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国家油料作物改良中心陕西油菜分中心 陕西大荔715105,陕西大荔715105,陕西大荔715105,陕西大荔715105,陕西大荔,715105
纸质出版日期:2007
移动端阅览
杨翠玲, 赵兴忠, 陈文杰, 田建华, 李殿荣. 近红外(NIRS)技术分析小样品油菜籽芥酸和含油量的应用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7,(1):29-33.
杨翠玲, 赵兴忠, 陈文杰, 田建华, 李殿荣. 近红外(NIRS)技术分析小样品油菜籽芥酸和含油量的应用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07,(1):29-33. DOI:
DOI:
以完整油菜籽为样品
采用旋转杯和安培瓶两种样品杯、每种样品分为4×2种不同样品量并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来优化油菜籽芥酸和含油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油菜籽各小样品含油量模型的决定系数(R2)从93.93%到96.93%不等
均方差(RMSECV)从0.56到0.79不等;油菜籽各小样品芥酸模型的决定系数(R2)从96.91%到98.42%不等
均方差(RMSECV)从1.73到2.43不等。随着样品量的逐渐增加
油菜籽芥酸和含油量不同样品杯模型各参数逐渐有所优化;同一样品厚度时
油菜小样品芥酸和含油量的旋转样品杯模型各参数均略优于安培瓶样品模型;不同样品量的NIRS模型
W3和W4差异不大
依次优于W2和W1。最小样品量AW1为0.3g。优化油菜小样品模型时
应该选择全部的预处理方法
根据优化结果选择最佳模型。外部检验结果表明:不同重量小样品(W1/0.3g、W2/1.0g、W3/2.0g和W4/4.0g)模型之间及其与标准化学值之间在0.01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说明W1和W2小样品模型同样可应用于油菜品质育种材料的分析选择。
0
浏览量
383
下载量
8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