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栏目介绍
收录情况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模板
出版伦理
开放获取声明
同行评审过程
版权和许可信息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栏目介绍
收录情况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模板
出版伦理
开放获取声明
同行评审过程
版权和许可信息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最新刊期
2005
年
第
4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GC-MS/SIM法同时测定食品中的苏丹红Ⅰ
Ⅳ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黄晓兰, 吴惠勤, 黄芳, 林晓珊, 邓欣
2005(4): 1-5.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选择离子检测法(SIM),建立了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快速简便的同时测定食品中苏丹红Ⅰ
Ⅳ
的新方法。色谱柱为PR-SR石英毛细管柱(20m×0.25mm),进样口温度280℃,柱温200℃,以15℃/min升至280℃;柱前压130kPa,载气He;EI离子源,选择m/z77,105,115,143,176,247,248,261,352,380用于SIM检测,并按不同的采样时间分成4组,每组4个离子,分别对应于每种苏丹红进行定性分析确证;选择苏丹红Ⅰ
Ⅳ
各自的分子离子峰m/z248,276,352,380作抽出离子图进行定量分析。苏丹红Ⅰ、Ⅱ的线性范围为0.01
1
0.0mg/L,苏丹红Ⅲ、Ⅳ的线性范围为0.1
1
0.0mg/L;检出限苏丹红Ⅰ、Ⅱ为1μg/kg,苏丹红Ⅲ为5μg/kg,苏丹红Ⅳ为10μg/kg;回收率86%
9
5%。本法与欧洲健康与消费者保护委员会的方法(HPLC法)相比灵敏度高1
2
个数量级,分析时间缩短,用色谱保留时间、质谱同时定性,消除了食品中杂质的干扰,结果准确可靠,选择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所有食品成品及原料的检验。  
关键词:苏丹红ⅠⅣ;食品;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
0
|
879
|
4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68790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共振光散射探针法测定壁画胶结材料中蛋白质含量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陈广德, 朵吉华
2005(4): 6-9.
摘要:用酸性铬蓝K(ACBK)为共振光散射探针,对壁画含不同颜料的胶结材料中的蛋白质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在pH3.96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条件下,在λ=345nm处,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标准样品绘制工作曲线。测定敦煌壁画中含不同颜料的胶结材料中蛋白质结果分别为:白色颜料1.5361μg/mg;绿色颜料1.5714μg/mg;蓝色颜料1.6801μg/mg;棕色颜料1.8756μg/mg和红色颜料3.2673μg/mg。对BSA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3
1
0.88mg/L。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8%,蛋白质的加标回收率为95%
1
07%。  
关键词:共振光散射;蛋白质;酸性铬蓝K;壁画胶结材料
0
|
160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25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主成分-BP算法在近红外光谱法纸浆卡伯值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吴新生, 谢益民
2005(4): 10-12.
摘要:提出采用主成分-BP算法建立纸浆卡伯值近红外光谱法在线测量模型。结果表明,这种算法由于既考虑到了近红外光谱响应的非线性因素,又可防止BP算法在建模时出现“过拟合”的现象,利用该算法建立的纸浆卡伯值测量模型与一元回归、多元回归和主成分回归等线性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关键词:主成分-BP算法(PCR-BP);近红外光谱(NIR);卡伯值;纸浆
0
|
131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83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多巴胺在2-氨基-5-巯基-[1,3,4]三氮唑自组装膜电极上的准可逆行为研究及分析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传银, 周享春, 陆光汉
2005(4): 13-16.
摘要:利用新合成的巯基试剂2-氨基-5-巯基-[1,3,4]三氮唑在金电极表面进行了首次自组装,用电化学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自组装膜电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多巴胺在该自组装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该自组装膜能有效促进多巴胺在电极与溶液之间的电子传递,表现为二电子传递的准可逆行为,电极反应速率常数为0.105cm/s。该自组装膜电极用于多巴胺注射液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2-氨基-5-巯基-[1,3,4]三氮唑;多巴胺;自组装膜;准可逆行为
0
|
115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492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肌肉组织中的氯霉素残留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秦燕, 朱柳明, 张美金, 林峰, 林海丹
2005(4): 17-20.
