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6 5
    • 赵先恩, 孙菁, 索有瑞, 刘素娟, 陈桂琛, 孙学军, 尤进茂
      2006(5): 1-6.
      摘要:合成新型荧光衍生试剂1-[2-(对甲苯磺酸酯)乙基]-2-苯基咪唑[4,5-f]9,10-菲(TSEPIP),将其作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在Ec lipse XDB-C8色谱柱上,采用梯度洗脱实现了30种游离脂肪酸(FFA)衍生物的基线分离。利用柱后在线的串联质谱以APC 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正离子模式实现了各组分的质谱定性。对土壤与两种苔藓(狭叶绢藓、曲尾藓)中FFA组分的定量结果表明,苔藓植物从土壤中富集了大量的游离脂肪酸。荧光检测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260 nm,λem=380 nm。绝大多数脂肪酸的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 3,检出限为3.237 fmol。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对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荧光检测;柱前衍生;脂肪酸   
      0
      |
      272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82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颜振宁, 陆艳琦, 李霞
      2006(5): 7-10.
      摘要:采用双层膜电位法直接测定了溶剂聚合物膜中载体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生成常数。制备并考察了以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为载体的银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选择电极对银离子有良好的灵敏度和高选择性,在1×10-31×10-6mol/L的浓度范围内响应斜率为60.2 mV/paAg+,检出限为2.3×10-7mol/L,碱金属、碱土金属及过渡金属离子不干扰银的测定。该电极可作为Ag+准确滴定卤素阴离子的电位滴定指示电极,用于维生素B1药片中维生素B1含量的测定。  
      关键词:双(N-乙基-N-苯基氨基二硫代甲酸)1,4-丁二醇酯;离子选择电极;银离子   
      0
      |
      89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977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邹耀洪
      2006(5): 11-15.
      摘要:以2-氨基-2-甲基丙醇为脂肪酸的化学修饰试剂,将不饱和脂肪酸羧基化学修饰成含氮杂环,从而避免了链烯基中碳碳双键在EI源中的移动,并使质谱呈现显示双键位置的规范信息。通过解析不饱和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修饰产物的EI质谱图,得到了不饱和脂肪酸中碳碳双键的定位规则,从而为分析不饱和脂肪酸精细结构提供了手段。用脂肪酸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修饰气相色谱-EI质谱法分析了螺旋藻脂肪酸,鉴定出9种不饱和脂肪酸,确定了螺旋藻脂肪酸中碳碳双键的位置,结果与文献一致。  
      关键词: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2-氨基-2-甲基丙醇;化学修饰;EI质谱   
      0
      |
      16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6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钟瑞敏, 曾庆孝, 张振明, 王羽梅, 彭华贵
      2006(5): 16-20.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Kovats保留指数(K I)比较法,对南岭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的毛桃木莲、乳源木莲、乐昌含笑、金叶含笑和深山含笑等5种木兰科芳香植物精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对比鉴定。结果表明,这种方法与单纯质谱匹配度的方法相比,大大提高了组分化学物质鉴定的准确性。除深山含笑外,另外4种木兰科芳香精油所含的大部分成分均为倍半萜类。毛桃木莲和乳源木莲精油在基本组分构成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且在主要成分上具有相似性,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非常近的植物亲缘关系。乐昌含笑和金叶含笑精油均以倍半萜类为主体成分,深山含笑精油则以单萜烯类为主体成分,这3种含笑属芳香精油在组分构成上没有明显的一致性。  
      关键词:气质联用;Kovats保留指数;木兰科芳香植物;精油   
      0
      |
      806
      |
      1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980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氯酚类物质测定新方法及其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李少旦, 黎明强, 蒙进怀
      2006(5): 21-24.
      摘要:建立了氯酚类物质(CPs)新的检测方法,通过光谱学特征,探讨了CPs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反应机制。以2,4-二氯苯酚(2,4-DCP)为代表,考察了溶液酸度、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Ps-HSA体系荧光猝灭强度的影响。由Stern-Volm er方程求出2,4-DCP与HSA的猝灭常数(Kq)及反应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方法线性范围为0.0750.65 mg/L,检出限为0.226μg/L(以2,4-DCP计)。该方法与C18柱固相萃取技术相结合,用于水中CPs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9%,加标回收率为96%106%。对荧光猝灭机理的探讨结果表明,2,4-DCP致HSA内源荧光猝灭以静态猝灭为主。  
      关键词:氯酚类物质;人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2,4-二氯苯酚   
      0
      |
      12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56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毛细管电泳柱上络合分离、间接紫外检测重金属离子

