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栏目介绍
收录情况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作者服务
投稿须知
投稿模板
下载中心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英文网站
最新刊期
2010
年
第
卷
10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鱼肉中喹诺酮、磺胺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厉文辉,史亚利,高立红,刘杰民,蔡亚岐
2010(10): 987-992.
摘要: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ASE)-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鱼肉中22种抗生素药物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ASE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净化后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分析。对ASE的萃取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XTerraMSC18柱对药物进行分离,以甲醇-乙腈(体积比1∶1)为色谱流动相A,以0.3%(体积分数)甲酸水溶液(含0.1%甲酸铵,pH=2.9)为流动相B。22种喹诺酮、磺胺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在加标水平为20、100μg/L时的回收率分别为72%~120%与66%~114%,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1.9%~16%与0.7%~10%,方法的检出限为0.02~0.6μg/kg。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方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可满足同时对鱼肉样品中多种喹诺酮、磺胺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喹诺酮;磺胺;大环内酯;鱼肉
2
|
1027
|
3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41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其性能评价
张玉,陈恒军,钱国良,胡白石,刘凤权
2010(10): 993-998.
摘要:以克百威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得到模板和功能单体的最佳配比为n(carbofuran)∶n(MAA)=1∶6。印迹聚合物的红外光谱测定结果表明,聚合物中存在与模板分子相互作用的特征基团;从印迹聚合物的扫描电镜图观察到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与空白聚合物(NIP)的表面形态不同,可推论MIP存在与模板分子相互识别的结合位点。通过静态平衡结合法研究了模板分子聚合物的吸附能力、结合动力学和选择特性。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印迹聚合物对克百威具有较强的吸附特性和很好的专一选择性,3h后基本达到最大吸附量。采用固相萃取柱预处理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自来水中10、50、100mg/L克百威的加标回收率为94%~117%,相对标准偏差(n=3)为2.5%~4.7%。
关键词:克百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吸附性能
2
|
417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625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蒿甲醚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还原
周群,段德良,王光灿,王庆忠,曹秋娥,丁中涛
2010(10): 999-1004.
摘要:研制了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修饰玻碳电极。用交流阻抗谱法(EIS)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电极膜性能,应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蒿甲醚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SWCNTs修饰电极对蒿甲醚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还原反应为双电子过程,电极反应的扩散系数及速率常数分别为6·67×10-4cm2·s-1及8·54×10-2mol·L-1·s-1。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还原峰的峰电位位于-0·85V,其峰电流与蒿甲醚浓度在6·71×10-7
2
·45×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检出限达4·02×10-7mol·L-1,相对标准偏差(n=10)为4·2%,可用于蒿甲醚样品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化学修饰电极;蒿甲醚;循环伏安法;电催化还原
2
|
12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580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探测人正常与慢性淋巴白血病外周血B淋巴细胞
王秋兰,卢育洪,李盛璞,龚超群,蔡继业
2010(10): 1005-1010.
摘要: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结合磁珠分选的方法进一步纯化得到正常B淋巴细胞,探索了正常和肿瘤B淋巴细胞之间的差异。通过应用具有高分辨率的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正常人和慢性淋巴白血病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进行成像,并对这两种B淋巴细胞的高度、直径、体积及膜表面的颗粒平均高度、平均粗糙度和颗粒分布进行测量,对比观察两组细胞膜表面宏观和纳米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慢性淋巴白血病B淋巴细胞比正常的B淋巴细胞高大,细胞膜表面颗粒更大且细胞膜粗糙。此外,对这两组淋巴细胞进行了机械性质方面的测量和统计,结果发现慢性淋巴白血病B淋巴细胞粘附力(524.1±160.0)pN比正常B淋巴细胞粘附力(1091±260)pN约小1倍,且癌变的B淋巴细胞硬度明显比正常的小。当正常细胞癌变时,细胞的形貌、超微结构及骨架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实验证明应用AFM可在形态学和机械性质上明显区别正常和慢性淋巴白血病B淋巴细胞,为临床诊断慢性淋巴白血病提供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慢性淋巴白血病;B淋巴细胞;形貌;原子力显微镜(AFM)
2
|
27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5883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辐照降解茯苓多糖效应研究
龚志华,陈美丽,肖文军
2010(10): 1011-1016.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水溶性糖含量检测、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等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不同剂量
60
Co辐照处理对茯苓多糖的降解效应。结果表明,茯苓经辐照后,微观结构上颗粒变小、形状不规则,1000kGy和1200kGy处理出现平整切口;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大,水溶性总糖、水溶性茯苓多糖增加,且1000kGy效应最显著;紫外光谱检测结果显示,1000kGy和1200kGy辐照处理有羰基生成;红外检测结果显示,800、1000、1200kGy辐照处理后羰基均明显增加,且1000kGy和1200kGy处理间的差异不明显;说明辐照茯苓后,茯苓多糖可有效裂解为以羰基类化合物为主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物质,并呈剂量关系。
关键词:茯苓;茯苓多糖;辐照降解;茯苓水溶性多糖
2
|
38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6134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研究简报
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快速筛查蔬菜中188种农药残留
孙碧霞,郭德华,丁卓平,冀峰,董吉川,姚劲挺
2010(10): 1017-1024.
