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8 7

      研究报告

    • 硅胶涂敷正相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

      邢彬, 龚波林
      2008(7): 677-680.
      摘要:在大孔硅胶表面键合乙烯基硅烷化试剂,然后与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甲基丙烯酸乙二醇双酯共聚,制得聚合物涂敷硅胶,其表面经一步水解即可得到正相高效液相色谱填料,考察了该填料对苯的衍生物及吡啶等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硅胶涂敷正相色谱柱对中性、酸性和碱性化合物均具有良好的色谱分离性能。  
      关键词:硅胶涂敷;正相色谱填料;色谱分离   
      0
      |
      450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10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新型衍生试剂柱前衍生氨基酸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屠春燕, 赵珺, 葛佳璐, 吴燕娇, 唐美华, 袁艳娟, 韦萍, 李寿椿
      2008(7): 681-685.
      摘要:以邻硝基苯磺酰氯为标记试剂,RP-HPLC为分析模式,建立了一种新的氨基酸衍生化方法。通过液质联用对产物进行定性,研究并确定了最佳衍生化条件:衍生温度25℃,缓冲液pH 9.0,衍生时间10 min。实验建立了20种氨基酸的HPLC分离方法:选用Kromasil C18柱,流动相A为30 mmol/L的NH4Ac溶液(pH7.5),B相为乙腈;采用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 nm,室温。20种氨基酸在0.0256.4 mmol/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8 00.999 8之间,检出限为0.010.113 nmol。  
      关键词:邻硝基苯磺酰氯;衍生化;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   
      0
      |
      1018
      |
      1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23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朱德荣, 孙慧, 潘文龙, 陈泳
      2008(7): 686-690.
      摘要:以压电石英晶体(PQC)技术为基础,研究了光化学方法沉积纳米银粒子到PQC电极表面的过程及机理。将该电极用于检测水中痕量的氰化物,与普通商品PQC的银膜相比,这种新鲜产生的金属纳米银传感层可改善分析性能(检测信号加强3倍)。结果显示该PQC电极频率的变化与氰化物的浓度在0.110μ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2.2μg/L)较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饮用水氰化物含量的指导值低12个数量级。详细研究了光化学沉积银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检测氰化物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纳米银粒子的大小及涂层厚度、背景缓冲溶液、pH及样品中共存物质的干扰等。  
      关键词:氰化物;压电石英晶体;二氧化钛;光化学沉积;纳米银粒子   
      0
      |
      206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15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田宏哲, 徐静, 关亚风
      2008(7): 691-696.
      摘要:为解决含水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联用过程中的谱带展宽问题,以高温正相色谱(HTNPLC)为第一维,室温反相色谱(RPLC)为第二维,分别建立了切割模式的二维液相色谱(HTNPLC-μRPLC)和全二维液相色谱(HTNPLC×RPLC)系统。样品首先在第一维(CN色谱柱)进行正相分离,第一维洗脱产物选择性地或者交替存储在十通阀上的定量环中,然后切换十通阀将定量环内存储的样品组分转移到第二维(C18色谱柱)进行反相分离。该系统降低了第一维切割组分在第二维柱头的扩散,提高了分离度以及分离效率。采用多环芳烃混合物和天然植物甘草提取液对该二维液相色谱系统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二维液相色谱;高温正相色谱/反相色谱;定量环-阀切换接口;中药;甘草   
      0
      |
      316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01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邵承伟, 周定晖, 张婷婷, 魏荣卿, 刘晓宁, 陈晓
      2008(7): 697-700.
      摘要:将硬脂酸酰氯化后,与粒径单分散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微球进行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得到以聚苯乙烯为基质的十八碳酰基麦科菲高聚物型色谱填料(MKF-PS-C18),用红外光谱、担载量和酰基化前后分离性能的比较对填料进行了表征。比较了MKF-PS-C18基质与硅胶基质在有机相和水梯度条件下的色谱柱压性能。讨论了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种类和浓度、离子对试剂种类和固定相的担载量等色谱条件对MKF-PS-C18填料分离七叶皂甙钠的影响。结果表明:MKF-PS-C18基质具有与硅胶基质相同的优越柱压性能。MKF-PS-C18色谱柱在优化的色谱条件(流动相:A为0.1%(体积分数)三氟乙酸(TFA),B为乙腈;温度:25℃;流速:1.0 mL/min;紫外检测:220 nm)下,对七叶皂甙钠中4种主要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分离性能。  
      关键词: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十八碳酰基麦科菲高聚物型色谱填料;七叶皂甙钠   
      0
      |
      18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46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与稀土离子络合的荧光光谱研究