      王柏松, 李华, 丁富新, 万俊生, 王武尚
      2006(5): 25-29.
      摘要:采用弱络合剂乙醇酸,柱上络合,间接紫外检测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技术对重金属离子Ba2+、Cr3+、Cd2+、Pb2+及可能存在的干扰离子进行了分离研究。通过对背景电解质种类和浓度、缓冲液pH、有机添加剂等的优化,确定了最佳分离体系为含12 mmol/L络合剂乙醇酸的10 mmol/L吡啶溶液作为背景电解质(pH 4.0)。在电压15 kV,压差进样68.95 kPa.s,260 nm间接紫外检测条件下,采用50 cm(45.5 cm)×50μm(I.D.)石英毛细管,重复性实验(n=9):迁移时间RSD≤1.37%,峰高RSD≤1.70%,峰面积RSD≤3.55%;Pb2+、Ba2+和Cd3+的检出限(S/N=3)为0.2 mg/L,Cr3+的检出限为0.08 mg/L;在检出限至10 mg/L范围内,各离子的浓度与峰面积线性相关系数好于0.998。该方法并应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关键词:重金属离子;毛细管区带电泳(CZE);间接紫外检测;柱上络合   
      0
      |
      339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68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利用炭石灰固相萃取测定水中的有机氯农药

      支辛辛, 汪雨, 张玲金
      2006(5): 30-32.
      摘要:研究利用炭石灰作为反相固定相,萃取水中12种有机氯农药,并用GC/ECD检测。实验表明,炭石灰萃取水中有机氯的效果与商品柱的萃取效果相当,对于200 mL添加40 ng有机氯农药混合标准溶液水样,其目标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0%122%,检出限为0.0230.124μg/L,多次重复实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40%12.9%(n=5)。  
      关键词:固相萃取;炭石灰;有机氯农药   
      0
      |
      146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50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李庆玲, 徐晓琴, 黎先春, 王小如
      2006(5): 33-37.
      摘要:建立了用加速溶剂萃取技术提取含硫沉积物中痕量多环芳烃的可靠方法,优化了不同萃取剂,不同提取程序等萃取条件,研究了沉积物中的硫化物对色谱分离的影响。15种多环芳烃的检出限为0.091.34ng/g,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12.5%23.9%,15种多环芳烃的低浓度加标回收在74%138%之间。高浓度加标回收率除吲哚芘为62%外,其余都在80%122%之间。基本上达到了痕量分析的要求。用该方法分析山东半岛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测得15种PAHs的总量为273579 ng/g。与其它地区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相比,属轻/中度污染。  
      关键词:加速溶剂萃取;沉积物;多环芳烃   
      0
      |
      740
      |
      3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0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法测定对乙酰氨基酚

      李利军, 程昊, 陈其锋, 孔红星, 吴健玲
      2006(5): 38-40.
      摘要:基于对乙酰氨基酚在铂电极上的催化氧化和不可逆电对的双安培检测原理,通过偶合对乙酰氨基酚在铂电极上的氧化和高锰酸钾在铂电极上的还原,建立了一个在外加电压为0 V的条件下的流动注射双安培法直接测定对乙酰氨基酚的体系,常用的药物赋形剂、无机离子等共存物不干扰检测。以0.05 mol/L的硫酸为载液,该系统检测的线性范围为4.00100μmol/L,检出限为1.0μmol/L,RSD为1.94%(c=40.0μmol/L,n=40)。该方法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样品处理方法简单快速,适于在线分析。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流动注射;不可逆双安培;铂电极   
      0
      |
      114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04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毛细管胶束电动色谱分离苯胺及甲基苯胺位置异构体

