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2006 3
    • 小波包压缩-RBF网络同时测定润滑油中铁、铜、锌

      程正军, 张运陶
      2006(3): 1-5.
      摘要:将小波包压缩-RBF网络方法用于润滑油中铁铜锌三组分分光光度同时测定。该方法采用小波包函数对光谱数据进行压缩处理,用较大的小波包系数构成新的校正集和预测集代替原始的校正集和预测集,然后用RBF网络进行数据解析。研究表明,用b ior 2.4小波包处理原始测定数据,最佳小波基用log energe熵标准,选择适当阈值将变量数由46个压缩成25个(压缩比为0.54),整体预测效果最好。将此方法用于合成样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浓度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在2.50%9.40%之间;用于实际润滑油样品中铁、铜和锌的同时测定,解析值与原子吸收法(AAS)的测定值的相对误差绝对值在3.55%7.86%之间。应用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小波包压缩;RBF网络;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润滑油   
      0
      |
      69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997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三芳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双光子吸收性能研究

      刘旭峰, 钟增培, 许京丽, 许遵乐
      2006(3): 6-10.
      摘要:合成了系列三芳基咪唑化合物,用1H NMR、有机质谱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结构。测定了化合物的线性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用稀溶液荧光比较法测定了荧光量子产率,X-衍射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以超快速飞秒激光研究了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截面。测试结果表明:三芳基咪唑是一类新型有效的双光子吸收化合物,具有D-π-A结构的三芳基咪唑有着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较大的双光子吸收截面,具有双光子诱导蓝光发射光学特性,是双光子荧光显微与成像的候选材料。  
      关键词:2,4,5-三芳基咪唑;双光子吸收;双光子诱导荧光量子产率;双光子吸收截面   
      0
      |
      423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85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黄宝勇, 潘灿平, 张微, 王一茹, 曹喆, 江树人
      2006(3): 11-16.
      摘要:评价了在分析过程中添加分析保护剂(3-乙氧基-1,2-丙二醇和D-山梨醇)对农残分析定量结果可靠性以及补偿基质效应的影响,表明对大多数农药(尤其是乙酰甲胺磷、氧乐果、甲胺磷、对氧磷)能显著补偿由基质增强效应造成的定量误差,并降低了检出限;同时发现op-′DDT和pp-′DDT显示有基质减弱效应,保护剂对其没有补偿作用。建立了果蔬中45种农药的选择离子监测模式下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乙腈提取、N-丙基乙二胺键合固相吸附剂分散净化、气质联用(SIM方式)检测。该方法在0.055.00 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检出限在0.000 10.005 mg/kg之间(溴氰菊酯为0.04 mg/kg)。在葡萄中添加0.5 mg/kg浓度系列的各种农药,其添加回收率范围在73%11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1.6%。  
      关键词:基质效应;农药;多残留;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保护剂   
      0
      |
      843
      |
      3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66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罗琳, 马璇, 张艳莉, 刘炜, 黎明涛, 吴开力
      2006(3): 17-21.
      摘要: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比较猪晶状体中央和周边上皮细胞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将32个正常猪晶状体前囊膜所附着于的上皮细胞分为中央和周边两部分,经二维凝胶电泳分离和凝胶考马斯亮兰染色,质谱(MALD I-TOF-MS)鉴定差异蛋白质斑点,并对鉴定的蛋白质进行分类。结果显示来自中央与周边区域的猪晶体上皮细胞的蛋白在二维凝胶上分别有801和886个蛋白质斑点,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8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在功能上有一定趋向性,主要涉及代谢、细胞骨架、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转录因子等。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二维电泳;质谱;晶状体;上皮细胞   
      0
      |
      146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798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α-乳白蛋白与磷酰化黄酮弱相互作用ESI质谱研究