      李金焕, 艾仕云, 曲祥金, 时伟杰
      2008(7): 701-704.
      摘要:合成了4.0代聚酰胺-胺(PAMAM)树状分子,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了4.0代PAMAM树状分子与Sm3+、Dy3+、Ce3+的络合作用。结果表明,反应时间、PAMAM物质的量、反应体系pH都会影响PAMAM对Ce(Ⅲ)、Sm(Ⅲ)及Dy(Ⅲ)离子的配位作用,对端氨基树状高分子主要存在RE-N4和RE-N2两种配位方式;随着稀土离子的加入,各种配位方式的相对比例会发生变化;pH对配位方式也有较大的影响。该研究为制备尺寸可控的PAMAM树状高分子封闭的稀土原子簇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聚酰胺-胺树状高分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稀土;络合作用   
      0
      |
      31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53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汽车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吴惠勤, 朱志鑫, 黄晓兰, 黄芳, 林晓珊
      2008(7): 705-708.
      摘要:采用铝制密封容器处理样品,以Tenax管富集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十四烷、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等挥发性有机物,2,4-二硝基苯肼吸收液富集甲醛、乙醛。用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测定,优化了样品处理及分析条件,建立了测定汽车装饰材料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该法克服了采用塑料容器产生的干扰,检出限低于2.0μg/m3,比现有方法低2个数量级。适用于汽车内部塑料、皮革、纺织品、泡棉等材料的检测。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汽车;装饰材料;挥发性有机物   
      0
      |
      319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94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硅胶核的性质对分子自组装核壳材料性质的影响

      葛晋, 赵亮, 师彦平
      2008(7): 709-711.
      摘要:以3种不同比表面积(120、219、289 m2/g)、孔径(10、12、10 nm)、孔体积(0.21、0.70、0.72 m3/g)的硅胶微米球为核,氧化钛或氧化锆为壳,采用分子自组装的方法制备了氧化钛或氧化锆包覆硅胶型核壳材料,探讨了核的性质对核壳材料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组装条件下,硅胶核的比表面积增大,组装后填料的比表面积也增大;孔径分布范围变窄,大孔减少。因此,硅胶核的性质是影响硅胶核氧化物壳核壳填料性质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核壳材料;分子自组装;表面性质;硅胶   
      0
      |
      207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05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残留快速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李耀平, 林永辉, 贾东芬, 杨方, 余孔捷, 刘正才, 王亚军, 蔡春平
      2008(7): 712-717.
      摘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UPLC-MS/MS)研究了2种衍生剂、2种衍生时间对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3-氨基-2-唑烷基酮(AOZ)、5-甲基吗啉-3-氨基-2-唑烷基酮(AMOZ)、氨基脲(SEM)、1-氨基-乙丙酰脲(AHD)的衍生化反应机理、衍生产物的检测灵敏度及其稳定性。质谱扫描结果表明,衍生剂2-氯苯甲醛和2-硝基苯甲醛对4种硝基呋喃代谢物的衍生化反应遵循相同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衍生剂和同一代谢物,快速衍生化2 h和连续衍生化16 h获得的衍生产物的检测灵敏度没有显著差别;所有快速衍生物检测灵敏度连续4 d保持相对稳定。初步研究了快速水解对阳性样品的有效性。  
      关键词:硝基呋喃代谢物;衍生化;快速检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硝基苯甲醛;2-氯苯甲醛   
      0
      |
      655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32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研究简报

    • 李林秋, 施爱红, 邓必阳
      2008(7): 718-720.
      摘要:基于甲磺酸培氟沙星(PM)对三联吡啶钌在铂电极上的电致化学发光信号有增敏作用,与毛细管电泳结合,建立了一种研究PM药代动力学的新方法。在最佳条件下,该药物在0.0510 mg/L范围内峰高与PM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006 mg/L,峰高相对标准偏差为2.4%(n=6),尿样回收率在93%112%之间。该方法用于人尿中PM的排泄速率测定,1.52 h内平均排泄速率最大,48 h内原型药物排泄率为13.5%。  
      关键词:甲磺酸培氟沙星;药代动力学;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发光;人尿   
      0
      |
      25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273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联萘系列化合物在甘氨酸型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