      明永飞, 赵艳芳, 李秀娟, 师彦平, 李永民
      2006(5): 41-44.
      摘要:在胶束电动色谱模式下考察并优化了苯胺、邻甲苯胺、间甲苯胺和对甲苯胺4种芳香胺化合物分离的电泳条件(包括缓冲溶液的体系、浓度、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以及分离电压和分离温度等),实现了苯胺和甲基苯胺异构体在6 m in内的快速基线分离。在最优化条件下,对各种芳香胺的线性、检出限和重复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关键词:胶束电动色谱;苯胺;甲基苯胺;位置异构体   
      0
      |
      14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991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二茂铁修饰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测定对苯二酚

      朱永春, 王晶, 计红果
      2006(5): 45-47.
      摘要:在pH 7.0(Na2HPO4-NaH2PO4)的0.5 mol/L KC l溶液中,二茂铁修饰的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上,对苯二酚给出较好的电化学催化行为。在优化实验条件下,建立了循环伏安法直接测定对苯二酚的痕量分析方法。在1.0080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苯二酚阳极峰电流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Ip(μA)=1.751+0.111 4c(μmol/L)(r=0.995 3,SD=1.68),检出限为0.10μmol/L。方法简单、快速,直接用于污水中对苯二酚的检测,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对苯二酚;二茂铁;石墨粉-环氧树脂固态电极;循环伏安法;化学修饰电极   
      0
      |
      18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19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荧光光谱法研究黄藤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王彦卿, 张红梅, 张根成
      2006(5): 48-51.
      摘要:运用荧光光谱、紫外光谱法研究了中药黄藤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黄藤素与BSA形成基态复合物导致BSA内源荧光猝灭,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测定该反应的表观结合常数KA为1.650×105L.mol-1、结合位点数n为1.502;根据F rster能量转移理论,测得供体与受体间结合距离r为2.801 nm和能量转移效率E为0.190。  
      关键词:黄藤素;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能量转移   
      0
      |
      311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60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熊文明, 周方钦, 舒永红
      2006(5): 52-55.
      摘要:以纳米氧化铝负载双硫腙为固相吸附剂,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FAAS)作为检测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静态条件下纳米氧化铝负载双硫腙对贵金属离子(Au、Pd、Pt)的吸附性能,对影响待测离子吸附和解脱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考察与优化,最后,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冶炼渣中Au、Pt、Pd的测定,方法检出限(S/N=3)分别为2、50、4μg/L,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2%108%之间。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定快速,检出限低和吸附剂可重复使用等优点。  
      关键词:纳米氧化铝负载双硫腙;金;铂;钯;原子吸收光谱法   
      0
      |
      302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95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张敏, 史真, 白银娟, 高勇
      2006(5): 56-58.
      摘要:用柱塞泵进样、电喷雾电离质谱分别研究了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作为手性拆分试剂对(R)、(S)-2-丁醇进行的分子识别作用。研究表明,电喷雾电离质谱可以很好地反映这3种手性拆分试剂对(R)、(S)-2-丁醇的手性识别能力;并对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与(R)、(S)-2-丁醇形成的复合物,计算了热力学的平衡常数。研究了CapEx电压的变化对α-环糊精、β-环糊精、γ-环糊精的手性识别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不同的CapEx电压下,这3种环糊精对(R)、(S)-2-丁醇均有手性识别能力。  
      关键词:环糊精;手性识别;(R)、(S)-2-丁醇;电喷雾电离质谱(ESIMS)   
      0
      |
      25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99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蒸发/氧化法预处理-ICP/AES方法测定油品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范登利, 杨德凤, 颜景杰
      2006(5): 59-62.
      摘要:利用油气蒸发、残余物氧化的方法进行油样预处理,结合ICP/AES检测方法,可实现油品中金属含量的快速分析。该方法与常用的干法灰化-ICP/AES油品金属含量测定方法相比,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化、环境污染小。  
      关键词:金属;蒸发/氧化法;预处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重油;渣油   
      0
      |
      245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54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张丽芳, 薛飞群, 刘元元, 裘敏琦, 费陈忠, 张可煜, 孙海燕, 晁博
      2006(5): 63-65.
      摘要: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鸡组织(肌肉、肝、肾)中喹烯酮标示残留物3-甲基喹啉-2-羧酸的含量。组织匀浆样品经碱水解、液液萃取,采用HPLC-MS/MS电喷雾电离(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以喹啉-2-羧酸为内标进行定量。检出限为5μg/kg。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多反应监测;喹烯酮;3-甲基喹啉-2-羧酸;喹啉-2-羧酸   
      0
      |
      287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43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法用于兔血中贝诺酯代谢物的分析