      吴建丽, 陈晓岚, 屈凌波, 卢建莎, 赵玉芬
      2006(3): 22-26.
      摘要:采用电喷雾(ESI)质谱技术,研究了4种磷酰化黄酮与α-乳白蛋白间的弱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4种磷酰化黄酮均能与α-乳白蛋白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但由于小分子结构稍有差别,它们跟α-乳白蛋白又分别有着不同程度的结合。  
      关键词:ESI质谱;磷酰化黄酮;α-乳白蛋白;弱相互作用   
      0
      |
      24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72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微波辅助提取/HPLC分析石蒜中的生物碱

      范华均, 栾伟, 李攻科
      2006(3): 27-30.
      摘要: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石蒜中的石蒜碱、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生物碱,建立了微波辅助提取/HPLC测定石蒜中这3种生物碱的分析方法。用正交试验设计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了样品颗粒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固液比等微波提取条件。采用三乙胺水溶液(pH 9.0)-乙腈-甲醇作为流动相对石蒜碱、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进行HPLC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400 mg/L,检出限分别为5.0、5.1、10.2 ng,RSD分别为2.2%、5.7%和4.4%。与传统的溶剂回流法比较,MAE提取法快速、高效。用本法分析了10个不同产地石蒜中石蒜碱、力可拉敏和加兰他敏。  
      关键词:微波辅助提取;HPLC;石蒜;石蒜碱;力可拉敏;加兰他敏   
      0
      |
      729
      |
      2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17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水质COD、DO测试结果可信度的未确知数分析方法

      任伯帜, 王西峰, 胡国华
      2006(3): 31-34.
      摘要:水质COD、DO测试易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其测试结果是一具有可信度的未确知数。为确保测试结果能正确反映所测COD、DO实际情况,进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未确知数理论运算应用于水质COD、DO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分析,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经理论分析和实际测试表明,该法较好地评判水中COD、DO测试结果以及相应于结果的可信度,可推广应用于水质分析。  
      关键词:化学需氧量;溶解氧;未确知数;水质分析   
      0
      |
      228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27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肖鹏, 欧忠文, 张云怀, 徐滨士, 丁培道
      2006(3): 35-38.
      摘要:报道了利用改进的冷冻蚀刻制样技术对非水介质中原位合成的纳米分散系进行的电子显微镜表征结果。研究了冷冻蚀刻电镜技术观测原位合成纳米分散系的制样步骤、制样方法,并利用冷冻蚀刻电镜技术原位观测了3种纳米分散相的粒径、粒径分布和聚集状态。激光散射法与冷冻蚀刻电镜表征的对比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分散系中纳米相的粒径和粒径分布用两种表征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但冷冻蚀刻电镜表征与激光散射法相比具有准确、直观、清晰、立体的特点,并且可同时采集多种信息。与激光散射法相比,是一种表征非水纳米分散系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原位合成;非水纳米分散系;冷冻蚀刻;冷冻蚀刻电镜;激光散射法   
      0
      |
      244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33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Hb-CTAB/GC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对NO的电催化检测

      何晓英, 朱林
      2006(3): 39-42.
      摘要:将血红蛋白(Hb)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同时修饰到玻碳电极(GC)上,制备了稳定的Hb-CTAB/GC电极。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技术研究了Hb-CTAB/GC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在pH 4.22的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中于-0.151 V和-0.282 V处有一对氧化还原峰,对应于血红蛋白中血红素辅基Fe2+/Fe3+的氧化还原反应,溶液pH值及氧气对伏安行为有影响。修饰电极能够催化NO的电还原。在NO浓度为5.0×10-62.7×10-5mol/L的范围内,还原峰电流与NO的浓度成线性关系,提供了对NO进行电催化检测的可能性。  
      关键词:血红蛋白;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一氧化氮;直接电化学   
      0
      |
      155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00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葡萄保鲜过程中SO2的离子色谱法测定

      钟梅, 武荣兰, 吴斌, 蔡依莎, 王吉德
      2006(3): 43-45.
      摘要:研究了离子色谱法(IC)检测葡萄保鲜过程中SO2的方法,并用于SO2释放量及葡萄中SO2残留量的检测。SO2被水吸收或提取后,由H2O2氧化成稳定的SO42-。用离子色谱仪测定SO42-的含量,与碘量法、盐酸付玫瑰苯胺比色法作对比,结果很好地吻合。结果表明,IC法是一种测定葡萄保鲜过程中SO2及SO2残留量的准确、方便、快速的方法,可用于SO2使用效果的评价。  
      关键词:离子色谱法;二氧化硫;葡萄;保鲜   
      0
      |
      22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19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不同工艺处理的烟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反相HPLC分析