      翁文, 范文静, 朱钦, 蔡剑霞, 姚碧霞
      2008(7): 721-724.
      摘要:探讨了7个联萘化合物在甘氨酸型手性固定相上的拆分,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柱温等对保留及手性拆分的影响,结合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对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探讨。联萘酚及溴代联萘酚在该固定相上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其2个醚类衍生物得到了部分拆分,而3个酯类衍生物完全无法分离。拆分过程为焓驱动,酚羟基对提高二异构体与手性固定相之间的作用差异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液相色谱;手性拆分;手性识别;联萘;甘氨酸   
      0
      |
      153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28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张青, 陈平, 谢小莉, 曹贤武
      2008(7): 725-728.
      摘要: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与不同α-烯烃共聚合的多种聚乙烯,并对共聚物的结构和类型进行了定性分析。由1 378、1 369 cm-1处的峰位置和峰强度判断聚烯烃的种类,由770、899、784 cm-1处的峰判断α-烯烃的种类。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分级方法确定熔融峰的位置,并对共聚物中α-烯烃的含量进行了定量计算。  
      关键词:红外光谱-差示扫描量热法;聚烯烃共聚物;α-烯烃;种类;含量   
      0
      |
      41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89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吴艳丹, 王立世
      2008(7): 729-733.
      摘要:采用一种快捷的超声化学方法成功合成了纳米级的硫化镉颗粒(CdSNCs),并进行X粉末衍射、透射电镜以及扫描电镜观察,合成物的颗粒直径平均在25 nm,形貌均一。将该材料用于制备一种电化学传感器,纳米硫化镉修饰电极对苯酚的电化学氧化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对苯酚的检测和分析有良好的响应。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苯酚在纳米硫化镉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显示,实验条件下苯酚在CdSNCs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受扩散过程控制,为前行化学反应(CE),催化氧化峰电流与苯酚浓度在2.0×10-72.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达2.0×10-8mol/L(S/N=3)。  
      关键词:超声化学合成;硫化镉纳米颗粒;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   
      0
      |
      42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630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聚邻苯二胺修饰玻碳电极的恒电位法制备及表征

      刘有芹, 颜芸, 陈明洁, 徐莉, 徐悦华
      2008(7): 734-738.
      摘要:采用恒电位法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成功制备了聚邻苯二胺修饰玻碳电极,该修饰电极对H2O2有显著的电催化还原特性。用扫描电镜表征了聚邻苯二胺膜的形态结构,考察了影响膜修饰电极电催化还原特性的因素,发现在弱酸条件下制备的膜电极才对H2O2电还原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最佳制备条件:成膜电位0.75 V,成膜时间50 m in,成膜液中单体最佳浓度大于6.0 mmol.L-1。低扫描速率下,膜电极反应受吸附控制,表现出薄层电化学的特性;高扫描速率下,电极反应受扩散控制。对H2O2响应的线性回归方程:在5.88×10-223.5 mmol.L-1,ΔIp(μA)=0.435+0.494cH2O2(mmol.L-1)(r=0.997 5,n=18);在25.348.4 mmol.L-1,ΔIp(μA)=9.36+0.894cH2O2(mmol.L-1)(r=0.999 4,n=15)。  
      关键词:聚邻苯二胺;玻碳电极;恒电位;电催化;过氧化氢   
      0
      |
      48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382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烟叶中26种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酸的GC-MS/SIM法同时分析

      郭磊, 刘惠民, 谢复炜, 赵晓东, 廖堃, 张世楠
      2008(7): 739-743.
      摘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以二氯甲烷-乙腈(体积比1∶2)为萃取溶剂,N,O-双(三甲基硅基)三氟乙酰胺硅烷化,反-2-己烯酸和肉桂酸为内标,GC-MS/SIM法同时测定了烟叶中的甲酸、乙酸、乳酸、苯甲酸、十六酸、十八酸等26种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酸。方法的回收率为81%106%,相对标准偏差为1.73%7.08%,检出限为0.113.72μg/g。以该方法对部分烟叶样品中挥发性、半挥发性有机酸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加速溶剂萃取;烟叶;有机酸   
      0
      |
      601
      |
      1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0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电化学液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对海带中溴的测定

      郝洁, 朱永春, 李光哲
      2008(7): 744-746.
      摘要:将液相微萃取与电化学法相结合,建立了快速测定海带中溴含量的电化学液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ELPME-CV)。苯甲酸乙酯作为粘结剂组成碳糊电极,同时充当微液膜萃取相与样品溶液接触。在正电位下,溴离子被氧化成溴分子,溴分子经微液膜萃取富集,在负电位下还原溶出。在0.010.50 mmol/L范围内,溴的还原峰电流与溶液中溴离子浓度成正比,检出限为0.05 mmol/L。测定市售海带中溴的含量为91μg/g,相对标准偏差为11%。  
      关键词:溴;电化学液相微萃取;循环伏安法;海带   
      0
      |
      338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12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HLB柱净化条件优化的研究