摘要:建立了动物肌肉组织中氯霉素残留检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样本用乙腈-醋酸缓冲液(pH=5.0)(体积比80∶20)匀质提取,乙酸乙酯液-液分配净化,以甲醇-水溶液(体积比40∶60)作为流动相经反相色谱柱分离后进行质谱分析。采用负电喷雾电离源,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信号采集。定性诊断离子对为m/z320.9/257.0,320.9/152.0和320.9/194.0;m/z320.9/152.0用于外标法定量。空白样品及其添加实验表明,与标准CAP溶液相比,特征离子相对强度比值吻合、稳定,无基质成分的干扰,结合保留时间可实现准确定性。方法的检出限(S/N=3)和定量下限(S/N=10)分别为0.03和0.1μg/kg。不同肌肉基质样本添加水平在0.1
1
.0μg/kg时,平均回收率为77%
9
0%,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该方法前处理简单、灵敏、回收率高、精密度好,符合残留的确证分析方法要求,已应用于日常工作中CAP残留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关键词:氯霉素;液相色谱-质谱;确证分析;动物肌肉
0
|
171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32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环己烷存在下β-环糊精诱导西维因室温磷光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鹿贞彬, 黄高凌, 朱亚先, 张勇
2005(4): 21-23.
摘要:将环己烷(CH)引入β
环
糊精(β
C
D)诱导西维因(CBL)室温磷光(RTP)体系,由于CH和β
C
D及CBL形成包络物,可观测到CBL强的RTP。研究了温度、pH值以及形成包络物的3种组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对这一体系RTP的影响,优化了实验条件,建立了CBL的RTP测定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2.0
2
0.0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CBL的RTP强度和其浓度成正比,方法检出限达0.43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0%(n=7)。将该方法用于合成样品的分析,结果满意。  
关键词:西维因;环己烷;包络物;室温磷光
0
|
118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37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聚亚甲基蓝和纳米金修饰玻碳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颜, 袁若, 柴雅琴, 李群芳, 唐点平, 戴建远, 钟霞
2005(4): 24-27.
摘要: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上电聚合一层稳定的亚甲蓝聚合物膜,研究了这层膜在0.1mol/L磷酸缓冲溶液(pH7.0)中的电化学性质。用纳米金溶胶与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构成复合固酶基质,采用溶胶-凝胶法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于亚甲蓝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成了新型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实验发现,加入纳米金后提高了酶电极对葡萄糖的电流响应,所制备的传感器具有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对葡萄糖的线性响应范围为1×10-6
3
×10-3mol/L,检出限为5×10-7mol/L。并具有抗尿酸、抗坏血酸干扰的特点。  
关键词:聚亚甲蓝;葡萄糖传感器;纳米金;电聚合
0
|
830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4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LC-ESI/MS分析食品中微量苏丹红Ⅰ
Ⅳ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喻凌寒, 杨运云, 闫世平, 陈江韩, 李光宪, 牟德海, 蔡大川
2005(4): 28-31.
摘要:建立了准确可靠的用LC-ESI/MS分析食品中4种苏丹红色素的方法。样品中的苏丹红用乙腈提取,不需纯化。色谱柱为AgilentC18(15cm×2.1mm,3μm),流动相为乙腈-0.5%乙酸溶液(体积比72∶28)。采用正离子电离方式,每种化合物选择3个碎片离子为定性离子以获得高选择性,选取每个化合物丰度最高的碎片为定量离子以获得高灵敏度。4种苏丹红色素的检出限(LOD)和定量下限(LOQ)均为ng/g水平。标准加入量为0.2μg/g水平时的回收率为86%
9
8%,且重复性良好。本方法仪器分析时间仅需8min,适合于大量样品的日常快速分析。  
关键词:液质联用;苏丹红;食品;色素
0
|
613
|
1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68867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微柱分离-ICP-MS测定高纯氧化钆中14种稀土杂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继东, 伍星, 郑永章
2005(4): 32-34.
摘要:研究了采用自制微柱分离装置分离Gd2O3基体的条件,99.9%以上基体被分离,分离周期为36min。建立了高纯Gd2O3中分离Gd后测定Yb、Lu以及内标补偿法直接测定其它12种稀土杂质的ICP-MS分析方法。定量下限为0.08
0
.80μg/g,加标回收率为85%
1
15%,相对标准偏差为1.1%
8
.5%。方法可满足快速测定99.999%Gd2O3中14种稀土杂质的要求。  
关键词:微柱分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纯Gd2O3;稀土杂质
0
|
171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59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凝胶醌氢醌PVC涂膜曲马多选择电极的研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黄超伦, 修荣, 董秋香, 陈雄治, 游红权
2005(4): 35-38.
