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栏目介绍
收录情况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模板
出版伦理
开放获取声明
同行评审过程
版权和许可信息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个人中心
退出登录
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简介
编委会
青年编委会
栏目介绍
收录情况
期刊荣誉
期刊订阅
文章在线
优先出版
当期文章
过刊浏览
虚拟专辑
投稿指南
投稿须知
投稿模板
出版伦理
开放获取声明
同行评审过程
版权和许可信息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最新刊期
2004
年
第
6
期
本期电子书
封面故事
上一期
下一期
基于疏水性小波分析的膜蛋白结构预测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邱建丁, 荣联清, 梁汝萍, 谭学才, 邹小勇, 莫金垣
2004(6): 1-4.
摘要:膜蛋白在细胞膜上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 ,大部分膜蛋白在药物设计、转运蛋白和免疫识别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从分子水平上预测这类蛋白质的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氨基酸疏水性小波变换技术预测膜蛋白跨膜区段数目和位置的新方法。以代码为upkb
b
ovin的膜蛋白为例 ,对跨膜螺旋区数目和位置的预测分析进行了描述。从膜蛋白数据库中随机抽取36个蛋白质 (含跨膜螺旋区232)作为测试集检验小波分析的预测方法 ,其中226个跨膜螺旋区能被准确预测 ,准确率为96.8%。结果表明 ,这种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小波变换;跨膜螺旋区;疏水性;预测
0
|
26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29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微波密闭消解难处理K[Au(CN)
2
]化合物及其Au的精密电位滴定法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朱利亚, 杨光宇, 郑恩华, 王仕兴
2004(6): 5-8.
摘要:首次提出了微波密闭消解难处理K[Au(CN)2]化合物的新方法 ,优化了试液预处理和电位滴定法测定Au的条件 ,并与英国标准分析方法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的Au分析结果准确度 (相对平均误差≤±0.03 %)基本一致 ,但前者结果精密度好 (相对标准偏差≤0.02%) ,消解快速 (30min)、无污染、无损失、经济、简便 ,符合绿色分析化学的要求 ,适宜推广应用
关键词:微波密闭消解;精密电位滴定法;氰化亚金钾;金
0
|
87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6879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氢氧化钴修饰玻碳电极的制备及其电化学行为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有芹, 刘六战, 沈含熙
2004(6): 9-13.
摘要:采用循环伏安法成功制备了氢氧化钴薄膜修饰玻碳电极。考察了影响膜电沉积的因素 ,确定成膜液最佳pH为7.5 ,最佳扫描电位范围为1.00~ -0.20V。讨论了成膜过程及机理 ,成膜关键是Co2 +在电极表面的氧化。制得的膜修饰电极具有表面吸附反应特征 ,表面覆盖量相当于5~6个单层的氧化还原活性物质。膜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并对H2O2 表现出较高的电催化活性。线性回归方程为 :ΔIpa(μA)=15.92+4.99×104c(H2O2)(mol·L -1)(r=0.9976 ,n=18) ,线性范围为1.72×10 -5~9.92×10 -3mol·L -1,检出限为4.25×10 -6mol·L -1(S/N=3)。
关键词:氢氧化钴;玻碳电极;循环伏安法;电催化
0
|
633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82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硝苯地平在聚吡咯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位溶出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程发良, 吴剑, 张敏, 汪洪
2004(6): 14-17.
摘要:提出了在吡咯的聚合过程将硝苯地平掺杂富集进聚吡咯膜中 ,然后在合适的溶液中通过线性扫描将之溶出的分析方法。与空白聚吡咯修饰电极 (PPy-GCE)比较 ,在0.088mol/LH2O2-0.1mol/LH2SO4 底液中 ,以100mV/s的速率进行线性扫描时 ,硝苯地平有一灵敏的线性扫描溶出峰 ,峰电位在 -0.628V(vs.SCE)。峰电流与硝苯地平的浓度在1×10 -8~1×10 -4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利用这一峰对硝苯地平片剂的含量进行了测试 ,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硝苯地平;聚吡咯修饰电极;电位溶出伏安法
0
|
197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0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聚结晶紫薄膜修饰电极测定尿酸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谷珍, 孙元喜
2004(6): 18-21.