摘要:建立了蔬菜中188种农药多残留的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MS-IT-TOF)检测方法。样品以乙酸-乙腈(1∶99)提取,旋转蒸发近干后经活性炭和N-丙基乙二胺(PSA)复合固相萃取柱(CarbonGCB/PSASPE)净化,乙腈-甲苯(3∶1)洗脱,氮吹至干,甲醇定容后上机测定。除啶虫脒、联苯三唑醇、速灭磷的线性范围为10~250μg/L外,其余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5~25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87,检出限为0.02~5.50μg/kg。在西兰花空白基质中进行5、10μg/kg两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8%~105%、26%~13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8%~30.1%、2.8%~22.8%。
关键词:液相色谱-离子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多农药残留;蔬菜
2
|
528
|
1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3660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联用对汗液基质中4种芳香胺的同时测定
代喜斌,李海燕
2010(10): 1025-1029.
摘要:采用纤维膜三相液相微萃取(HF-LLLME)技术,对汗液基质中的苯胺、邻甲苯胺、对氯苯胺、对硝基苯胺进行了分离富集。以正辛醇为有机相,在供体相pH为9.0,NaCl质量浓度为200g/L,接收相pH为1.0,萃取时间为60min的条件下,4种芳香胺的富集倍数为410~1250倍。将接收相直接进行毛细管电泳(CE)测定,样品相中4种芳香胺的质量浓度在10~100μg/L范围内与电泳峰面积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4种芳香胺的检出限为1~10μg/L。运用该法对偶氮染料汗液环境下光致降解过程中产生的苯胺进行测定,回收率为91%~93%,结果满意。
关键词:三相液相微萃取;毛细管电泳;芳香胺;偶氮染料
2
|
276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373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80种农药残留
曹赵云,牟仁祥,应兴华,林晓燕,陈铭学
2010(10): 1030-1035.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蔬菜、水果中有机磷类、酰胺类、氨基甲酸酯类等80种农药残留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PSA)和C18填料分散固相萃取净化,C18柱分离后,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下,于三重四极杆质谱仪,动态多反应监测方式测定。结果表明:80种农药的线性范围均超过3个数量级,且r≥0.99;对6种蔬菜、水果样品分别进行0.01、0.05mg/kg2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n=5),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64%~118%和72~108%;RSD分别为3.7%~29.1%和3.4%~27.9%;80种农药的方法检出限(S/N=3)为0.02~3μg/kg。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蔬菜、水果中该80种农药的同时分析。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农药残留;蔬菜;水果
3
|
571
|
1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5946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食品中的邻苯二甲酸酯
卢春山,李玮,屠海云,周敏,韩里明
2010(10): 1036-1040.
摘要:建立了食品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净化/GC-MS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类食品的提取、净化方法,对检测的色谱条件进行优化,并通过基质加标校准曲线补偿邻苯二甲酸酯的基体效应。研究表明,净化后食品萃取液的基质去除率达到80%;15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方法线性范围为1~800μg/kg,相关系数大于0.998;加标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84%~115%,RSD(n=6)为5.3%~9.4%。含油脂食品的检出限为0.50~3.20μg/kg;不含油脂食品和液体食品的检出限为0.02~0.50μg/kg。该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溶剂用量小、净化效果好,可用于不同种类食品中1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的测定。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固相萃取;基体效应;食品;气相色谱-质谱
2
|
2008
|
3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718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茶叶中9种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的前处理方法研究
冯洁,汤桦,陈大舟,吴雪,孙正君,李红梅,李蕾
2010(10): 1041-1047.