摘要:研制了一种新型PVC涂膜曲马多选择电极,该电极以凝胶醌氢醌电极为内参比电极,外涂含曲马多-四苯硼离子缔合物的PVC膜构建而成。其Nernst响应范围为4.0×10-5
1
.0×10-2mol·L-1,斜率为57.4mV/pc(25℃),检出限为1.9×10-5mol·L-1,适用的pH范围为2
8
。电极性能稳定,用于片剂中盐酸曲马多含量测定,回收率为96%
1
02%,结果与中国药典法一致。  
关键词:盐酸曲马多;离子选择电极;凝胶;醌氢醌电极
0
|
6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7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吖啶酮类衍生物的光电性质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谭颂德, 陈文华, 宋继国, 许遵乐
2005(4): 39-41.
摘要:测定了8个吖啶酮类衍生物的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荧光量子产率,以研究它们的结构与光学性质之间的关系。用循环伏安法测出它们各自的电子势,发现吖啶酮类衍生物都具有较高的电子亲和势,表现出比常用的电子传输材料2-(4-联苯基)-5-(叔丁苯基)-1,3,4-二唑(PBD)更容易被还原的优良电化学性能。  
关键词:吖啶酮类衍生物;量子产率;循环伏安法
0
|
270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66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声表面波分子印迹技术检测甲基膦酸二甲酯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潘勇, 王艳武, 伍智仲, 余建华, 黄启斌
2005(4): 42-44.
摘要:以分子印迹(MIP)电聚合的成膜方法,在声表面波(SAW)双通道延迟线上制备了对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有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薄膜(纳米级),并证实了分子印迹的明显效果,所研制的声表面波分子印迹传感器(SAW-MIP)对甲基膦酸二甲酯的检出限为5mg/m3。  
关键词:声表面波;分子印迹;甲基膦酸二甲酯
0
|
271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48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海洋真菌Hypoxylon oceanicum对1,2,3,4-四氢萘的转化及其产物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厚金, 蓝文健, 林永成
2005(4): 45-47.
摘要:南海海洋真菌Hypoxylonoceanicum(326#)以葡萄糖(10g/L)、蛋白胨(2g/L)、酵母膏(1g/L)、20%的人工海水为培养基,在培养液中添加200mg/L的1,2,3,4-四氢萘,培养7d,对转化产物进行提取,经GC-MS和NMR检测,发现转化产物中有1个主要氧化产物3,4-dihydro-4-hydroxy-1(2H)
n
aphthalenone,占96.16%。另外3个氧化产物为:3,4-dihydro-1(2H)-naphthalenone,1,2,3,4-tetrahydro-1-naphthalenol和1,2,3,4-tetrahydro-1,2-naph-thalenediol。该微生物催化氧化反应发生在四氢萘的非活性的饱和碳上,显示出海洋真菌Hypoxylonoceanicum(326#)具有独特的生物氧化机制。  
关键词:海洋真菌;生物转化;Hypoxylon oceanicum;1,2,3,4-四氢萘;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
0
|
184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63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Ru(phen)
3
2+
-SDBS-KMnO
4
化学发光体系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韶虹, 郗娟, 吉邢虎, 何治柯
2005(4): 48-50.
摘要:当硫酸介质中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存在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可以增强三(1,10-菲咯啉)钌(Ⅱ)[Ru(phen)23+]-KMnO4化学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直接检测G-SH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和检出限分别为5.0×10-2
2
.0μg·mL-1和3.5×10-2μg·mL-1,对1.0μg·mL-1的G-SH溶液平行测定11次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5.8%。将其用于合成样品中G-SH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并提出了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化学发光;三(1,10-菲咯啉)钌(Ⅱ)
0
|
119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6887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聚酰胺-胺树形分子与染料相互作用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徐厚才, 罗运军, 刘江伟, 李国平, 谭惠民
2005(4): 51-53.
摘要: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酯端基的半代聚酰胺-胺(PAMAM)树形分子与直接湖蓝5B染料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发现静电相互作用和非极性相互作用同时存在,但静电相互作用起主要作用。半代树形分子导致直接湖蓝5B染料分子采取一定的定向排列,从而引起染料吸收光谱的变化。用分子激子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聚酰胺-胺;染料;分子激子;分光光度法
0
|
157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77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大豆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祁彦, 张新忠, 杨强, 雍炜
2005(4): 54-57.