      王蕾, 孟广宇, 于瑞国, 廖旭东, 韩杰锋, 李荣
      2006(3): 46-49.
      摘要:选取云南、贵州、河南的经不同工艺处理生丝、薄板干燥、高温气流干燥的烟丝;采用微波协助萃取技术进行样品的前处理;经活化的阳离子交换柱进行纯化,再用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对其游离态氨基酸进行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工艺处理的烟丝,其游离态氨基酸含量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变化,且不同地区的样本也表现出特征性差异。其中薄板烘丝与对照组的表现为:在检出的17种氨基酸中,组氨酸、脯氨酸、丙氨酸等含量下降30%50%,其余的变化不明显。而高温气流干燥与对照组则表现出明显的差异,17种氨基酸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尤其是如天门冬氨酸、脯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有明显的减少。  
      关键词:游离态氨基酸;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微波萃取;烘丝   
      0
      |
      319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86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赵燕, 杨兴斌, 孙晓莉, 柳文敏, 张生勇
      2006(3): 50-52.
      摘要:为分析不对称二羟化产物对氯苯乙二醇对映体样品的光学纯度,建立了对氯苯乙二醇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CE)手性分离方法。以磺化β-环糊精(S--βCD)为手性选择剂,通过对S--βCD浓度、背景电解质pH值、操作电压等分离影响因素的研究,优化了分离条件,成功地对对氯苯乙二醇对映体样品进行了手性拆分;同时,也对该对映体样品进行了光学纯度检查,并与HPLC测定结果作比较。结果表明,3批样品中对映体过量(e.e.)测定值与HPLC法结果相一致。该CE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该对氯苯乙二醇中性化合物的手性拆分和e.e.值的测定。  
      关键词:对氯苯乙二醇;磺化β-环糊精;手性分离;光学纯度;毛细管电泳   
      0
      |
      23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46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TiO2掺杂La和Ce离子光催化薄膜的微结构与催化特性研究

      钱天才, 王绍华
      2006(3): 53-55.
      摘要: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薄膜,在薄膜中掺杂了Ce和La离子,并对其微结构和光催化特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元素的加入量和热处理的温度能使薄膜的晶体结构产生重大改变,从而影响到TiO2的催化性能。当掺杂量和热处理温度适当时,能够获得光催化性能最好的TiO2薄膜。  
      关键词:TiO2薄膜;溶胶-凝胶;光催化性能   
      0
      |
      14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76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隋凯, 李军, 卫锋
      2006(3): 56-59.
      摘要:建立了小麦中雪腐镰刀菌烯醇(NIV)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水(体积比85∶15)混合溶剂进行提取,通过多功能净化柱(MFC)进行一次性净化,以C18柱为分离柱,水-乙腈-甲醇(体积比90∶5∶5)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检测。在小麦样品中,本方法在0.25μg/g添加范围内的回收率为87%99%;相对标准偏差为1.5%8.3%;DON和NIV的检出限分别为0.12和0.16μg/g(S/N=3)。  
      关键词:雪腐镰刀菌烯醇(NIV);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多功能净化柱(MFC);高效液相色谱   
      0
      |
      42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56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王家俊, 汪帆, 马玲
      2006(3): 60-63.
      摘要: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结合烟煤的傅里叶变换红外漫反射光谱,分别建立了预测发热量、挥发分和灰分的校正模型,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 7、0.903 4和0.978 9;全交互效验均方残差(RMSECV)分别为:156.36、0.35和1.36;预测范围分别为:4 0006 500 Cal/g、13%16%、18%40%。通过对模型进行成对t-检验,在显著性水平0.05的条件下,其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对比,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该法应用于快速分析煤质,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偏最小二乘算法;傅里叶变换红外漫反射光谱;煤质   
      0
      |
      14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60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极谱催化波测定脉络宁口服液中的肉桂酸