摘要:建立了一种简便准确的前处理方法用于茶叶中5种有机氯农药和4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测定。对索氏提取、超声提取、加速溶剂萃取和振荡提取4种提取方法的参数条件进行优化和对比,并对前处理的净化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丙酮-正己烷(7∶3,体积比)溶液振荡提取串联Envi-Carb和LC-AliminaN小柱净化后,经丙酮-正己烷(1∶9)溶液洗脱,浓缩后用GC-MS法测定。茶叶样品中9种农药的加标回收率(n=6)为82%~108%,相对标准偏差为1.2%~4.5%,方法的检出限(以3倍信噪比计)为0.46~12.13ng/g。
关键词:前处理方法;有机氯;拟除虫菊酯;GC-MS;茶叶
4
|
532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726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牛肉中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
刘琪,孙雷,张骊
2010(10): 1048-1052.
摘要:建立了牛肉组织中胺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氰戊菊酯、氟氯苯氰菊酯、氯菊酯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吹干提取液,用正己烷溶解,氟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经BEHC18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的甲醇溶液和0.1%乙酸铵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电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标准溶液在10~1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2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为5μg/kg,定量下限为10μg/kg;7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在10~50μg/kg添加水平内的回收率为81%~116%,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5%。该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定性准确等优点,能满足食品安全检测有关法规的要求。
关键词: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拟除虫菊酯;残留;牛肉
4
|
549
|
1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62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应用IC-ICP-MS测定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的溴酸盐、碘酸盐及亚硒酸盐
郭军辉,殷月芬,崔维刚,张习志,杨东方,王小如
2010(10): 1053-1057.
摘要:建立了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IC-ICP-MS)测定溴酸盐、碘酸盐及亚硒酸盐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对0~1000μg/kg范围内BrO3-、IO3-、SeO23-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0.9999),检出限分别为0.05、0.08、8.15μg/kg;加标回收率为78%~105%;选取经过前处理的BrO3-、IO3-、SeO32-含量分别为85.14、7.20、55.15μg/kg的样品,连续测试7次,其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5%、1.8%、2.3%。利用该方法初步测定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3种离子形态的含量。结果显示,胶州湾所选8个站位中均检出了3种离子,其中BrO3-含量最高,达2755.58μg/kg,SeO32-次之,IO3-含量最低;BrO3-和SeO23-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递增的趋势,离岸低,近岸高,IO3-则呈由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的趋势。该方法具有杂质干扰小、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适用于沉积物中BrO3-、IO3-以及SeO32-的定性定量分析。
关键词:离子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溴酸盐;碘酸盐;亚硒酸盐
2
|
28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397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利用花青染料转化DNA杂交信号的研究
周桂萍
2010(10): 1058-1062.
摘要:基于花青染料3-乙基-2-[7-(3-乙基-2-苯并噻唑啉)-1,3,5-庚三烯]碘化苯并噻唑与DNA杂交双链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将DNA的杂交信号转化为染料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信号。实验结果表明,与DNA杂交双链结合后,该染料在760nm处产生强吸收峰,吸光度数值及其稳定性受杂交链长度和体系温度的影响。在25℃条件下,采用24-mer探针,可以检测mg·mL-1数量级的互补DNA链,比DNA自身杂交信号灵敏度提高两个数量级。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利用该染料还可识别短链DNA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其它DNA片段的检测以及单核苷酸多态性的识别方法相比,该方法更为简便迅速,在临床诊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花青染料;DNA;杂交;可见分光光度法;单核苷酸多态性
2
|
100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826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高速逆流色谱法对当归中石油醚萃取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
谢贵香,王兵,梁逸曾,杨朝晖
2010(10): 1063-1067.
摘要: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对当归石油醚萃取部位中4个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选择Arizona溶剂体系作为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的溶剂系统,经过实验条件优化,确定最佳溶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体积比6∶0.6∶3∶1)。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时,采用有机相(上相)为固定相,水相(下相)为流动相,正相洗脱,流速为2mL/min,转速为900r/min,检测波长为254nm。当归石油醚萃取部位中的4种化学成分获得较好分离,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其纯度分别为78.5%、93.2%、98.9%、88.7%。通过1HNMR、IR和质谱分析,鉴别出其中1种化合物为藁本内酯。
关键词:当归;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石油醚萃取
2
|
516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670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荔枝中抑霉唑和嘧霉胺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
王玉健,黄惠玲,汪春光,蔡伟凯,刘红专,卓海华
2010(10): 1068-1072.