摘要:建立了LC-MS选择离子监测(SIM)同时检测大豆中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正己烷液-液分配,Florisil柱净化,然后采用HPLC-ESI(+)-MS测定。6种磺酰脲类除草剂在25
1
0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6
0
.9997。在0.02
1
.0mg/kg范围内,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2%
9
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9%
7
.7%。方法的检出限低于10μg/kg。  
关键词:除草剂;磺酰脲类;大豆;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
0
|
27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18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流动注射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左旋多巴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马红燕, 郑行望, 章竹君
2005(4): 58-60.
摘要:基于左旋多巴对鲁米诺在铂电极上弱的电氧化发光信号的强增敏作用与流动注射技术的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左旋多巴的电化学发光分析新方法。该法测定左旋多巴的检出限为2.0×10-10g/mL,线性范围为4.0×10-10
2
.0×10-6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0%(n=11)。该法简单、快速、灵敏,已成功地用于样品中左旋多巴的测定。  
关键词:电化学发光分析;左旋多巴;鲁米诺;流动注射分析
0
|
247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73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庞国芳, 曹彦忠, 张进杰, 贾光群, 范春林, 李学民
2005(4): 61-63.
摘要: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禽肉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残留的分析方法。禽肉样品用0.1mol/LNa2EDTA-Mcllvaine缓冲溶液提取,清液用OasisHLB固相萃取柱和Carboxylicacid阴离子交换柱净化,用流动相洗脱定容后,用紫外检测器于350nm测定。在5
1
00μg/kg添加水平,回收率为60%
1
00%,相对标准偏差在16%以内。土霉素、四环素的检出限为2μg/kg,金霉素、强力霉素的检出限为5μg/kg。  
关键词:禽肉;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强力霉素;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
0
|
1386
|
1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50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苹果中多效唑残留量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白桦, 邱月明, 张青
2005(4): 64-66.
摘要:苹果样品中的多效唑用丙酮-乙酸乙酯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净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电子轰击源正离子方式进行测定,外标法定量。通过监测离子的相对丰度对阳性结果进行确证。空白苹果样品中添加量在0.02
0
.5mg/kg范围时,回收率达到90%
9
8%,相对标准偏差5.0%
8
.6%,检出限为0.02mg/kg。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多效唑;苹果
0
|
269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87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SDE-GC-μECD分析水中挥发性卤代烃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雅岚, 陈世桢, 陈新苗, 张桃芝
2005(4): 67-69.
摘要:运用微滴溶剂萃取-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联用技术(SDE-GC-μECD)对水中挥发性卤代烃(VHH)的分析进行了可行性探讨,优化了微滴溶剂萃取技术的多种影响因素。方法在0.1
2
0μg/L之间呈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1
0
.9998,相对标准偏差在1.2%
4
.6%之间,加标回收率在83%
1
17%之间。该方法所用的有机溶剂很少(1
2
μL),装置简便,是值得推广的绿色环保、高效的前处理方法。  
关键词:挥发性卤代烃;微萃取;气相色谱-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
0
|
95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82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快速富集检测海水中的有机氯农药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肖俊峰, 郭荣波, 陈吉平, 梁鑫淼
2005(4): 70-73.
摘要:建立了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电子捕获(GC-ECD)检测方法,对大连近海养殖区内海水中的痕量12种有机氯农药进行检测,以便对该水域中海产品的食品安全性进行评估。该法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
0
.99),检出限达0.2
7
ng/L,定量下限为0.66
2
3ng/L,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3),回收率为68%
1
33%。对影响SPME的参数和海水中存在的基质干扰进行探讨。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食品安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海水样品
0
|
461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52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蜂蜜中的多种糖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林雁飞, 何进, 操丽丽, 胡小钟, 余建新, 张莉, 王鹏, 李晶
2005(4): 74-76.
摘要: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以α-萘胺为衍生剂,对蜂蜜中7种糖的衍生物进行了分离。本方法的回收率为100%
1
0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本方法灵敏度高、成本低,为测定蜂蜜中的多种糖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  
关键词:高效毛细管电泳;蜂蜜;糖
0
|
558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57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流动注射-抑制化学发光测定阿莫西林的方法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石杰, 赵开楼, 宋庆国, 曹丰璞
2005(4): 77-79.
