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刊期

    1998 5
    • 氯代酚中O—H键解离能的脉冲激光光声微量量热测定

      杨俊林, 简华华, 郑广霖, 徐广智
      1998(5)
      摘要:利用脉冲激光光声微量量热技术测定出二特丁基过氧化物[(t_BuO)2]光解量子产率Φ,及(t_BuO)2与5种氯代酚光化夺氢反应过程的热效应,并结合热力学计算出了5种氯代酚中的O—H键解离能。  
      关键词:脉冲激光光声微量量热技术;O—H键;解离能   
      0
      |
      44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9967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合成方法和色谱性能研究

      龚银汉, 董亚琼, 达世禄, 王忠华
      1998(5)
      摘要:以两种不同的路线合成β-环瑚精-环氧丙氧丙基键合硅胶固定相(β_CD-GPS)。比较了两种方法得到的键合相的键合量。采用非水滴定法考察了影响键合反应的因素。选择了合成β_CD-GPS最佳反应条件,并对其色谱性能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环糊精键合固定相;最佳键合反应条件   
      0
      |
      201
      |
      2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0307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茶多酚对食用油抗氧化作用的顺磁共振研究

      于腊佳, 傅锦坤, 许金来, 于新生, 傅金印
      1998(5)
      摘要:研究了茶叶中的主要活性成分茶多酚的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将不同含量的茶多酚溶液添加到经各种高温处理的食用油中,在实验的各个反应阶段分别取样用顺磁共振波谱仪进行跟踪检测。结果表明:茶多酚具有明显的消除、抑制食用油中自由基的能力,该能力随着茶多酚加入的浓度、反应时间的变化而不同。实验所获得的茶多酚抑制食用油中自由基的反应时间、浓度、温度的变化规律,为今后在食品工业上科学地利用茶多酚提供了科学依据及实验参考数据。  
      关键词:茶多酚;抗氧化作用;自由基;顺磁共振波谱   
      0
      |
      208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9979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有机锗氨基酸酯类系列化合物的快原子轰击质谱规律

      吴毅为, 胡文祥, 刘国湘
      1998(5)
      摘要:为增强有机锗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合成了一系列有机锗氨基酸酯类倍半氧化物,并重点研究了它们的快原子轰击质谱(FABMS)。研究结果表明:该系列化合物的各碎片离子峰与其组成及结构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及很强的规律性  
      关键词:有机锗氨基酸酯类倍半氧化物;快原子轰击质谱;碎片离子   
      0
      |
      26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9992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镀金层识别及其厚度测定的X-荧光强度比值法

      郑荣华, 黄近丹, 张文芳, 李叶农
      1998(5)
      摘要:利用Au原子在X射线激发下所发射的Lβ线和M线的强度比值识别样品是镀金还是K金,同时利用这个比值测定镀金层的厚度,镀金层厚度的测定范围为0~4μm,测定值与标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5%。  
      关键词:强度比值法;镀金层;识别;厚度   
      0
      |
      62
      |
      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89985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钢注入Ti+离子束的真空碳化和微观结构的变化

      李永良, 林文廉, 丁晓纪
      1998(5)
      摘要:Ti+(100keV,3×1017cm-2)注入H13钢,表面注入层的化学组成和微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俄歇分析表明,注入元素Ti在钢表面层的剖面含量分布呈近似高斯分布,在40nm处原子数分数达到其峰值(25%),离子束真空碳化导致在钢的表面形成一层约20nm的“渗碳层”。透射电镜分析表明,表面层的微观形貌由注入前的板条状马氏体结构转变成注入后的微胞状结构,电子衍射则进一步证实,表面层已出现非晶化,并且有TiC析出  
      关键词:离子注入;辐照损伤;离子束真空碳化;微观结构;钢   
      0
      |
      32
      |
      0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68879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偶氮溴磺(Ⅲ)与钡配合物的分光光度研究及应用

      陈红, 康敬万, 莫尊理, 高锦章
      1998(5)
      摘要:研究了偶氮溴磺(Ⅲ)与Ba2+配合物的光度特征和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在较宽的pH范围内,试剂与钡形成1∶1的蓝色配合物。稳定常数K=236×104,λmax=65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24×105L·mol-1·cm-1,Ba2+浓度在6×10-7~1×10-4mol·L-1范围内遵守比耳定律。该法可满意地用于河水和自来水中Ba2+的测定。回收率在961%~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  
      关键词:钡;偶氮溴磺(Ⅲ);分光光度法   
      0
      |
      43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22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王玉标, 李前荣, 赵化章
      1998(5)
      摘要:将植物生长刺激素赤霉素引入光度分析作新显色剂,研究了赤霉素将砷、磷、硅杂多酸还原成相应杂多蓝的显色反应。在084、120、216mol/LHCl介质中,赤霉素能分别将砷、磷、硅杂多酸还原成相应的杂多蓝,其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835、820和81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64×104、254×104和351×104L·mol-1·cm-1。线性范围分别为0~24mg/L、0~1mg/L和0~08mg/L。该法应用于钢铁中砷、磷、硅的连续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赤霉素;砷;磷;硅;钢;分光光度法   
      0
      |
      94
      |
      1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35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做青强度对岭头单枞茶香气成分影响的研究

