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栏目介绍
收录情况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模板
出版伦理
开放获取声明
同行评审过程
版权和许可信息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栏目介绍
收录情况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模板
出版伦理
开放获取声明
同行评审过程
版权和许可信息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最新刊期
2008
年
第
9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报告
发夹结构DNA探针用于检测白血病PML/RARA融合基因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魏娜, 陈敬华, 王昆, 李光文, 罗红斌, 蔡婉婷, 林新华
2008(9): 907-910.
摘要: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PML/RARA(promyelocytic leuke-mia/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一种新型发夹结构DNA电化学探针,并将此探针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采用自行合成的硝基吖啶酮(NAD)作杂交指示剂,应用循环伏安法与差分脉冲伏安法实现了对人工合成的APL PML/RARA融合基因的检测,同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7.0Tris-HCl缓冲液中,杂交前后NAD氧化峰电流差值与靶标链浓度在2.0×10-8
1
.0×10-7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mol.L-1。  
关键词:发夹结构DNA探针;PML/RARA融合基因;电化学传感器
0
|
340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29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来自海洋放线菌N331抗菌化合物SR-B的核磁共振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林亲雄, 刘云, 奚涛
2008(9): 911-915.
摘要:从分离筛选的海洋放线菌N331的发酵液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无色结晶抗菌化合物SR-B,通过对其质谱、多种核磁共振谱的结构信息进行分析,鉴定其分子结构。结果表明化合物SR-B的分子式为C22H27O7N3S,确定为灰绿霉素(griseoviridin)。分析并获得了灰绿霉素较完整的核磁共振谱信息,并首次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得到灰绿霉素。  
关键词:海洋放线菌;核磁共振谱;结构分析;灰绿霉素
0
|
22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06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磁性ODS微粒的制备及其对污水中激素的富集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柳亚玲, 贾丽, 徐卉
2008(9): 916-920.
摘要:以甲苯为分散体系,以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为Fe3O4磁性粒子表面修饰剂,通过硅烷化法制备了分散性良好、表面带有—(CH2)17CH3活性官能团、平均几何粒径7.5μm、比表面积26.7 m2/g的磁性十八烷基(ODS)微粒。该磁粒经活化后可吸附疏水性的物质,用甲醇将所吸附的物质洗脱下来进行检测分析,即可以应用于环境中痕量疏水性物质的检测。该文将所制备的磁性ODS微粒应用于污水中雌性激素的提取富集,平均提取效率为23.0%
9
1.6%。处理后的样品用扫集胶束电动色谱技术(Sweeping MEKC)进行检测。应用该法成功地检测了污水中的痕量雌酮和雌三醇,其质量浓度分别为(5.60±0.08)μg/L和(5.24±0.06)μg/L。研究结果表明,将磁粒提取富集技术与扫集胶束电动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污水中痕量物质的检测灵敏度,并减少样品基体中其它物质的干扰。  
关键词:磁性十八烷基微粒;硅烷化;扫集;胶束电动色谱;激素
0
|
10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54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新型水杨醛缩DL-甲硫氨基酸合铜(Ⅱ)配合物中性载体的碘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秀玲, 袁若, 柴雅琴
2008(9): 921-924.
摘要:以水杨醛缩DL-甲硫氨基酸合铜(Ⅱ)[Cu(Ⅱ)-HBMT]为中性载体,制备了一种对碘离子(I-)具有优良的电位响应特性并呈现出反Hofmeister选择性行为的离子电极,其选择性次序为:I->Sal->SCN->ClO4->SO32->NO3->NO2->Br->Cl->H2PO4-。该电极在pH2.0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具有最佳的电位响应,在5.0×10-6
0
.1 mol/L I-浓度范围呈近能斯特响应,斜率为-57.5 mV/pI-(25℃),检出限为1.6μmol/L。采用交流阻抗和紫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配合物中心金属离子以及配合物本身的结构对电极电位响应行为的作用机理。将该电极用于药物含碘量的测定,获得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新型水杨醛缩DL-甲硫氨基酸合铜(Ⅱ);中性载体;PVC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碘离子
0
|
103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25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稳定同位素碳、氮、硫、氢在鸡肉产地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孙丰梅, 王慧文, 杨曙明
2008(9): 925-929.