摘要:利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结晶紫薄膜修饰电极(PCVE) ,详细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生物分子尿酸 (UA)的电催化作用。结果表明 ,PCVE对UA具有较强的电催化作用 ,并且对抗坏血酸(AA)具有较强的抗干扰作用 ,允许高达1000倍以上AA存在而不干扰痕量UA的测定。将PCVE结合差分脉冲伏安(DPV)技术 ,对U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0×10 -7~5.0×10 -5mol/L,检出限达7.5×10 -8mol/L。将该法用于尿液中尿酸的测定 ,取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聚结晶紫;修饰电极;尿酸;差分脉冲伏安法
0
|
202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42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基因工程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分离纯化及其浓度的在线检测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童望宇, 姚善泾, 关怡新, 朱自强
2004(6): 22-24.
摘要:在分离纯化快速开拓系统 ( KTAexplorer100)中用凝胶 (SephadexG
5
0superfine)纯化人表皮生长因子 ,并在优化的条件下对人表皮生长因子 (hEGF)进行定量测定。与经离子交换柱、SDS -PAGE及凝胶图象扫描分析系统的人表皮生长因子标准品间相互印证。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 ,在SDS -PAGE上可得到与标准样品hEGF一样清晰的单条带 ,其产品纯度高于94 %,检出限可达1μg/mL。该法不仅对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在线检测行之有效 ,而且对其它蛋白质分离的在线检测也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人表皮生长因子;层析;在线;检测;分离
0
|
27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3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纤维状负载双硫腙聚酰胺树脂对铅的吸附性能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海玲, 赵铁生, 王英辉, 胡存杰
2004(6): 25-28.
摘要:将市售粉粒状聚酰胺树脂在低温下改性后再与二苯基硫卡巴腙 (双硫腙 )进行负载反应 ,制成纤维状负载双硫腙聚酰胺树脂。研究了柱层析操作条件下 ,该树脂对铅的选择性吸附分离方法。实验表明 ,在 pH3~7的HCl介质中 ,改性负载聚酰胺树脂对铅的吸附性能很好 ,饱和吸附容量为9.56mg/g,树脂上的铅可用5 %的中性EDTA溶液进行洗脱。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方法可用于环境样品中微量铅的富集分离和测定
关键词:负载聚酰胺树脂;二苯基硫卡巴腙;吸附分离;铅
0
|
195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53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吖啶橙共振光散射法测定痕量脱氧核糖核酸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永生, 肖锡林, 李贵荣, 吕昌银
2004(6): 29-31.
摘要:研究了三环杂芳香类染料吖啶橙 (AO)与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在 pH11.5~12.5的范围内 ,加入DNA导致吖啶橙共振光散射增强 ,在339nm处 ,存在一共振光散射增强峰 ,其强度与DNA浓度呈线性关系 ,据此建立了一种测定DNA的共振光散射新方法。对于ct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4.3~1000μg/L ,检出限为2.86μg/L,RSD为3.6 %;对于fsDNA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4.0~1250μg/L ,检出限为4.78μg/L,RSD为6.0%。已用于合成样品中DNA的测定
关键词: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鲑鱼精脱氧核糖核酸;吖啶橙;共振光散射法;脱氧核糖核酸
0
|
166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12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特征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上官云凤, 颜承农, 冯志云, 李凡霞, 吴薇
2004(6): 32-35.
摘要: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法研究了二苯基(2
氯
苯基)甲醇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结合反应的光谱特征 ,发现二苯基(2
氯
苯基)甲醇对BSA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 ,按照Stern -Volmer方程和双倒数方程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得到反应的结合常量和结合过程的热力学参数 ,探讨了结合力和结合反应机理
关键词:二苯基(2-氯苯基)甲醇;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法;热力学参数
0
|
88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95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大鼠下丘脑的组胺和5-羟色胺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伟荣, 黄天来, 王宁生
2004(6): 36-39.