      戴素贤, 陈国本, 崔堂兵, 钟学文
      1998(5)
      摘要: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了岭头单枞乌龙茶不同做青强度的茶叶香气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岭头单枞宜用偏轻做青。偏轻做青时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含量较高,香气指数(Owuor指数FI值)较高(达1291)。成品经感官审评,蜜韵显著,有花香,符合该品种风格特征,做青强度系数,以机摇系数0031、全程系数0038为佳。  
      关键词:乌龙茶;做青强度;香气成分   
      0
      |
      225
      |
      4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224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徐青, 梁鑫淼, 张青, 薛兴亚, 周永正
      1998(5)
      摘要: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各自的优点和信息,建立了有机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和紫外光谱联合定性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中,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实时在线地提供样品组分的紫外光谱,由此建立紫外光谱谱图库,并发展了谱图库检索算法,同时测定了硝基苯类化合物的反相色谱用热力学参数a、c值。结果表明,该法是可行的,满足定性所需的精度。  
      关键词:反相液相色谱;紫外光谱;硝基苯类化合物   
      0
      |
      195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85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杯芳烃固定液分子识别的热力学性质

      王建玲, 林琳, 张伟亚, 吴采樱
      1998(5)
      摘要: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得了5组芳香族位置异构体在杯芳冠醚聚硅氧烷(C[4]C5_PSO),二乙氧基杯芳烃聚硅氧烷(C[4]E_PSO)和二丁氧基杯芳烃聚硅氧烷(M_C[4]B_PSO)3种杯芳烃固定液上的热力学参数ΔH、ΔS、ΔG,然后用热力学及超热力学的方法探讨了杯芳烃对异构体的分子识别特性和保留机理。  
      关键词:杯芳烃固定相;热力学参数;分子识别   
      0
      |
      72
      |
      11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09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聚苯胺膜修饰电极对儿茶酚及对苯二酚的催化氧化

      傅谊, 马建标, 何炳林
      1998(5)
      摘要:研究了电化学条件下聚合生成的聚苯胺膜对儿茶酚及对苯二酚的催化氧化。实验分析了影响电催化的几个因素:聚合电位、膜厚、溶液酸度及底物浓度,同时分析和比较了聚苯胺膜对两种不同多酚类化合物的催化反应。提出电化学测试分析多酚类化合物的可能性。  
      关键词:聚苯胺;修饰电极;电催化;儿茶酚;对苯二酚   
      0
      |
      316
      |
      5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05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9-冠-3衍生物载体锂离子选择性电极

      申双龙, 庄野利之
      1998(5)
      摘要:报道了两种9-冠-3衍生物的合成,并以合成的化合物作载体研制了对锂离子响应的PVC膜电极。以乙基-9-冠-3为载体的锂离子电极的能斯特响应为10×10-1~52×10-5mol/L,斜率为(574±03)mV/p[Li](25℃),检测下限为24×10-5mol/L。电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用于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冠醚;锂离子;离子选择性电极   
      0
      |
      49
      |
      5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0072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抑制剂对大肠杆菌作用的透射电镜及微量热法研究

      钟桂荣, 李莉, 曾煌, 冯英, 黄在银, 屈松生
      1998(5)
      摘要:用透射电镜对大肠杆菌以及大肠杆菌受到3种不同抑制剂抑制时的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不同的抑制剂对大肠杆菌的不同抑制作用表现在大肠杆菌的微观形态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同时结合微量热的方法,测试了3种不同抑制剂作用下大肠杆菌的生长代谢热谱,热谱曲线的分析结果与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吻合。  
      关键词:透射电镜;微量热;大肠杆菌;抑制剂   
      0
      |
      270
      |
      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14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人工神经网络法用于高效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优化的研究

      林轩, 何金兰
      1998(5)
      摘要:把人工神经网络(ANN)法应用于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分离条件的优化,给出了反向传播(BP)的ANN模型的具体算法。用正交试验法同时考察了缓冲溶液组成、浓度、pH值和有机添加剂浓度等实验因素对HPCE分离合成色素和防腐剂的影响,采用误差反向传播方法建立了有效的ANN预测模型,预测最佳分离条件,获得了满意的分离结果。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毛细管电泳;分离;色素;防腐剂;最佳化   
      0
      |
      93
      |
      2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068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统计模拟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消咳新片组分含量

