲基磺酸;污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690
      |
      713
      |
      0
      <HTML>
      <网络PDF><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4700014 false
      发布时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