摘要:利用同位素比值质谱仪测定了来自北京、山东、湖南、广东4省9个不同地区鸡肉粗蛋白中的1δ3C、1δ5N、3δ4S、2δH值和相应各地饮水中的1δ8O值。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δ3C、1δ5N、3δ4S、2δH 4种稳定同位素在不同地区的鸡肉中均有显著差异(p<0.05);4参数同时对鸡肉产地的正确判别率达到了100%;各地饮水中的1δ8O值和鸡肉中的2δH值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1)。碳、氮同位素受饲料、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硫同位素依赖于地理位置和产地表面的地质特点。  
关键词:稳定同位素;鸡肉;产地;1δ3C;1δ5N;3δ4S;2δH
0
|
500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39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含硫蔬菜中50种农药多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技术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佟玲, 李重九
2008(9): 930-935.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同时检测蔬菜中50种(38种有机磷、7种有机氮和5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方法。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技术,用确定的二级质谱分析参数,以不同的电离方式(电子轰击电离EI或化学电离CI)一次分析所有的目标化合物。依次对农药标准品、空白洋葱样品进行GC-MS/MS分析,添加2个不同浓度水平的标准品进行方法的确证。大部分农药的回收率在60%
1
20%,RSD的范围为1.4%
1
6.9%,检出限为0.2
1
0μg/kg,满足农药多残留的分析要求。  
关键词:有机磷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拟除虫菊酯;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农药残留分析;含硫蔬菜
0
|
540
|
3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2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研究简报
河南安阳殷墟出土陶水管与陶器的对比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乃胜, 李清临, 郭峥栋, 何毓灵, 岳洪彬, 岳占伟
2008(9): 936-941.
摘要:采用X射线荧光(XRF)、X射线衍射(XRD)、热膨胀(DIL)等分析手段对比研究了安阳商代陶水管的制作工艺,发现陶水管化学成分中各类熔剂的质量分数均略高于对比陶片中熔剂的质量分数,CaO、K2O、MgO等助熔剂与A l2O3的质量比进一步证实该现象,而这种差异性则外在地表现为陶水管的气孔度低于对比陶片以及陶水管热膨胀曲线中出现玻璃化现象,该结果表明陶水管原料应为一种易熔粘土,或者在沉淀粘土中人为地掺和了草木灰类掺和料,这有利于陶水管烧制与成型,有助于熔剂在熔融状态下,较好地进入陶水管中的空隙,使陶水管变得更加致密,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陶水管的渗水,显示出陶水管制作工艺的特殊性。此外重烧曲线表明陶水管的烧成温度较高,基本已达1 000℃。  
关键词:陶水管;熔剂;热膨胀;掺和料
0
|
36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1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氮杂多环光致发光分子用于食品中脂肪胺的分析及质谱鉴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凌君, 赵文臣, 索有瑞, 尤进茂
2008(9): 942-946.
摘要:对含氮类光致发光分子2-(11H-苯[a]咔唑)-异丙基氯甲酸酯进行柱前衍生处理,并经荧光检测对脂肪胺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离和质谱定性。衍生物于λex=279 nm产生强烈荧光,发射波长为λex=380nm。40℃下在pH9.0的硼酸缓冲液中,衍生反应3 min后获得稳定的荧光产物。在Eclipse XDB-C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上,采用梯度洗脱对12种脂肪胺衍生物进行了优化分离。采用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 Source)正离子模式进行质谱定性,实现了各种脂肪胺衍生物的快速、准确测定。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多数脂肪胺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 4,检出限在2.73
2
3.16 fmol水平。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荧光检测;柱前衍生;脂肪胺
0
|
16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39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及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荣艳, 王培龙, 王静, 王锡昌, 钟耀广
2008(9): 947-950.