摘要:基于阿莫西林对Co2+催化的鲁米诺-H2O2化学发光体系的抑制作用,首次建立了阿莫西林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抑制分析法。发光信号的降低值ΔΙ与阿莫西林的质量浓度在8×10-9
4
×10-5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7×10-9g/mL,对1.0×10-5g/mL阿莫西林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9%(n=11)。本方法快捷、简便且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可用于阿莫西林胶囊中阿莫西林含量的测定,并与药典规定的方法进行对照,结果满意。  
关键词:抑制化学发光;流动注射;阿莫西林;鲁米诺
0
|
164
|
1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9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癌患者尿液自体特异荧光光谱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卫, 刘文凯
2005(4): 80-82.
摘要:在最佳波长395nm激发下,癌患者尿液自体荧光发射光谱与健康人尿液的荧光发射光谱相比,其特征是523nm的荧光峰增强,而且在615nm出现一个小荧光峰。但随523nm荧光峰的逐渐增大,615nm荧光峰的谷,即598nm处的荧光强度增强,使615nm荧光峰降低甚至消失。根据598nm处的荧光强度I598和615nm处荧光峰的相对荧光强度T=(I615-I598)/I598建立了肝癌和肺癌诊断判据,即当I598≥4×106;或3×106≤I598<4×106,而且T≥0.1;或I598<3×106,而且T≥0.5时,为阳性,否则为阴性。利用本判据,肝癌双盲试验的阳性率为76%,假阳性率为18%。通过对比荧光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发现523nm和615nm的特异荧光分别来源于核黄素和噗啉。癌患者噗啉和核黄素代谢异常,尿液中粪噗啉和核黄素含量增高。  
关键词:癌症;尿液;荧光光谱
0
|
126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18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次甲基蓝-Mn
2+
-H
2
O
2
体系光度法测定中药的抗氧化性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爱梅, 李林尉, 郝贵奇, 刘永刚
2005(4): 83-85.
摘要:提出了Mn2+-H2O2-次甲基蓝分析新体系并用于羟自由基的测定。醋酸介质中,用Mn2+与H2O2反应,类似Fenton试剂产生羟自由基,羟自由基与次甲基蓝反应,使次甲基蓝褪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的变化(ΔA664),可间接测定羟自由基的产生量。实验结果表明,ΔA664与次甲基蓝、MnSO4及H2O2呈量效关系。中药提取物可以清除溶液中的羟自由基,使次甲基蓝溶液的褪色程度降低,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中药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新方法。测定了五倍子、诃子、金银花等11种中药的抗氧化性,结果满意。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羟自由基;次甲基蓝;清除率;中药
0
|
312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6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嗪草酮在玻碳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及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海南, 王桂芬, 刘英红, 许桂花
2005(4): 86-88.
摘要:用循环伏安法及微分脉冲阴极溶出伏安法,在玻碳电极(GCE)上研究了嗪草酮在不同底液中的伏安特性,发现在B-R(Britton-Robinson)电解质溶液(pH2)中于-0.524V(vs.SCE)左右产生1个尖锐的阴极还原峰。嗪草酮的浓度在1.0×10-6
1
.0×10-4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7)。对其反应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嗪草酮;玻碳电极;微分脉冲伏安法
0
|
96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81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便携式检测仪检测呋喃丹和对氧磷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纪秀, 黄威东, 金盛烨, 郭荣波, 陈吉平, 车迅, 梁鑫淼
2005(4): 89-91.
摘要:基于胆碱酯酶被抑制前后反应速率不同的原理,研制了便携式荧光探针农药残留检测仪,并对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呋喃丹和对氧磷的检出限分别为3.0和12μg/L,线性范围分别为3.0
3
7.8μg/L和12
3
50μg/L。该检测仪具有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可用于现场检测等优点,在对蔬菜和水果样品检测中,获得呋喃丹的回收率在87%
1
14%之间。  
关键词:酶抑制;荧光探针;便携式检测仪;呋喃丹;对氧磷
0
|
11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33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水溶液中纳米Al
2
O
3
含量的分光光度法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于欣伟, 赵国鹏, 刘建平, 陈姚, 文玉言
2005(4): 92-94.
摘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pH的水溶液中纳米Al2O3的含量及有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纳米水溶液体系存在空白液吸光度很低,工作液吸光度较高的较大的波长区间,是分光光度法中理想的测定体系;对应的标准曲线线性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8。实验还研究了分散方式及分散时间的影响,超声20min可达到较好的分散效果;溶液pH对分散效果影响显著,纳米Al2O3浆料在pH为4
8
及10
1
2两个区间分散性较好;其平均相对误差(2.33%)远远小于重量分析法(20.7%),且比重量分析法(2d)省时(小于1h)。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纳米复合镀;纳米溶液;三氧化二铝
0
|
141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68875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提取紫背天葵色素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黎彧
2005(4): 95-97.