摘要: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荔枝中抑霉唑和嘧霉胺的方法,对提取试剂、流动相、质谱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抑霉唑和嘧霉胺可能的断裂机理进行了推测。待测样品直接用乙腈提取,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抑霉唑、嘧霉胺的质量浓度在1.00~2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方法的检出限为0.005mg/kg;添加水平为0.005、0.010、0.020mg/kg时抑霉唑和嘧霉胺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1%~96%和83%~9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5%~8.4%和9.5%~11.1%。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荔枝中抑霉唑和嘧霉胺残留量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关键词:抑霉唑;嘧霉胺;荔枝;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2
|
275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691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酶解前后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及活性比较
张语迟,刘春明,刘志强,吴桂梅,李赛男
2010(10): 1073-1077.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联用技术,对罗布麻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酶解产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罗布麻叶所含黄酮成分极性较大,包含白麻苷、芦丁、山萘酚-3-O-β-D-芸香糖苷、异槲皮素、扁蓄苷和乙酰化金丝桃苷。罗布麻叶黄酮类成分经过β-葡萄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混合酶液酶解后发生水解,水解产物包括金丝桃苷、异槲皮素、乙酰化金丝桃苷、三叶豆苷、紫云英苷、槲皮素和山萘酚。将酶解前后各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峰面积进行比对,证明白麻苷、山萘酚-3-O-芸香糖苷和扁蓄苷为酶解前罗布麻叶主要成分,金丝桃苷、异槲皮素、扁蓄苷、槲皮素和山萘酚为酶解后的主要成分。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酶解后3个剂量组的细胞相对增殖率较酶解前分别提升了14.61%、22.48%和20.22%。因此,通过β-葡萄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混合酶液酶解可以有效地将罗布麻叶黄酮苷转化为对应的黄酮苷元及疏水性的黄酮苷,大大提高了罗布麻叶黄酮提取物的抗抑郁活性。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罗布麻叶;β-葡萄糖苷酶;α-鼠李糖苷酶;抗抑郁
2
|
843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761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尿样中神经性毒剂代谢产物的HPLC/Q-TOFMS/MS检测方法研究
于惠兰,裴承新,胡真,周世坤,赵冲林,王莹
2010(10): 1078-1082.
摘要:建立了尿样中甲基膦酸单乙酯(EMPA)、甲基膦酸单异丙酯(IMPA)、甲基膦酸频哪基酯(PMPA)3种神经性毒剂代谢产物的HPLC/Q-TOFMS/MS检测方法。以StrataSi-1型固相萃取小柱对尿样中的3种神经性毒剂代谢产物进行分离,HPLC/Q-TOFESIMS/MS进行测定,内标法定量。该方法对EMPA、IMPA、PMPA的线性范围均为5~320μg/L,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74;EMPA、IMPA、PMPA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7%、98%、81%;检出限(S/N≥3)均为0.1μg/L,定量下限(S/N≥10)均为1μg/L。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禁化武组织(OPCW)首次生物医学样品分析演练未知尿样的检测,结果满意。
关键词:尿样;神经毒剂;代谢产物;HPLC/Q-TOFMS/MS
3
|
14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677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聚氯乙烯(PVC)管材中氯乙烯单体的溶解沉淀-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
余胜兵,朱炳辉,许瑛华,戴光伟,钟秀华
2010(10): 1083-1086.
摘要:建立了聚氯乙烯(PVC)管材中氯乙烯单体的溶解沉淀-顶空-气相色谱法。选择HP-Wax毛细管柱为分离色谱柱,4mL含水量为37.5%(体积分数)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溶液溶解PVC管材,在75℃平衡35min的条件下顶空进样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氯乙烯在0.025~2.5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3。以3倍信噪比计算,该方法的检出限为4.75μg/L。对样品加标测定6次,加标回收率为90%~9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6.0%。该方法比常规的顶空进样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近9倍,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好等优点,适合于PVC管材中氯乙烯单体的检测。
关键词:溶解沉淀;顶空;毛细管色谱柱;氯乙烯
3
|
24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7407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实验技术
快速溶剂萃取-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
游辉,于辉,武彦文,陈舜琮
2010(10): 1087-1090.