      甘婷婷, 陈华, 夏之宁, 蒋雪梅, 张蓉, 辛龙涛, 喻彦林
      2006(5): 66-68.
      摘要:建立了一种用于药物在体内微量代谢物分析的毛细管电泳与化学发光在线联用方法,采用自制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联用装置,对家兔血液中贝诺酯的活性代谢物扑热息痛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各种影响因素后,得到优化的电泳分离条件。在优化条件下,监测了贝诺酯灌胃后家兔血液中扑热息痛的含量变化。扑热息痛含量在贝诺酯灌胃后4 h达到峰值,扑热息痛的回收率为90%115%,峰面积的RSD为2.1%2.9%。本方法快速简单,检测灵敏度高,干扰小,适用于生物样品的分析。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化学发光;药物代谢;贝诺酯;扑热息痛   
      0
      |
      27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72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荧光法研究乳酸环丙沙星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贾丽华, 曾晓丹, 郭祥峰, 王清滨
      2006(5): 69-72.
      摘要:采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乳酸环丙沙星(C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求得CFLX与BSA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根据热力学参数确定了CFLX与BSA之间的作用类型,在此基础上依据F rster能量转移机理探讨了CFLX与BSA相互结合时给体-受体间的距离。证实了CFLX与BSA结合作用为静态猝灭过程。  
      关键词:乳酸环丙沙星;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0
      |
      24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52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X7R型MLCC流延瓷膜显微结构的AFM研究

      马丽丽, 包生祥, 彭晶, 戴林杉
      2006(5): 73-76.
      摘要:针对多层陶瓷电容器流延瓷膜在迭片压片工艺中发生的起泡现象,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作为研究手段,分析对比了自制和进口流延瓷膜的微观结构差异,结果表明,瓷膜起泡的原因为瓷膜浆料中的粘结剂过多所致。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调节粘瓷比及调整流延工艺参数的建议,实践效果良好。  
      关键词:多层陶瓷电容器;微观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流延;瓷膜   
      0
      |
      30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8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曹玉珍, 莫翠云
      2006(5): 77-79.
      摘要:氨苯喋啶、呋塞米和阿米洛利是3种常用的利尿药,用常规荧光方法难以同时进行测定。本文运用新近提出的交替最小化协变矩阵误差算法结合三维荧光分析法对该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不仅能用于荧光光谱严重重叠体系的分辨,而且还具有快速和对组分数估计不敏感等特点。  
      关键词:交替最小化协变矩阵误差算法;氨苯喋啶;呋塞米;阿米洛利;多元分辨和校正   
      0
      |
      10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24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声表面波技术检测糜烂性毒剂芥子气的研究

      刘卫卫, 余建华, 潘勇, 赵建军, 伍智仲, 王艳武, 黄启斌
      2006(5): 80-82.
      摘要:采用溶剂挥发法形成了对糜烂性毒剂芥子气有快速响应和高选择性的聚合物纳米膜,以理论计算法得到其膜厚约为40 nm,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该膜进行了表征。研制的声表面波化学传感器响应速度快(最初响应时间<10 s),选择性好,检测范围宽(10200 mg/m3),灵敏度高(2 mg/m3)。  
      关键词:声表面波;循环伏安;芥子气;传感器   
      0
      |
      14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42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双(4-氨基苯甲酸)(1,10-邻菲罗啉)锌(Ⅱ)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尹汉东, 李刚, 王传华
      2006(5): 83-85.
      摘要:合成了配合物双(4-氨基苯甲酸)(1,10-邻菲罗啉)锌(Ⅱ),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化合物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参数为:a=4.353 9(1)nm,b=1.179 3(2)nm,c=3.079 1(1)nm,β=134.952(1)°,V=11.189(2)nm3,Z=16,F(000)=5 056,Dc=1.444 g/cm3,μ=0.936 mm-1,S=1.000,R1=0.067 2,wR2=0.177 6。配合物通过1,10-邻菲罗啉中的两个氮原子和对氨基苯甲酸根中的两个氧原子配位,形成六配位不规则八面体结构。  
      关键词:Zn(Ⅱ)配合物;4-氨基苯甲酸;1,10-邻菲罗啉;谱学分析;晶体结构   
      0
      |
      23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70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分析食品中的对位红