摘要: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的方法测定了大鼠下丘脑内组胺和5
羟
色胺。色谱柱为NUCLEOSILRC18(250mm×4mm ,10μm) ,流动相 :磷酸二氢钠溶液 (25mmol/L ,内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钠0.5mmol/L ,辛烷磺酸钠3mmol/L,pH4.8) -乙腈=100∶14(体积比 ) ,流速0.8mL/min,检测电位0.6V。大鼠下丘脑匀浆液经低温高速离心 ,上清液直接进样测定5
羟
色胺 ,另取上清液衍生后进样测定组胺。组胺在0.075~1.8μg/mL ,5
羟
色胺在0.0625~1.25μg/mL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组胺测定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1.0%和11.4 %,5
羟
色胺测定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小于3.4 %和6.3 %,两者回收率分别为94.1 %~102.3%和72.8 %~89.1 %。正常雄性SD大鼠下丘脑内组胺和5
羟
色胺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280±0.029μg/mL和0.224±0.068μg/mL。本法简便、准确、快捷 ,可用于大鼠下丘脑内组胺和5
羟
色胺的测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化;电化学检测;组胺;5-羟色胺
0
|
66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09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发酵香肠成熟前后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GC-MS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张春晖
2004(6): 40-43.
摘要:采用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发酵香肠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发酵香肠在成熟前 (发酵结束时 )的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成分为乙酸、3
羟
基
2
丁
酮、2
丁
酮、1
羟
基
2
丙
酮等 ;成熟香肠的风味成分主要为乙酸、3
羟
基
2
丁
酮、2
丁
酮、酯类物质、挥发性酚、醛类以及少量的烯及含氮化合物等。发酵香肠的风味发育赋予了该产品典型的感官风格
关键词:发酵香肠;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挥发性成分
0
|
44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36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酸性铬蓝K在蛋白质大分子上Langmuir吸附聚集及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何池洋, 晏荣青
2004(6): 44-46.
摘要:用微相吸附 -光谱修正 (MPASC)技术研究蛋白质 (BSA)与酸性铬蓝K(ACBK)探针分子间的相互作用。通过pH3.5的介质中蛋白质与酸性铬蓝K反应的光谱研究 ,测定了结合产物的物理化学参数 :结合比为n(ACBK)∶n(BSA)=62∶1,平衡常数KBSA -ACBK=2.2×105。BSA -ACBK摩尔吸收系数ε584=3.9×105L·mol -1·cm -1。该吸附反应用于蛋白质样品测定 ,结果良好。
关键词:微相吸附-光谱修正技术(MPASC);Langmuir吸附聚集;蛋白质;酸性铬蓝K
0
|
80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65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手性药物心得安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分离检测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石欲容, 谢天尧, 谢玉璇, 刘绮文
2004(6): 47-49.
摘要:报道了采用毛细管电泳 -方波安培检测法对手性药物对映体———外消旋心得安进行了分离检测研究。以5mmol/LNaOH -8mmol/L柠檬酸 -10mmol/Lβ
C
D(pH4.5)为电泳介质 ,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75μm×45cm)为分离通道 ,分离电压 +12.5kV ,实现了心得安对映体的基线分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10 -6~1.0×10 -4mol/L ,检出限为5.0×10 -7mol/L。
关键词:对映体拆分;毛细管电泳;方波安培检测;心得安药物
0
|
364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58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HRP/PET自组装酶膜及其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江秀明, 李扬眉, 杨绍明, 陈志春, 林贤福
2004(6): 50-52.
摘要: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阴离子化的PET表面组装了单分子层的HRP酶膜 ,通过AFM对膜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制备的酶自组装膜在4℃的低温条件下 ,密封保存150d后 ,酶活性仍保留80 %以上。以微量比色皿为反应容器 ,考察了酶膜与H2O2 的显色反应动力学 ,该反应的表观米氏常数 Kmapp=3.2×10-5mol·L-1(相对于H2O2 底物) ,显色反应在5min内完成 ,对样品中H2O2 测定的回收率为96.5%~101.1 %。
关键词:静电自组装膜;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光光度法;AFM;表面形貌
0
|
103
|
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45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姜科姜黄属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欣, 李章万, 王道平, 梁光义, 李霞, 柴立
2004(6): 53-56.