摘要:研究了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热聚合方法及最佳合成条件。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表面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比例对聚合物吸附性能的影响。将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制成固相萃取柱,并用含痕量氯霉素的牛乳考察此柱对氯霉素的选择吸附性,结果表明吸附率达94.7%,最大吸附量为4 670μg/g。  
关键词: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特异性;固相萃取;牛乳
0
|
50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14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HPLC法对鱼肉中3种四环素类和5种氟喹诺酮类兽药残留的同时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辉华, 戴军, 王洪新, 陈尚卫, 朱松, 钮伟民
2008(9): 951-955.
摘要:建立了水产品中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兽药多残留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甲醇-水(体积比2∶8,pH 5.3)提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甲醇-丙二酸+氯化镁水溶液作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对样品前处理和色谱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8种抗生素(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沙拉沙星、恩诺沙星、达氟沙星、环丙沙星、单诺沙星)在0.1
1
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S/N=3)为0.011
0
.051 mg/kg,定量下限(S/N=10)为0.035
0
.17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
9
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5%
1
0.5%。该方法适用于水产品中抗生素多残留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鲫鱼肌肉
0
|
788
|
2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75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层层自组装聚电解质用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玻璃微流控芯片修饰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彭友元
2008(9): 956-959.
摘要:首次将聚丙烯氯化铵和聚丙烯酸通过静电吸附作用层层组装于聚二甲基硅氧烷/玻璃芯片内部,修饰后的芯片电渗流(EOF)随pH值的变化较小,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EOF在2周内的变化率为1.58%。该芯片已经用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胰岛素(insulin)的分离,BSA和胰岛素在20 s内得到了有效的分离,修饰后的芯片对BSA和胰岛素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4.99×104/m,1.69×105/m,分离度为2.17;而未修饰的芯片对BSA和胰岛素的理论塔板数分别为4.65×103/m,4.13×104/m,分离度为1.32。该修饰方法可以有效抑制蛋白的吸附和样品峰拖尾的现象。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聚电解质;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丙烯氯化铵;聚丙烯酸
0
|
26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6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MePEG-PLGA纳米粒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勇, 袁超, 焦举, 沈辉
2008(9): 960-963.
摘要:对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甲氧基封端的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醇酸嵌段聚合物(MePEG-PL-GA)纳米粒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纳米粒子加以表征。以形态、粒径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筛选出比较理想的制备工艺。以扫描电镜(SEM)和动态光散射粒度分析仪(DLS)对纳米粒的形态、大小和zeta电位进行研究。优化的制备方案:丙酮与乙醇体积比为3∶3,MePEG-PLGA30 mg,聚乙烯醇(PVA)含量为3%,有机相与水相体积比为1∶10。所得纳米粒为球形粒子,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118.9 nm。zeta电位为-1.7 mV。改良自乳化溶剂挥发法适于MePEG-PLGA纳米粒子的制备。  
关键词: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物;聚乙二醇;纳米粒;自乳化溶剂挥发法
0
|
702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74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饲料中阿散酸、硝苯砷酸和洛克沙砷的同时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肖亚兵, 韦玮, 高健会, 张曼, 林安清
2008(9): 964-967.
摘要:采用强阴离子固相萃取柱净化样品,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饲料中的阿散酸、硝苯砷酸和洛克沙砷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固相萃取吸附条件、洗脱条件,并对提取剂进行了优化。阿散酸、硝苯砷酸和洛克沙砷的定量线性范围为0.5
5
0 mg/L,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阿散酸为0.095mg/kg、硝苯砷酸为0.18 mg/kg、洛克沙砷为0.19 mg/kg;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大于0.51%。样品中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阿散酸80%
8
3%,RSD为1.0%
3
.8%;硝苯砷酸76%
8
1%,RSD为1.2%
4
.6%;洛克沙砷74%
8
4%,RSD为1.4%
5
.5%。  
关键词: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阿散酸;硝苯砷酸;洛克沙砷;饲料
0
|
530
|
1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34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盐酸黄连素作为脱氧核糖核酸荧光染料染色效果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全玉, 李永生, 高秀峰, 王艳君, 金科, 赵瑞
2008(9): 968-972.