摘要:从紫背天葵(begoniafimbristipulahance)中提取了紫背天葵色素,并优化了提取条件:提取剂为0.03%(w)的K12-45%(φ)乙醇水溶液,用量为每克原料加入30mL提取剂,微波功率为464W,提取时间为200s,提取次数为2次。提取率为94.8%,产率为9.31%;色价E(1%,510nm)为23.7,产品pH值为6.4。与溶剂浸提法相比,每次提取时间减小36倍,提取率增加22.3%。  
关键词:紫背天葵;微波提取;表面活性剂;色素
0
|
317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31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CCD-二极管阵列检测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分析食品中的钼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邹晓莉, 黎源倩
2005(4): 98-100.
摘要:应用本室组装的流动注射-二极管阵列检测装置,并利用钼与2,3,7-三羟基-9-水杨基荧光酮-6(salicylflurone,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的显色反应,建立了测定钼的流动注射-CCD二极管阵列分光光度法。优化了显色反应条件和流动注射分析参数,本法在0.08
3
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08μg/mL。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
9
3%,相对标准偏差为4.1%。用该法对牛肝标准参考物质进行测定,测得值与保证值比较,两者差值在给出的不确定值范围内(t=1.687,P>0.05)。与ICP-AES比较,两法的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t=0.682,P>0.5)。采样速率为60次/h。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食品样品硝化后,即可直接测定食品中钼的含量。  
关键词: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CCD-二极管阵列检测器;食品;钼
0
|
11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0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固相微萃取GC-MS法测定苹果不同品种中主要芳香成分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吴继红, 张美莉, 陈芳, 廖小军, 胡小松
2005(4): 101-104.
摘要: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microextraction,SPME)和气质联用技术对目前果汁生产企业主要用于制汁的金帅、澳洲青苹、国光、新红星、富士及秦冠等品种的主要芳香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比较不同品种之间芳香成分在种类和含量上的差异。在香气成分的定量分析中,以脱香果汁为基体加入混合标样,采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制作标准曲线,消除由SPME带来的系统误差,提高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苹果;芳香物质
0
|
1375
|
4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19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依替膦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反相离子对色谱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晓青, 蒋晔, 徐智儒
2005(4): 105-107.
摘要:建立用于依替膦酸钠含量测定及有关物质检查的分析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以HypersilC8BDS柱为固定相,流动相为甲醇-含8mmol/L正戊胺的5mmol/L乙酸铵缓冲液(用乙酸调节pH至7.0)(体积比为5∶95),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室温。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10
9
94μg/mL,回归方程为lgA=2.105lgρ+1.972(r=0.9999)。方法的回收率为99%
1
02%,RSD为0.70%(n=9)。在该色谱条件下,依替膦酸钠与其有关物质(包括残留的合成原料亚磷酸及氧化分解产物磷酸盐)的分离良好。本法不需特殊的样品处理过程,快速,特异性好,适用于依替膦酸钠的常规检测,为该药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的可靠的分析手段。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有关物质;依替膦酸钠
0
|
149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29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铬形态分析的分离富集/原子光谱分析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朱霞石, 江祖成, 胡斌
2005(4): 108-115.
摘要:综述了铬形态分析的分离富集/原子光谱分析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铬的存在形态、铬形态分析中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分离富集/原子光谱检测技术及应用。  
关键词:铬形态分析;分离富集;原子光谱分析;评述
0
|
1054
|
1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07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微液相色谱分离的在线样品预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和膜萃取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马继平, 陈令新, 丁明玉
2005(4): 116-121.
摘要:针对近5年内在分析化学领域出现的微量样品预处理新技术(包括纤维管内固相微萃取、中空膜萃取、动态三相微萃取等),根据分离机理分成两大类,从原理、仪器装置和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样品预处理;微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固相微萃取;膜萃取
0
|
917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14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导电聚合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罗利军, 谭学才, 邹小勇, 蔡沛祥
2005(4): 122-127.
摘要:导电聚合物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而成为构建传感器的一种新材料。综述了近5年来导电聚合物在生物传感器、离子传感器、气敏传感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导电聚合物的研究动向作了展望。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生物传感器;离子传感器;气敏传感器
0
|
1138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36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