      纪雷, 王岩, 林雨霏, 昃向君, 刘心同, 林黎明, 孙健
      2008(7): 747-750.
      摘要:采用全因子设计试验对水样中11种邻苯二甲酸酯类污染物在亲水-亲脂平衡介质固相萃取柱上的富集净化效果进行研究,以邻苯二甲酸酯平均回收率为响应指标,通过析因分析,获得主因子及交叉因子效应,并建立了由显著性因子及交叉因子表达的平均回收率方程。通过对邻苯二甲酸酯平均回收率的响应曲面分析,获得最优净化条件。1.0μg.L-1添加水平回收率为92%102%,50μg.L-1添加水平回收率为93%101%;11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出限为0.010.29 mg.L-1;线性范围在0.1100 mg.L-1之间,相关性系数高于0.999 5,方法具有较高的回收率及测定精度。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酯类;固相萃取;富集净化;亲水-亲脂平衡介质;全因子设计试验;析因分析   
      0
      |
      382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16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血液中苏丹红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何荣, 廖林川, 颜有仪, 杨林, 陈礼莉, 金圣杰, 李雯佳, 黄璐瑶
      2008(7): 751-754.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液中苏丹红系列染料(苏丹红Ⅰ)。以镁试剂Ⅱ为内标,用乙腈直接沉淀蛋白,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4∶6),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480、520 nm。苏丹红Ⅰ的线性范围为0.024.0 mg/L,相关性良好(r=0.999 7),检出限达0.004 mg/L,4种物质的回收率均不低于82%。  
      关键词:苏丹红染料;苏丹红Ⅰ;苏丹红Ⅱ;苏丹红Ⅲ;苏丹红Ⅳ;血液;高效液相色谱;镁试剂Ⅱ   
      0
      |
      206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56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HPLC-MS/MS测定多宝鱼和紫菜中的砷甜菜碱

      滕久委, 李德良, 吴庆晖, 舒永红
      2008(7): 755-757.
      摘要:建立了多宝鱼和紫菜中砷甜菜碱的高效液相色谱多级质谱联用(H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以甲醇-水混合液(体积比1∶1)提取,提取液再经氮吹浓缩。样品溶液在C18柱上以1%(体积分数)甲酸和甲醇梯度洗脱,然后在电喷雾电离正离子模式下进行质谱分析。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检测,标准曲线法定量。定量分析的线性范围为10700μg/L,检出限为4.1μg/L,鱼和紫菜中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和68%。该文同时还研究了砷甜菜碱的碰撞裂解机理。  
      关键词:砷;形态分析;砷甜菜碱;多宝鱼;紫菜;液相色谱-质谱   
      0
      |
      34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67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大黄素分子印迹整体柱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尹艳凤, 李倦生, 姚运先, 沈华, 陈小明
      2008(7): 758-761.
      摘要:以大黄素分子为模板,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甲苯和十二醇为混合致孔剂,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分子印迹整体柱,并考察了模板分子在不同条件下合成的印迹聚合物及参考聚合物上保留因子的变化规律。在优化的合成条件下制得的分子印迹整体柱能有效地分离大黄素及其类似物。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参比聚合物的孔度分析数据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中具有两种不同的孔度分布,而参比聚合物中只有一种。  
      关键词:分子印迹整体柱;大黄素;原位聚合;保留因子   
      0
      |
      616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59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杨运云, 刘玉竹, 李攻科, 牟德海
      2008(7): 762-765.
      摘要: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电子电气产品中多溴二苯醚(PBDEs)含量的方法,优化了萃取溶剂、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微波萃取条件和GC-MS仪器分析条件。方法的准确度和重复性满足定量分析的要求,12种PBDEs组分的定量下限为0.274.3 mg/kg。将该方法用于分析6种电子电气样品,PB-DEs的含量为0.31.7×104mg/kg。该方法简单、快速、有机溶剂用量少,满足RoHS指令的要求和实际产品检测的需要。  
      关键词:多溴二苯醚;微波辅助萃取;气相色谱-质谱;电子电气产品   
      0
      |
      253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74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BPA在Na-MMT-CMC/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检测

      李江, 李容, 李永强, 舒海娟, 蔡铎昌
      2008(7): 766-768.
      摘要:用循环伏安法和方波溶出伏安法研究了双酚A(BPA)在Na-MMT-CMC/GCE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建立了一种检测BPA的电化学方法。实验表明:在pH11.27的B-R缓冲溶液中,在0.42 V处出现一灵敏度高、峰形好的氧化峰。在优选的实验条件下,BPA浓度在6.080μ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为0.24μmol/L,运用该法用于BPA回收率的测定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双酚A;蒙脱土;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方波溶出伏安法   
      0
      |
      241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8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硫酸阿米卡星的毛细管电泳法快速测定