      杜立颖, 王玺, 郭臻, 毕开顺, 罗旭
      1998(5)
      摘要:用统计模拟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消咳新片4个组分含量。按均匀设计表制备合成样品,绘制溶液的UV-VIS吸收曲线,获得有限但足够的实验数据,用逐步回归法构造反映该复方制剂组分在灵敏波长的吸光度-组分含量经验关系的“最优”数学模型,用改进单纯形法寻优,求出未知样品的各组分含量。磺胺甲基异恶唑、甲氧苄胺嘧啶、盐酸溴已新、枸橼酸维静宁的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4%、999%、990%,标准差分别为091%、14%、12%、39%。  
      关键词:统计模拟分光光度法;均匀设计;复方制剂;消咳新片   
      0
      |
      33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000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周志强, 丁二润, 侯经国, 蒋生祥, 陈立仁
      1998(5)
      摘要:合成并制备了支链淀粉-三(苯基氨基甲酸酯)手性固定相,利用高效液相色谱首次拆分了酸性外消旋药物联苯双酯,考察了流动相中异丙醇含量对拆分的影响。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支链淀粉-三(苯基氨基甲酸酯);外消旋药物;手性拆分   
      0
      |
      172
      |
      6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426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拓扑指数在预测氯代苯同分异构体的色谱保留值中的应用

      侯镜德, 冯建跃, 路文初
      1998(5)
      摘要:采用三阶分子连接性指数计算分子有效表面积参数和有效体积参数,从而使UNIFAC基团贡献法能关联和预测氯代苯同分异构体的色谱保留值,实验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  
      关键词:同分异构体;色谱保留值;拓扑指数   
      0
      |
      37
      |
      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97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敌敌畏的LB气敏膜压电晶体传感器的测定

      刘展眉, 林进添
      1998(5)
      摘要:引用Langmuir-Blodget(LB)膜技术,以TritonX_100类脂LB膜作为测定敌敌畏的敏感材料,使传感器的性能明显提高,检测限是01μg/L,响应时间、回收时间符合要求,线性范围为01~15μg/L,传感器的寿命较长,是一种性能较优的敌敌畏检测器。  
      关键词:敌敌畏;压电传感器;Langmuir_Blodget膜;敏感材料   
      0
      |
      43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718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生物素的微分脉冲极谱行为及其测定

      谌英武, 陈静, 陈启明, 李海涛
      1998(5)
      摘要:用微分脉冲极谱法研究了生物素的电化学行为,用滴汞电极作工作电极,在01mol·L-1LiCl底液中,生物素的峰电位为-150V,生物素浓度在528~877μmol·L-1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初步探讨了电极反应机理。该法应用于含生物素样品的分析,可以不经分离,直接测定,结果良好。  
      关键词:生物素;脉冲极谱法;测定   
      0
      |
      58
      |
      18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285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用毛细管电泳同时分析饮料中合成色素和防腐剂

      王文, 何金兰, 徐忠, 陈红梅
      1998(5)
      摘要:建立了饮料中合成色素与防腐剂的毛细管电泳分离、紫外吸收检测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缓冲体系组成与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11min完成5种色素和2种防腐剂的分析,检测限为15~58mg/L;保留时间精度为039%~11%;峰高测量精度为14%~29%;该法成功地用于实际样品的分析。  
      关键词:毛细管电泳;合成色素;防腐剂   
      0
      |
      205
      |
      9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0993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选矿流程样品中铌和钍的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

      常玉文, 关玉芬
      1998(5)
      摘要: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以铑靶的康普顿散射线强度为内标,测定了铁矿石选矿流程样品中的铌和钍。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完全能够满足选矿工艺研究和日常生产对样品中铌和钍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X射线荧光光谱;测定;铌;钍   
      0
      |
      51
      |
      7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581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水中微量硅的硅钼蓝光度法测定——还原剂的研究

      郑本亨, 袁敏
      1998(5)
      摘要:研究和配制了一种甲醛合次硫酸氢钠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液作为水中微量硅(硅钼蓝)光度法测定的还原剂,其还原能能力、稳定性、准确度均较好,适用于多种水源中微量硅的测定。  
      关键词:硅;硅钼蓝;光度法;还原剂   
      0
      |
      277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230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呋喃丹及其主要水解、代谢产物的检验

      卢培标, 戴维列
      1998(5)
      摘要:呋喃丹毒性较强,在动物体内和碱性介质下均易分解,该文研究了呋喃丹及其主要水解产物呋喃酚的提取方法和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的检测方法,均获满意结果。当中毒后难以检出呋喃丹原体时,可以检测其水解产物呋喃酚认定中毒。  
      关键词:呋喃丹;呋喃酚;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   
      0
      |
      212
      |
      12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2164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铷和铯含量的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

      杨桂株, 赵玉清, 战永复
      1998(5)
      摘要:用了示波极谱滴定法测定硝酸盐样品中铷和铯的含量,回收率为9778%~1003%,相对标准偏差均值为021%。该法以示波极谱图形突变来确定滴定终点,终点直观,不受溶液颜色、沉淀的影响,具有准、快、简、省的特点,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示波极谱滴定法;四苯硼钠;铷;铯   
      0
      |
      126
      |
      13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2460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 分子模板聚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周杰, 何锡文
      1998(5)
      摘要:分子模板聚合物是采用分子模板技术制得的带结合功能团和空穴的刚性聚合物。基于它的“记忆效应”,可实现对客体模板分子的选择性识别。该文介绍了模板聚合物在分析化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展现了它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分子模板聚合物;分析特性;综述   
      0
      |
      184
      |
      44
      <HTML>
      <Meta-XML>
      <引用本文> <批量引用> 39901929 false
      更新时间:2025-02-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