      王福民
      2006(3): 64-67.
      摘要:应用线性扫描极谱法(LSV)、循环伏安法(CV),在1.0 mol/L HAc-NaAc(pH 4.1)含溶解氧的支持电解质中,对肉桂酸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在该支持电解质中于-1.50 V(vs.SCE)处发现肉桂酸产生一灵敏的催化极谱还原峰,其峰电流与肉桂酸的浓度在2.5×10-67.5×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1);检出限为8.0×10-7mol/L,对8.0×10-5mol/L的肉桂酸溶液进行11次平行测定,RSD为1.4%。并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肉桂酸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电极反应过程为不可逆过程。该方法已用于测定脉络宁口服液中的肉桂酸。  
      关键词:肉桂酸;脉络宁口服液;溶解氧;极谱催化波;循环伏安法   
      0
      |
      7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38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低温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痕量气体硫化氢

      李新华, 刘景双, 贾益群
      2006(3): 68-69.
      摘要:采用GC-7890Ⅱ气相色谱仪和自行研制的控温炉,以Chromosorb G为吸附剂,液氮为冷冻剂,低温吸附大气中痕量硫化氢,在130℃下热解吸4 m in后,直接进入色谱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和回收率均较好,当样品体积为1 L时,检出限为0.192 ng/L。  
      关键词:低温吸附;热解吸;气相色谱;痕量气体;硫化氢   
      0
      |
      390
      |
      1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110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生物可利用镉

      高云涛, 刘晓海, 项朋志, 施润菊, 胥义能
      2006(3): 70-73.
      摘要:建立了环境样品中生物可利用镉的镀铋膜电极微分电位溶出分析法(DPSA),考察了同位镀铋膜测定镉的条件。结果表明在HAc-NaAc介质中镉可在镀铋膜电极上得到灵敏的微分电位溶出峰(V=-0.84 V),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6μg/L,结合3步连续萃取,利用标准加入法对环境样品中的生物可利用镉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2.3%4.1%,加标回收率97%104%。  
      关键词:环境;微分电位溶出;铋膜电极;镉   
      0
      |
      184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16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吴敏, 林建忠, 邹伟, 吴抒怀, 周昱
      2006(3): 74-76.
      摘要:研究并建立了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脂溶性染料的高效液相色谱法,8种染料包括:对位红、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苏丹橙G、苏丹红7B、苏丹红G。优化了色谱条件。8种脂溶性染料标准在0.15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辣椒酱及酱油样品中8种染料的平均回收率为87%103%,检出限达0.05 mg/kg。  
      关键词:脂溶性染料;高效液相色谱;食品;苏丹色素;对位红   
      0
      |
      560
      |
      2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58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王书俊, 王志华, 李昂
      2006(3): 77-79.
      摘要:采用累积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喷气燃料中痕量钒。累积直接进样具有富集样品中痕量金属元素的作用,方法的检出限低、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回收率在96%10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1.4%4.4%(n=6)。用于喷气燃料中痕量钒的直接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钒;石墨炉原子吸收;喷气燃料;痕量分析   
      0
      |
      93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74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大白鼠脑组织中的铝

      孙梅, 陈树榆, 杨仁康, 余华明
      2006(3): 80-82.
      摘要:建立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大白鼠脑组织中痕量铝的方法。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考察了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方法检出限为0.56μg/L,对于100μg/L A l标准溶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3%(n=10)。用此法测定了大白鼠脑组织中铝含量,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鼠脑;铝   
      0
      |
      73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52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微流动注射芯片化学发光法检测鱼虾中的四环素