      喻凌寒, 宋之光, 牟德海, 陈江韩, 苏流坤, 李光宪, 杨运云
      2006(5): 86-88.
      摘要:用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阱质谱联用建立准确测定食品中对位红染料的方法。样品中的对位红用乙腈提取,浓缩后直接进行分析。色谱柱为Agilent C18(4.0×125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溶液(体积比70∶30),等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 in-1,外标法定量。质谱采用正离子电离方式,选择m/z156和277碎片离子作为定性离子,以丰度最高的碎片离子m/z277作为定量离子。对位红染料的检出限(LOD)为1.03 ng.g-1,定量下限(LOQ)为3.08 ng.g-1;回收率为86%112%,重复性好。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准确,且分析时间较短,分析周期仅需9 m in,适合大批样品的快速分析检测。  
      关键词:液质联用;对位红;食品;染料   
      0
      |
      187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6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测定面粉中痕量溴酸盐的研究

      梁春穗, 钟志雄, 姚敬
      2006(5): 89-92.
      摘要:采用离子交换柱后衍生离子色谱法测定面粉中痕量溴酸盐的含量。选用高容量柱,以9.0 mmol/LNa2CO3溶液为流动相,邻二甲氧基联苯胺盐酸盐(ODA)等为柱后衍生剂,在450 nm波长处检测。样品处理包括溶剂溶解、超声浸提、沉淀离心、过滤分离等步骤。B rO3-的检出限为0.033μg/L(3σ),线性范围为0.2260μg/L,样品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n=6),加标回收率在92%101%之间。共存离子F-、C l-、B r-、NO3-、NO2-、PO43-、SO42-以及苯甲酸、山梨酸、甜蜜素、糖精钠、柠檬酸、酒石酸等食品添加剂均对测定无干扰。  
      关键词:溴酸盐;面粉;离子色谱;柱后衍生   
      0
      |
      143
      |
      2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68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双波长双指示物催化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孙登明, 马伟, 冯俊杰
      2006(5): 93-95.
      摘要:研究了在pH 5.5的Na2HPO4-NaH2PO4缓冲溶液介质中,痕量Cu(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吖啶黄和酸性品红褪色的指示反应。通过测量450 nm和540 nm处,催化反应体系和非催化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利用铜离子浓度与两波长处吸光度差值的和呈线性关系,建立了双波长双指示物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铜的线性范围为0.6032μg/L,检出限为0.24μg/L。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铜;催化光度法;双波长;双指示物;吖啶黄;酸性品红   
      0
      |
      142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74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李善吉
      2006(5): 96-98.
      摘要:采用自制的聚氯乙烯多乙烯多胺(PVC-PP)树脂,在pH值为5.0的条件下,分离富集海水中的痕量铜、镍、钴,以1.2 mol/L盐酸溶液洗脱,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富集倍数最大可达100倍(回收率大于90%)。研究了吸附与洗脱的最佳条件,方法检出限分别为铜0.81μg/L、镍0.98μg/L、钴0.57μg/L(富集倍数100,S/N=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n=7),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05%之间。  
      关键词:聚氯乙烯多乙烯多胺树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海水;铜;镍;钴   
      0
      |
      241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89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荧光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双酚A

      余宇燕, 庄惠生, 沙玫, 张淑玲
      2006(5): 99-101.
      摘要:建立了用β-环糊精包被双酚A,使荧光强度增强,从而定量检测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含量的方法。在pH=4,波长λex/λem=282/318 nm时,检出限为0.2μg/L,线性范围为110μg/L,回收率为98%102%。本法检测灵敏、准确、快速简便。  
      关键词:荧光法;双酚A;β-环糊精;食品包装材料   
      0
      |
      1150
      |
      2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23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泛昔洛韦在NaOH修饰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测定

      李春哲, 李海南, 朴栋海, 王桂芬
      2006(5): 102-105.
      摘要: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DPSV)对抗病毒药泛昔洛韦(FCV)在NaOH修饰电极上的阳极溶出伏安行为进行了研究。在pH=3.0的B ritton-Rob inson(B-R)缓冲底液中,泛昔洛韦在+1.24 V有一良好的氧化峰,线性范围为8100μmol/L,检出限为0.52μmol/L,对实际样品进行了测定,并对泛昔洛韦的电极反应机理作了探讨。  
      关键词:泛昔洛韦;修饰电极;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反应机理   
      0
      |
      97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81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基于USB技术的毛细管电泳仪的改进