摘要:考察了盐酸黄连素(berberine hydrochloride)的荧光强度与双链DNA的相关性;优选盐酸黄连素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的最佳条件;将其染色效果与溴化乙锭(EB)进行比较;并从相对迁移率角度研究盐酸黄连素对DNA凝胶电泳的影响。结果显示,双链DNA对盐酸黄连素有明显的荧光增强作用,荧光强度与dsDNA的浓度正相关;凝胶中10 mg/L的盐酸黄连素可分辨出10 ng的100 bp DNA条带,在完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对于小片段dsDNA,其灵敏度略低于EB。因盐酸黄连素在碱性溶液中带正电荷,使DNA相对迁移率减小,但较染料EB的影响小。该研究为盐酸黄连素在日常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盐酸黄连素可以作为琼脂糖凝胶电泳中DNA的荧光染料,其荧光强度能够满足常规应用,可以替代强致癌性染料EB。  
关键词:盐酸黄连素;核酸荧光染料;琼脂糖凝胶电泳;溴化乙锭;相对迁移率
0
|
26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89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稻米中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多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牟仁祥, 陈铭学
2008(9): 973-976.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选择离子监测(SIM)同时测定稻米中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多残留的方法。样品经过乙腈提取,盐酸酸化,SCX阳离子交换吸附剂分散固相萃取净化后,采用HPLC-MS测定。对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的液相色谱分离、样品前处理条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优化,13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在0.02
1
.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5 4
0
.999 8。在0.05
1
.0mg/kg范围内,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7%
9
9%,相对标准偏差为0.9%
1
4.9%。  
关键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稻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散固相萃取;SCX阳离子交换吸附剂
0
|
562
|
2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33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自制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对水中农药残留的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德仓, 何娟, 高会云, 卢奎
2008(9): 977-979.
摘要:合成了一种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并将其作为固相微萃取涂层,使用微量进样器自制了固相微萃取装置,并用该装置萃取分析了水体中4种农药(异稻瘟净、乙草胺、赤死蜱、除草醚),对影响分析灵敏度的各种实验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条件下4种农药标准样品质量浓度在1
1
000μg/L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
0
.997),检出限为7.62
1
3.96 ng/L。结果表明,自制的固相微萃取头对水样中4种农药残留具有良好的分离富集效果。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农药残留
0
|
210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4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电喷雾质谱对洗发水中多种表面活性剂的快速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厉峥嵘, 方能虎
2008(9): 980-983.
摘要:利用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技术(ESIMS)快速鉴定了洗发水中的常用表面活性剂。在流动注射进样方式下,鉴定出所测试洗发水中含有2种主要表面活性剂:烷基单乙醇酰胺(CMEA)和脂肪醇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硫酸钠(SLES.nEO)。进一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与质谱联用(HPLC-MS)利用ESI+和ESI-之间的切换完成对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的定量检测,测定出该洗发水中CMEA的使用量为1.198%(质量分数),与实际添加量1.2%非常吻合。运用HPLC-MS对SLES.nEO在洗发水中的种类结构进行了鉴定。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电喷雾离子化质谱技术;洗发水
0
|
46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70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的双波长共振光散射比率法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蒋婷, 张国文, 王安萍, 潘军辉
2008(9): 984-987.