摘要:研究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了解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挥发性成分的差别 ,为控制其药材质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挥发油 ,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 ,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发现 ,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在0.20%~2.13 %之间 ,分别鉴定出24~40个化学成分。不同品种、不同产地姜科姜黄属植物的挥发油含量和其所含成分有较大差别 ,文献报道的某些有效成分如莪术酮、莪术二酮、莪术醇和表莪术酮在某些供试品中未检测到。实验中10个供试品药材中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单萜类及倍半萜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 (44.57%~88.65 %)明显高于单萜类化合物的百分含量 (1.63 %~26.69%)。
关键词:郁金;莪术;姜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法
0
|
967
|
1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70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阿特拉津与DNA作用共振光散射光谱的研究及其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任丽萍, 江树人, 饶震红, 丛晓红, 王东冬, 张春荣
2004(6): 57-60.
摘要:首次报道了阿特拉津与ctDNA作用的共振光散射光谱 (RLS)特征和利用小分子农药阿特拉津作为探针测定痕量脱氧核糖核酸的方法。在 pH=1.41的酸度条件下 ,阿特拉津 -ctDNA在319.8nm处有一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光谱峰 ,且增强的共振光散射强度与ctDNA的浓度成线性关系。在实验确定的优化条件下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5~34μg·mL -1 ,检出限为11.9ng·mL -1(3δ) ,该方法成功地用于人工混合样品中ctDNA的测定
关键词:共振光散射;脱氧核糖核酸;阿特拉津
0
|
131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583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不同波段的紫外辐射对DNA构象影响的拉曼光谱研究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周殿凤, 柯惟中
2004(6): 61-64.
摘要:研究了小牛胸腺DNA水溶液经不同时间不同波段紫外辐射后的拉曼光谱。结果表明 :仅仅经过9min强度为18.68W/m2的全波段紫外辐射 ,DNA就遭到了严重损伤。表征PO2-对称伸张振动的1094cm -1谱线分裂成4条谱线 ,说明DNA构象遭到破坏 ,构型发生了变化。UV
A
&UV
B
波段的紫外辐射对DNA的影响比全波段的紫外辐射对DNA的影响小得多 ,但经过较长时间辐射后 ,仍对DNA构型构象产生了影响 ,即A型构象增强 ,B型构象减弱。经过2h的UV
A
辐射 ,出现了表征A型构象的805cm -1和816cm -1谱线 ,且816cm -1峰与未经辐射的表征A型的803cm-1峰相比 ,强度大得多。经过16h的UV
A
辐射后 ,805cm-1 谱线消失 ,816cm-1 谱线移到了813cm-1,且强度减弱50%,表明水溶液中的DNA在UV
A
照射中A型构象不稳定 ,处于变化之中
关键词:紫外辐射;拉曼光谱;小牛胸腺DNA;脱氧核糖核酸
0
|
199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51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扩镓Si基溅射Ga
2
O
3
氮化反应生长GaN薄膜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书运, 孙振翠, 曹文田, 薛成山
2004(6): 65-68.
摘要:采用射频磁控溅射在扩镓硅基上溅射Ga2O3 氮化反应生长GaN薄膜。用X射线衍射 (XRD)、扫描电镜(SEM)、选区电子衍射 (SAED)、光电能谱 (XPS)和荧光光谱 (PL)对样品进行结构、形貌、组分和发光特性的分析。XRD、SAED和XPS分析证明 ,采用此方法得到六方纤锌矿结构的GaN多晶膜。SEM显示薄膜由均匀、结合紧密的纳米微晶粒组成 ,其直径约为50~100nm。PL发光谱显示位于344nm处 ,相对于365nm明显蓝移的带边峰 ,此发光峰应归功于自由载流子的复合
关键词:射频磁控溅射;Ga2O3薄膜;GaN薄膜;扩镓硅基
0
|
74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87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在线富集胶束电动色谱法测定唾液中的唾液酸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贾丽, 周维, 潘瑛
2004(6): 69-72.