      赖瑢, 甘峰, 梁汝萍, 莫金垣
      2006(5): 106-109.
      摘要:研制基于通用、高速、热插拔、即插即用的串行总线(un iversal serial bus,USB)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的毛细管电泳仪。USB的引入克服了传统数据采集卡体积大,难于扩展,连接不方便,以及数据传输率不高等缺点。同时,基于C++开发了分析信号采集与处理软件,实现了分析信号采集与分析信号处理的一体化管理。应用该系统对实际样品的检测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USB;数据采集卡;数据处理   
      0
      |
      114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16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测定除草通

      邱萍, 倪永年
      2006(5): 110-112.
      摘要:提出了苹果、土豆、西红柿中除草通残留量的电分析化学测定方法,研究了除草通在汞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探讨了其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除草通在汞电极上具有吸附性质,其电极反应为不可逆的还原过程。本方法的测量线性范围为0.010.16 mg/L,检出限为9.1μg/L。  
      关键词:除草通;微分脉冲溶出伏安法;农药   
      0
      |
      8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34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酸性条件下荧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张明翠, 庄惠生
      2006(5): 113-115.
      摘要:基于酸性介质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荧光性质,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灵敏、直接测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新方法。在λex=282 nm,λem=363 nm时,该法线性范围为0.17.0 mg.L-1,相关系数r为0.999 6,方法检出限为0.05 mg.L-1。应用于玻璃瓶和塑料桶装蒸馏水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测定,回收率为98%105%。结果表明该法不仅简单、灵敏,而且可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关键词: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荧光光度法;测定   
      0
      |
      383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12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溴代靛红异构体含量的同时测定

      杜红霞, 张越, 牛玉环, 吴鹏程, 杜会茹, 孙志国, 邸晓涛
      2006(5): 116-117.
      摘要:采用紫外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测定常山酮合成工艺中同分异构体6-溴靛红和4-溴靛红的含量。4-溴靛红测定的线性范围280 mg/L,相对标准偏差0.178%,回收率99.9%100.1%;6-溴靛红测定的线性范围260 mg/L,相对标准偏差0.091%,回收率98.7%100.1%。该法简便、快捷、准确、灵敏。  
      关键词:紫外二阶导数分光光度法;6-溴靛红;4-溴靛红   
      0
      |
      12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3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预富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饮料中的痕量铅

      陈学泽, 梁静
      2006(5): 118-120.
      摘要:提供了一种测定μg/L级痕量铅的新方法。使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铵(APDC)作配位剂,在pH6.0的条件下,用氧化铝捕集、膜滤纸抽滤分离Pb-APDC配合物,然后用0.1 mol/L盐酸从膜滤纸上洗下氧化铝,得到能够直接用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铅的悬浊液。该法的特征质量为0.01 ng/1%。用本方法测定了6种饮料中的痕量铅,当n=6时,相对标准偏差为4.0%7.0%,脉动、天宝两种饮料的回收率为98%和104%,测定结果较为满意。  
      关键词:铅;氧化铝;饮料;预富集;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0
      |
      85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07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袁永海, 李建平
      2006(5): 121-127.
      摘要:介绍了酶传感器、细胞器传感器、免疫传感器等3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作用机理;综述了它们在农药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近况;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检测中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农药;综述   
      0
      |
      1163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63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及其在几类重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许彬, 王海龙, 魏开华, 张学敏, 杨松成
      2006(5): 128-132.
      摘要:代谢组学正成为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各种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各有优缺点,配有低温探头的核磁共振、混合型串联傅里叶变换质谱以及多种联用技术将成为代谢组学研究的关键技术。目前,大量多维代谢组学数据的分析方法和专用软件急待开发完善。代谢组学在肿瘤、老年痴呆症、心血管疾病、肝肾脏类疾病等研究中的应用取得一定进展,疾病代谢组学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代谢组学;疾病诊断;生物标志物;模式识别   
      0
      |
      182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2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