摘要:应用双波长共振光散射(DW-RLS)比率法研究了溴百里酚蓝(BTB)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的相互作用。在pH 1.5的乙酸钠-HC l缓冲溶液中,CPB本身的共振光散射很弱,BTB有一定的共振光强度,加入CPB后BTB的共振光信号显著增强,最大散射峰位于523 nm,且散射光强度与CPB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可以通过单波长共振光散射法检测CPB,CPB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5
0
.60 mg/L和42μg/L。使用248 nm和424 nm两波长处散射强度比值(I248/I424)代替单波长处的共振光散射强度测定CPB,其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0.03
1
.0 mg/L和3μg/L。与共振光散射法相比较,DW-RLS比率法受酸度、离子强度等环境条件影响较小,并且有更宽的线性范围和更低的检出限,应用于合成和实际水样中CPB的测定,获得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共振光散射;双波长比率;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0
|
8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12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二芳氧基螺环磷酸酯的电喷雾电离质谱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鞠志宇, 叶勇, 邹如意, 廖新成, 赵玉芬
2008(9): 988-990.
摘要:以氯化螺环磷酸酯和酚类为原料,采用磷酰化反应生成了相应的二芳氧基季戊四醇螺环磷酸酯;通过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仪(ESI MS)检测,首次提出了其质谱裂解规律,结果表明,磷酰氧键(O=P—OCH2—)和烷氧键(—OCH2—)均易断裂,为阻燃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二芳氧基螺环磷酸酯;电喷雾电离质谱;裂解
0
|
12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6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整体柱离子对色谱对铬(Ⅵ)的快速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艾红晶, 于泓, 周爽, 李睿姝
2008(9): 991-993.
摘要:研究了基于硅胶整体柱的离子对色谱快速测定Cr(Ⅵ)的方法,讨论了淋洗液浓度、乙腈浓度、流速、温度和pH等因素对分离的影响。用1.0 mmol/L四丁基氢氧化铵-0.8 mmol/L邻苯二甲酸(pH6.0)作为淋洗液,流速6.0 mL/min,可以在1 min内快速分离测定Cl-、NO3-、Cr(Ⅵ)、SO42-离子。Cr(Ⅵ)的检出限为1.02 mg/L,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0.2%和0.3%。将方法应用于测定地下水中的Cr(Ⅵ),回收率为104%。  
关键词:整体柱;离子对色谱;铬;离子对试剂
0
|
129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95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HS-SPME/GC对BTEX在聚二甲基硅氧烷与空气之间分配系数及焓变的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朱芳, 梁伟宾, 江瑞芬, 栾天罡, 欧阳钢锋
2008(9): 994-997.
摘要: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GC)联用技术,测定不同温度下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BTEX)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空气之间的分配系数K。根据分配系数K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求得焓变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萃取头的吸附作用是一个放热过程,随着温度的升高,分配系数减小,同时根据logK与1/T的线性关系,计算获得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的蒸发焓数据,所得数据与文献值接近。  
关键词: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分配系数;聚二甲基硅氧烷;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
0
|
285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19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实验技术
预焙阳极微量元素XRF测定方法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马慧侠, 张爱芬, 李智慧
2008(9): 998-1001.
摘要: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预焙阳极中的微量和痕量元素,以粉末压片法制样,选用瑞士R&D碳素公司的C-300系列标准样品,并用仪器软件Super Q中提供的飞利浦模式的经验系数(Classic)和铑(Rh)靶康普顿散射线内标法校正元素间的谱线重叠干扰和基体效应,通过充分研磨样品消除颗粒效应,使用Magix(PW2403)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样品中的F、Na、Mg、Al、Si、P、S、Cl、K、Ca、Ba、Ti、V、Cr、Mn、Fe、Ni、Cu、Zn、Pb、Sr和Sn共22个元素进行测定,11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多数元素的检出限小于1μg.g-1。用R&D标准样品的混合样验证,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的误差在化学分析允许范围内。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经验系数;散射线内标法;预焙阳极;粉末压片法
0
|
7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54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面粉中偶氮甲酰胺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波, 靳保辉, 林燕奎, 谢丽琪
2008(9): 1002-1004.