      裴翠锦, 章竹君, 刘伟
      2006(3): 83-85.
      摘要:在微流动注射芯片上设计了螺旋形流通池,并采用精确时间控制进样方式,结合四环素(TC)对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建立了微流动注射芯片化学发光法测定鱼虾中四环素的新方法。该系统中螺旋形反应池由激光雕刻机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50×40×3 mm)上雕刻而成。在实验所建立的最佳条件下,该方法在2.0×10-71.0×10-5g/mL范围内化学发光的降低值与四环素的质量浓度具有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8g/mL,相对标准偏差为1.7%(n=11,ρ=5.0×10-7g/mL),检测结果满意。  
      关键词:微流动注射;芯片;化学发光;四环素;食品安全   
      0
      |
      273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67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双硫腙分光光度法测定离子液体中Zn2+含量

      魏献军, 黄丹峰, 王军
      2006(3): 86-88.
      摘要:利用双硫腙与锌离子可生成稳定红色络合物的性质,建立以甲醇为溶剂,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室温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bm im]BF4)中锌离子含量的方法。在波长507 nm下,锌离子的质量浓度在40.5405μg.L-1之间与吸光度成较好的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A=0.000 83ρ+0.004 41,r=0.998 6,摩尔吸光系数:5.43×104L.mol-1.cm-1。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为7.5%(n=5),平均回收率为102%。  
      关键词:锌离子;离子液体;双硫腙;甲醇;分光光度法   
      0
      |
      62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3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HPLC-MS/MS多反应监测法测定藜蒿中绿原酸的含量

      颜流水, 丁军军, 史蓉蓉, 杨晓燕, 万益群
      2006(3): 89-91.
      摘要:用MS/MS作为HPLC的检测器,采用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建立了HPLC-MS/MS测定藜蒿中绿原酸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250μg/L,检出限为0.5μg/L。通过样品的不同加标试验,回收率为96%98%,精密度RSD(n=5)为1.3%2.2%。实际样品分析表明,藜蒿茎中绿原酸的含量为11.8 mg/g。本方法选择性高、灵敏、快速,也适用于其它复杂体系中绿原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关键词:藜蒿;串联质谱;绿原酸;多反应监测   
      0
      |
      375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7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曾雪灵, 叶明立, 陈永欣, 朱岩
      2006(3): 92-94.
      摘要:采用加速溶剂萃取(ASE)快速萃取仪提取肉制品中的硝酸根及亚硝酸根,并用KOH梯度淋洗,IonPac AS18离子色谱柱分离,电导检测对其进行检测。在相同的萃取体积和萃取时间下,ASE萃取与传统超声萃取相比具有萃取率高的优点。在所建立的色谱条件下,NO3-、NO2-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或峰高具有很好的线性和重复性。检出限分别为2.33、1.62μg/L。  
      关键词:加速溶剂萃取;NO3-;NO2-;离子色谱   
      0
      |
      367
      |
      1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00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聚乙烯醇增敏铋膜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蜂蜜中锌

      李新华, 张丽霞, 张炳芬
      2006(3): 95-97.
      摘要:报道了一种快速测定蜂蜜中痕量Zn的电分析方法。蜂蜜不经消化,用二次蒸馏水直接溶解,可获得透明溶液。在pH=8.65的NH3.H2O-NH4C l缓冲溶液体系中,加入聚乙烯醇,采用玻碳电极镀铋做工作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铂为辅助电极的三电极体系测定了3种蜂蜜中的Zn,获得了灵敏的阳极溶出峰,线性范围为0.48 mg/L,检出限为0.135 mg/L,加标回收率和样品测定RSD(n=6)分别为98%100%和2.4%4.5%。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还可以避免使用汞电极带来的污染。  
      关键词:聚乙烯醇;增敏;铋膜电极;阳极溶出法;蜂蜜;锌   
      0
      |
      15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96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刘布鸣, 卢文杰, 林霄, 陈家源, 牙启康
      2006(3): 98-99.
      摘要: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棒柄花中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其含量。色谱柱Reliasil-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体积比22∶78),流速1.0mL/m in,检测波长257 nm。结果待测组分在0.080 40.281 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5,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RSD为1.8%(n=6)。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棒柄花;反式-4-(1-丙烯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0
      |
      77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49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谢玉璇, 谢天尧, 刘秋英, 官春华
      2006(3): 100-102.
      摘要: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导法建立了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3种结构相近磺胺药物的分离检测方法。以2 mmol/L磷酸氢二钠-0.6 mmol/L磷酸二氢钠为电泳运行液,分离电压+12 kV,上述3种磺胺药物在10 m in内实现了基线分离,线性检测范围为0.8100 mg/L,检出限为0.2 mg/L(S/N=3)。探讨了缓冲溶液的种类、浓度、pH等诸因素对分离检测结果的影响。应用于市售复方磺胺嘧啶片和小儿安散中磺胺药物的含量测定,取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电导检测;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二甲嘧啶   
      0
      |
      389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8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SiO2包覆纳米CaCO3的透射电镜表征