摘要:建立了1种测定唾液酸的在线富集胶束电动色谱法。首先研究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 (十二烷基硫酸钠、胆酸钠和脱氧胆酸钠 )、背景电解质 (磷酸盐、硼砂和3
环
己胺
1
丙
烷磺酸 )、缓冲溶液的 pH值及有机修饰剂 (甲醇和乙腈 )的加入对测定唾液酸的影响 ;其次研究了样品基体的组成及进样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 ;最后考察了所建立方法的线性、检出限和重复性 ,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测定人体唾液中的唾液酸 ,在12min内完成分离
关键词:在线富集;胶束电动色谱法;唾液酸;唾液
0
|
128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61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高纯金属镱中杂质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章新泉, 刘晶磊, 易永, 姜玉梅, 林平, 童迎东
2004(6): 73-76.
摘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ICP -MS)直接测定了金属镱中除Tm、Lu外其他稀土及非稀土杂质元素 ;通过P507 萃淋树脂色层柱 ,分离绝大部分Yb基体 ,避免了基体元素对Tm、Lu的测定干扰。定量加入内标元素Sc、Cs,有效克服了基体效应所带来的偏差。稀土杂质元素的检出限0.010~0.032μg/g,非稀土杂质元素的检出限为0.12~5.0μg/g。加标回收率为83 %~105 %。方法适用于纯度为99.99 %~99.999 %的高纯金属镱产品中杂质元素的测定
关键词:镱;杂质元素;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高纯稀土金属
0
|
138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64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红外法测量钢铁中碳硫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评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崔启明
2004(6): 77-79.
摘要:依据国家标准方法对不同类型大量台件的红外碳硫分析仪进行检定与测试 ,采用国家一级或二级标准物质对仪器进行校准 ,在此过程中获得大量的数据。根据拟订的示值误差数学模型 ,分别给出输入量的A类或B类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按照国际通行方法进行不确定度的合成与扩展 ,最终得到红外法测量示值误差不确定度的判断。不确定度的大小是评定一种测量方法能力优劣的指标
关键词:误差;不确定度;钢铁;碳;硫
0
|
14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06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的RP-HPLC手性拆分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叶金星, 章飞芳, 张青, 陈吉平, 梁鑫淼
2004(6): 80-82.
摘要:采用新型商品手性柱ShiseidoCD -Ph ,在反相条件下 ,对3种 β
受
体阻滞剂药物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美托洛尔进行了手性拆分研究。考察了流动相组成、pH、柱温及缓冲盐浓度对拆分的影响 ,并优化了实验条件 ,3种药物均获得基线分离。根据药物结构上的特点 ,对手性拆分机理进行了探讨。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可靠、高效等特点 ,可用于该类药物的常规分析
关键词:β-受体阻滞剂;手性拆分;高效液相色谱
0
|
370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55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盐处理下植物组织中甜菜碱和脯氨酸的HPLC-ESI-MS分析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赵勇, 翁跃进, 杨春丽
2004(6): 83-86.
摘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 -电喷雾质谱(HPLC -ESI-MS)联用技术 ,优化了 pH、流速、温度、鞘气和辅气等相关影响因素 ,建立了一个有选择性的、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 ,鉴定盐处理下植物组织提取物中的甜菜碱和脯氨酸 ,一次性快速地分析了甘氨酸甜菜碱、β
丙
氨酸甜菜碱、葫芦巴碱、脯氨酸甜菜碱、4
羟
脯氨酸甜菜碱和脯氨酸等6种化合物。其标准曲线 (50~1000ng/mL)呈直线 ,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15%,回收率在94.0%~97.0 %之间。运用这一方法已经分析了大麦、小麦、大豆、甜菜和碱蓬等植物组织中的甜菜碱和脯氨酸 ,获得了较理想的实验数据 ,为揭示甜菜碱和脯氨酸与植物的耐盐性生理机制、耐盐品种的鉴定和选育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植物组织;甜菜碱;脯氨酸;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HPLC-ESI-MS)
0
|
43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19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葡萄酒中顺反式白藜芦醇异构体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马丽艳, 李景明
2004(6): 87-90.