摘要:建立了同时测定牛肉中5种磺胺类药物残留量的快速溶剂萃取-基质固相分散-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优化样品处理条件,确定选取1.0g牛肉样品与3.0g弗罗里硅土混合,以乙腈为萃取剂在120℃、10MPa条件下用快速溶剂萃取仪提取样品中的磺胺。采用UltimateX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分离,乙腈-3%乙酸溶液(体积比25∶7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为30℃,在紫外检测波长268nm条件下进样10μL。5种磺胺类药物在0.5~10.0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检出限为0.011~0.030mg/kg,加标回收率为89%~109%,相对标准偏差(n=5)为0.5%~4.3%。
关键词:磺胺;基质固相分散;快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
2
|
452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7339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HPLC-ELSD法测定蛹虫草中6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王雅玲,代玲玲,马堃,赵轶男,李婷婷,孙力军
2010(10): 1091-1094.
摘要: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直接测定6种未衍生游离氨基酸(脯氨酸Pro、缬氨酸Val、蛋氨酸Met、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含量的分析方法。采用VenusilMP-C18色谱柱,以甲醇和水为流动相进行线性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漂移管温度40℃,氮气流速2.5L·min-1;优化了流动相的洗脱条件。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下,6种氨基酸峰面积的对数值与氨基酸质量浓度的对数值呈良好线性,检出限为10.0
1
5.0mg·mL-1,方法精密度及稳定性良好。采用该法对微波法提取的蛹虫草子实体中的氨基酸进行测定,待检蛹虫草样本中不含缬氨酸(Val),其余5种氨基酸的总量为16.00mg/g,约占蛹虫草总质量的1.60%,其中脯氨酸(Pro)(占0.72%)和苯氨酸(Phe)(占0.56%)的含量较高。已检出的5种Pro、Met、Ile、Leu、Phe含量分别为7.20、0.88、0.69、1.65、5.58mg/g。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微波提取;蛹虫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2
|
655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8195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动物源食品中6种甲状腺抑制剂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
孙雷,张骊,徐倩,汪霞,徐士新
2010(10): 1095-1097.
摘要:建立了动物源食品中2-硫脲嘧啶、6-甲基-2-硫脲嘧啶、6-丙基-2-硫脲嘧啶、6-苯基-2-硫脲嘧啶、2-巯基-1-甲基咪唑和2-巯基苯并咪唑6种甲状腺抑制剂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以BEHC18柱(50mm×2.1mm,1.7μm)为色谱柱,乙腈(含0.1%甲酸)-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30℃,流速为0.3mL/min,进样量为10μL。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结果表明:6种药物在5~5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方法检出限为2μg/kg,定量下限为5μg/kg;在10、25、100μg/kg3个添加水平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60%~107%,批内、批间RSD均小于16%。
关键词:动物源食品;甲状腺抑制剂;残留;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2
|
9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782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正交法优化前处理-气相色谱测定菠萝罐头中的二溴乙烷残留量
辛明,吴玉杰,刘小玲
2010(10): 1098-1101.
摘要:建立了蒸馏-气相色谱测定菠萝罐头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方法。采用正交法优化正己烷-丙酮混合提取液的配比及盐添加量。回收率结果表明,影响提取效果的因素依次为蒸馏溶剂体积比>无水硫酸钠添加量>蒸馏水添加量。最佳蒸馏提取条件为:无水硫酸钠添加量20g,蒸馏水添加量150mL,蒸馏溶剂为正己烷-丙酮(2∶1)。方法检出限为0.5μg/kg;在0.5、1.0、5.0、10μg/kg4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9%~106%;相对标准偏差为3.1%~7.0%。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菠萝等水果罐头中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测定。
关键词:正交法;二溴乙烷;残留量;气相色谱;菠萝罐头
2
|
19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8141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综述
微波辅助萃取/样品前处理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
孔娜,邹小兵,黄锐,陶进转,魏欣旸
2010(10): 1102-1108.
摘要:微波辅助萃取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随着微波辅助萃取的发展和成熟,它与其它样品前处理技术的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与传统前处理方法相比,这些联用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操作简便、节省溶剂、选择性好、应用范围广的特点。该文综述了微波辅助萃取及其与其它样品前处理技术联用的特点及适用性,并对近年来微波辅助萃取与其它前处理方法联用的发展概况及在分析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总结。
关键词:微波辅助萃取;样品前处理;联用
2
|
1182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66988 false
发布时间:2023-07-14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