      施用晞, 邵磊, 陈建峰
      2006(3): 103-105.
      摘要: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电子衍射模式下,用适当孔径的物镜光阑选择非晶态S iO2的衍射区域,拍摄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S iO2包覆纳米CaCO3的暗场像。与未经包覆S iO2的纳米CaCO3的暗场像作对比,可以看出经过S iO2包覆的纳米CaCO3粒子周围有一白色亮环,从而得到S iO2包覆层的暗场照片。用高分辨方法观察了包覆层与CaCO3粒子间的界面情况。  
      关键词:SiO2-CaCO3纳米复合材料;透射电子显微镜;暗场像   
      0
      |
      626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293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甲基苯基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混合物的GC-MS分析

      蒋可志, 蒋剑雄, 来国桥, 邬继荣, 倪勇, 邱化玉
      2006(3): 106-108.
      摘要:使用GC-MS分析热缩合法生产的氯硅烷粗单体时,发现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在HP-5毛细管柱上难以得到有效的分离。采用过量甲醇对粗产品氯硅烷进行甲氧基化后,甲基苯基二氯硅烷和苯基三氯硅烷相应的甲氧基化产物在色谱柱上能得到有效的分离,可为其色谱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甲基苯基二氯硅烷;苯基三氯硅烷;气相色谱-质谱;甲氧基化   
      0
      |
      339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61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吕岱竹, 王明月, 袁宏球, 陈雪华
      2006(3): 109-111.
      摘要:采用HPLC法测定了迷迭香超临界提取物(SFE)中的鼠尾草酸与鼠尾草酚。SFE样品用甲醇超声提取,以C18为固定相,乙腈-水为流动相,在285 nm检测波长下,用外标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鼠尾草酸与鼠尾草酚校正曲线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150 mg/L与0.550 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与0.999 6,检出限分别为0.1和0.8 mg/L,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和95%。本方法快速准确,分离效果好。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   
      0
      |
      955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46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氮

      张丰如, 何江
      2006(3): 112-114.
      摘要:研究了用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中的总氮,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消解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省时、消解完全的特点,精密度和准确度均令人满意。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4 29.60 mg/L,水样加标回收率为101%103%,相对标准偏差为0.13%0.44%。  
      关键词:总氮;过氧化氢-微波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   
      0
      |
      694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23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高分子荧光微球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某些应用

      于淼, 邹明强, 何昭阳
      2006(3): 115-119.
      摘要:新近发展的高分子微球具有粒度均一、稳定性好、可连接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从而便于多参数分析等优点,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阐述了高分子荧光微球在免疫分析、高通量药物筛选、药物载体、固定化酶、细菌和病毒诊断、单个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型、细胞因子鉴定以及单细胞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并简介了某些最新进展。  
      关键词:荧光微球;生物医学;应用   
      0
      |
      935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44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周丽华, 邓慧敏, 邓芹英, 赵善楷
      2006(3): 126-131.
      摘要:近年来,为了克服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m 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 ization m ass spectro-m etry,MALD I-MS)测定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sm all relative molecu larm ass compounds,SMC)(<1 500 u)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些方法的使用进一步促进了MALD I-MS对SMC的定性、定量分析。本文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及在MALD I-MS分析SMC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基体辅助激光解吸/电离质谱;小相对分子质量物质;分析方法;进展   
      0
      |
      19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340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