摘要: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葡萄酒中功能成分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4种异构体含量的RP -HPLC方法。通过紫外照射促使白藜芦醇及其糖苷的反式异构体转化 ,以获得顺式异构体标准样品 ,以葡萄酒直接进样方式及水 -乙腈二元梯度洗脱同时测定葡萄酒中白藜芦醇4种异构体含量。4种异构体回收率在92.4%~98.6%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在3.06%~5.42%之间。采用本方法测定国产“龙徽”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总量达到6.64mg·L -1,其中80 %以上为反式异构体成分。葡萄酒开启4h和8h后白藜芦醇总量分别减少了18%和38 %,其中反式白藜芦醇糖苷的损失尤为严重。本实验建立的RP -HPLC方法能够简便、有效地检测葡萄酒中4种白藜芦醇异构体含量
关键词:白藜芦醇;高效液相色谱;葡萄酒
0
|
610
|
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74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利用溶解度参数选择有机溶剂提取土壤中多种有机氯农药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郎印海, 蒋新, 曹正梅, 赵其国
2004(6): 91-94.
摘要: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提取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正己烷 -甲醇(体积比4∶1)、正己烷 -丙酮(体积比1∶1)、正己烷 -二氯甲烷(体积比1∶1))和有机氯农药(o,p′
D
DT,o,p′
D
DE ,o,p′
D
DD ,α
e
ndosulfan,endrin,HCB)的色散溶解度参数 (δd)、极性溶解度参数 (δp)和氢键溶解度参数 (δh) ,运用溶解度参数的理论筛选有机溶剂提取江西红壤中多种有机氯农药。研究表明正己烷 -甲醇(体积比4∶1)和正己烷 -丙酮(体积比1∶1)是提取江西红壤中o,p′
D
DT,o,p′
D
DE ,o,p′
D
DD多种有机氯农药的最佳提取溶剂(回收率大于82 %) ,对α
e
ndosulfan ,endrin,HCB的提取也能满足检测需要(回收率大于75%)。超声波提取的结果验证了溶解度参数预测的合理性
关键词:溶解度参数;超声波提取;有机溶剂;有机氯农药;GC-ECD
0
|
44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68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大黄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朱惠菊, 张卓勇
2004(6): 95-97.
摘要: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 (FTIR)光谱法对不同的大黄药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黄样品在4000~1800cm-1 区域有相似的红外光谱特征 ,而在1800~400cm-1 区域不同组系、不同品种的样品又存在很大差异。因此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简便、直观地对中药材进行质量鉴别
关键词:大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
0
|
231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08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RP-HPLC法测定红花中红花红色素的含量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王慧琴, 谢明勇, 傅博强, 王小如
2004(6): 98-100.
摘要:经从红花 (CarthamustinctoriusL)中分离纯化、HPLC检测、质谱鉴定得红花红色素纯品 ,并用其作为标准品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了不同产地红花和商业红花产品中红花红色素的含量。该方法准确性高、重现性好 ,平均回收率为98.1%。
关键词:红花红色素;分离;纯化;质谱;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0
|
456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50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海蜇中微量汞的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刘希光, 于华华, 赵增芹, 李智恩, 徐祖洪, 李鹏程
2004(6): 101-103.
摘要:以冷冻干燥和微波消解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样品 ,采用冷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新鲜海蜇和腌制海蜇不同部位的汞含量。通过试验 ,确定了最佳的样品处理条件和仪器的工作条件。方法简便、快速、准确。检出限为0.015ng·mL -1 ,RSD(n=5)为2.3%~4.2 %,回收率为95%~104%。
关键词:海蜇;汞;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
0
|
161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699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气相色谱法直接分析生物质水解产物中的乙酰丙酸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蔡磊, 吕秀阳, 何龙, 夏文莉, 任其龙
2004(6): 104-105.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法直接分析生物质水解产物中乙酰丙酸的新方法。结果表明 :以苯甲酸为内标物 ,在FFAP毛细管柱上生物质水解产物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同时乙酰丙酸峰形较好。对同一果糖水解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5 %(n=5) ;标准加样回收率为94.3%~100.5 %。该法具有操作简单、快速 ,结果准确、重现性好等优点
关键词:乙酰丙酸;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
0
|
40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61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复方鱼腥草片中的绿原酸和槲皮素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吕元琦, 邬春华, 袁倬斌
2004(6): 106-108.