摘要:面粉中偶氮甲酰胺(azodicarbonamide,ADA)用丙酮提取,提取液氮吹浓缩后用20 mmol/L乙酸铵的水溶液定容,并用正己烷脱脂。样液供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5
0 mg/L(r=1.000),定量下限为1.0 mg/kg。在面粉基质中分别添加1.0、2.0、50.0 mg/kg 3个水平的偶氮甲酰胺标准品,方法的回收率为80%
9
2%,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  
关键词:面粉;偶氮甲酰胺;高效液相色谱
0
|
519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64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XPS对多层膜中单层膜厚的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徐勇军, 李秀平, 罗列, 杨晓西, 李永梅
2008(9): 1005-1007.
摘要:依据XPS的测量信号与能量损失有一定定量关系的原理,利用数理分析方法,推导数学模型进行多层膜中单层膜厚的计算,该方法是一种测量总膜厚小于10 nm的单层膜厚的非破坏性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纳米多层膜;单层膜;厚度
0
|
29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84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谷类食物中4种茚满二酮类鼠药的同时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海燕, 陈晓红, 金米聪, 汤坚
2008(9): 1008-1010.
摘要:建立了能同时检测谷类食物中杀鼠酮、异杀鼠酮、敌鼠、氯敌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pH=5.5)中用乙醇-乙酸乙酯(体积比5∶95)作萃取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在ZORB-AX SB C18柱(250 mm×4.6 mm i.d.,5μm)上以磷酸盐缓冲液(pH=6.3)、乙腈、甲醇组成的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分离,紫外检测。结果表明,杀鼠酮、异杀鼠酮在0.25
5
0.0 mg/L,敌鼠、氯敌鼠在0.50
1
00mg/L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其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3;杀鼠酮和异杀鼠酮的检出限均为0.1 mg/L,敌鼠和氯敌鼠的检出限均为0.2 mg/L;4种鼠药的回收率为80%
9
5%;RSD均小于8.0%。该法适用于谷类食物中茚满二酮类鼠药残留的检测。  
关键词:谷类食物;茚满二酮;正交试验;高效液相色谱法
0
|
103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3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研究沸石结构的低剂量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厚文, 王蓉
2008(9): 1011-1013.
摘要:介绍了一种研究沸石结构的低剂量高分辨电子显微学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电子束对沸石样品的辐照损伤,获得的高分辨像的分辨率优于0.18 nm。提出了降低电子辐照损伤的措施,阐述了低剂量高分辨成像技术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沸石;结构;辐照损伤;低剂量;高分辨电子显微学
0
|
10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61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综述
具有核酸分子“光开关”特性钌(Ⅱ)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运, 关洪亮, 何治柯
2008(9): 1014-1019.
摘要:钌(Ⅱ)配合物类核酸分子"光开关"探针性质稳定、无毒环保,可用于痕量核酸检测、基因序列分析及三链DNA检测、DNA图像研究及DNA动力学过程分析、基因损伤研究、基因转染材料研究、量子点生物效应研究及用作电化学探针。随着核酸及其相关分析研究的不断深入和适配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核酸和核酸分子"光开关"还可进行药物筛选、生命活性分子如ATP及蛋白质等的分析检测,具有简便、快速、灵敏、抗光漂白等特性。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食品安全及医学诊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作者对近10年来核酸分子"光开关"探针研究进展进行了评述,引用文献55篇。  
关键词:核酸分子“光开关”;分析应用;评述
0
|
38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77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神经性毒剂中毒体内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检测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白海红, 郭磊, 刘勤, 谢剑炜
2008(9): 1020-1024.
摘要:文章系统综述了神经性毒剂中毒体内诊断生物标志物,包括毒剂原型、降解产物和毒剂蛋白加合物等的分析检测方法,以及近年来此领域的新技术和新进展,引文45篇。  
关键词:神经性毒剂;生物标志物;评述
0
|
21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71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