      翟海云, 路新卫, 吴燕红, 陈缵光
      2008(7): 769-771.
      摘要:建立了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法快速测定注射液中硫酸阿米卡星的新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有机溶剂添加剂以及分离电压和进样条件等因素对分离检测的影响。采用5.0 mmol/L乳酸-30%(体积分数)乙醇缓冲液体系为运行电泳介质,分离电压20.0 kV,在最佳实验条件下,5.5 min内即可实现硫酸阿米卡星的分离检测,硫酸阿米卡星的线性范围为5.00150 mg/L,检出限为1.5 mg/L。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高频电导检测;硫酸阿米卡星   
      0
      |
      150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48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施介华, 程向炜, 严巍
      2008(7): 772-775.
      摘要:在S-羟丙基-β-环糊精手性柱(CyclobondⅠ2000 SP)上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2,2′-二氨基-1,1′-联萘(联二萘胺)和2,2′-二羟基-1,1′-联萘(联二萘酚)光学异构体的分离,考察了流动相组成、流速以及柱温等对联二萘胺和联二萘酚光学异构体分离的影响。分离联二萘胺和联二萘酚光学异构体的色谱条件:甲醇-水(体积比30∶70)为流动相,柱温分别为25℃和20℃,流速分别为1.0、0.1 mL/min。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联二萘胺和联二萘酚光学异构体的分离度(R)和分离因子(α)分别为2.33、1.26和1.22、1.10。通过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探讨S-羟丙基-β-环糊精对联二萘胺和联二萘酚的手性识别机理,证实了联二萘胺和联二萘酚光学异构体的分离是焓驱动过程。  
      关键词:联二萘胺;联二萘酚;光学异构体;分离;手性固定相;环糊精;高效液相色谱   
      0
      |
      22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6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陈利根, 单晓茜, 刘昌胜
      2008(7): 776-778.
      摘要:建立了可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中血红蛋白含量的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选择合适的内标物,排除了聚合物壳材和表面活性剂残留的光谱干扰,不需对样品进行分离。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达0.999 8,回收率为98%10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  
      关键词:红外光谱;血红蛋白;生物降解;聚合物;微球   
      0
      |
      23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08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焦琳娟, 陈燕施
      2008(7): 779-781.
      摘要:应用动态液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建立了果汁中3种有机磷农药(敌敌畏、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的快速分析方法。考察了萃取溶剂、溶剂体积、萃取次数、水样pH值以及离子强度对液相微萃取的影响。3种有机磷农药的线性范围均为40400μg.L-1,富集倍数22.351.5,回收率80%120%,相对标准偏差2.0%8.1%,检出限12.220.6μg.L-1。  
      关键词:动态液相微萃取;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果汁   
      0
      |
      369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76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实验技术

    • 万益群, 吴世芳
      2008(7): 782-784.
      摘要:利用微波辅助萃取(MAE)技术对何首乌中磷脂类化合物的萃取条件进行研究,并通过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通过对MAE影响因素的考察,确定萃取溶剂为氯仿-甲醇(体积比1∶2)的混合溶剂,固液比为1∶20,萃取时间15 min,温度45℃。在HPLC中,采用Nucleosil 100-5硅胶色谱柱(250 mm×4.6 mm i.d.,5μm),甲醇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进样量15μL,蒸发光散射检测器。  
      关键词:微波辅助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何首乌;磷脂   
      0
      |
      220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626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饲料中角黄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张华, 杨鑫, 马莺, 董爱军, 张英春
      2008(7): 785-787.
      摘要:以ZORBAX Eclipse DB-C18为分析柱,乙腈-甲醇(体积比95∶5)作流动相,建立了饲料中角黄素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对饲料样品进行3个添加水平的回收实验分析,回收率为96%112%,精密度(RSD)为1.90%3.53%,线性范围为1.020.0 mg/L,检出限为0.28 mg/kg。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角黄素;类胡萝卜素;饲料   
      0
      |
      24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621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综述

    • 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周焕英, 高志贤, 孙思明, 王红勇
      2008(7): 788-794.
      摘要:介绍了快速检测技术,包括:化学比色法、酶联免疫法、免疫胶体金试纸、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便携式色谱质谱联用仪、生物化学发光检测仪等在食品现场快速检测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探讨了食品快速检测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食品;快速检测;进展;应用;食品安全   
      0
      |
      2760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578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