摘要:建立了毛细管电泳法分析复方鱼腥草片中绿原酸和槲皮素的方法 ,通过研究缓冲溶液酸度和浓度、工作电压和进样时间的影响优化了分析条件。在优化的条件下 ,15min内实现了两种分析物质的良好分离。绿原酸和槲皮素峰高和质量浓度分别在0.05~0.80g/L和0.05~1.00g/L范围内成良好线性。基于迁移时间和峰高的重复性(RSD)分别为 :绿原酸 ,1.91 %和4.32 %;槲皮素 ,2.30 %和3.18 %。绿原酸和槲皮素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014g/L和0.015g/L。通过分析实际样品并做加样回收实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CE);绿原酸;槲皮素;复方鱼腥草片
0
|
254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3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谱联用技术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李斌, 王映红, 贺文义, 再帕尔·阿不力孜
2004(6): 109-113.
摘要:阐述了近年来HPLC -NMR在天然产物粗提物成分结构分析中的主要作用 ;介绍了以HPLC -NMR -MS为代表的高效液相色谱 -波谱多级联用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 ;讨论了目前HPLC -NMR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适用条件 ;最后概述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天然产物;结构鉴定;HPLC-NMR;HPLC-NMR-MS
0
|
1601
|
1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73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连续流动式PCR芯片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章春笋, 徐进良
2004(6): 114-118.
摘要:微电子机械系统 (microeletromechanicalsystem,MEMS)技术的兴起及其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广泛应用 ,推动了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热循环装置越来越微型化 ,各种PCR微芯片/装置被开发。本文主要介绍了基于MEMS技术的连续流动式PCR(continuous
f
lowPCR)芯片/微装置的相关技术 ,包括基底材料的选择、通道表面钝化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封接技术以及系统检测技术等 ,最后简单介绍目前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芯片;基底材料选择;表面钝化;微细加工;封接;检测
0
|
292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08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复杂体系分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董襄朝
2004(6): 119-123.
摘要:分子印迹聚合物的高选择性使其在复杂体系样品的净化富集中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通过文献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固相提取中的应用 ,介绍了目前各种印迹聚合物制备方法 ,提出了在样品净化富集中选择淋洗条件需要考虑的问题及分子印迹聚合物在复杂体系分离中应用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复杂体系;固相提取;综述
0
|
579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59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流式细胞术的最新进展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杨蕊, 邹明强
2004(6): 124-128.
摘要:流式细胞术是一项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新型高科技细胞分析技术 ,是一种自动而迅速地进行细胞及免疫分析的标准方法。近年来在其基础上建立起来很多新型的流式细胞仪系统 ,具有体积小、功能全、价格低、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等特点。本文综述了流式细胞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评述
0
|
2686
|
8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85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Hummel-Dreyer法在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分析中的应用
封面论文
封底论文
增强出版
AI导读
贺静, 曾成鸣
2004(6): 129-132.
摘要: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目的性和有效性。分析平衡条件下这些相互作用的参数对于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定量亲和色谱方法由于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易于自动化而备受关注。Hummel-Dreyer(HD)法是基于色谱分离生物大分子复合物和配体的一种测定结合参数的方法。与其他方法比较 ,HD法的特点是在整个分析过程中 ,配体的浓度保持不变 ,因此可以同时对高亲和性和低亲和性的相互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此外 ,该方法还可测定多种配体与同一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常数。本文对方法的原理和近年来的应用进展作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亲和色谱;HD法;亲和常数;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0
|
155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8756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共 0 条
1
前往:
页
跳转
上一期
下一期
0
批量引用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