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全部资源
扫码关注微信
青岛大学纤维新材料与现代纺织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纸质出版日期:2010
移动端阅览
吕娜娜, 王宗花, 张菲菲, 李延辉, 夏延致. 荧光酮取代基对碳纳米管协同增效作用的影响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10,(7):658-662.
吕娜娜, 王宗花, 张菲菲, 李延辉, 夏延致. 荧光酮取代基对碳纳米管协同增效作用的影响研究[J]. 分析测试学报, 2010,(7):658-662. DOI:
DOI:
以金属离子(Pb2+、Mn2+)与荧光酮(苯基荧光酮、水杨基荧光酮、邻氯苯基荧光酮)的显色体系为模型
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存在下
研究了显色剂荧光酮不同的取代基对碳纳米管协同增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增效剂
与荧光酮产生π-π作用
使荧光酮类显色体系的灵敏度得到提高。3种荧光酮的增敏强度为ΔA苯基荧光酮
>
ΔA水杨基荧光酮
ΔA邻氯苯基荧光酮。该文从空间位阻、氢键以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机理的探讨。水杨基荧光酮和邻氯苯基荧光酮由于邻位取代基的存在
增加了荧光酮分子与碳纳米管之间π-π作用的空间位阻
导致显色体系的增敏强度较小;与带有—Cl吸电子基团的邻氯苯基荧光酮相比
水杨基荧光酮上的供电子基团—OH可与碳纳米管上的含氧基团形成氢键
由于氢键的作用以及电子效应的不同导致了增敏效应的差异。对体系的实验条件进行优化
得出最佳测锰体系的线性范围为0.04
0
.56 mg/L
回归方程为A=0.016+1.541C(mg/L)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9.45×104L/(mol.cm)
r=0.997。利用该体系对自来水中的锰进行了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浏览量
106
下载量
CSCD
关联资源
相关文章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